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307 条
-
《阿尔迈耶的痴梦》中女性人物的塑造
-
作者:
张惠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阿尔迈耶的痴梦》
康拉德
女性人物
-
描述:
康拉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为重要的英语作家之一。长期以来,康拉德被评论家们视作“以男性为中心”的作家;其塑造的女性形象引来诸多争议。许多评论家甚至毫不犹豫地认定康拉德是一个厌女者
-
论田纳西·威廉斯作品中的南方淑女
-
作者:
吕洪波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脆弱
处女
南方淑女
坚强
社会牺牲品
-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戏剧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他的多部作品中给予女性,尤其是南方女性,足够多的关注。威廉斯在塑造这些女性形象的时候,将她们与南方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南方是一块与美国其他地方不同的土地,南方女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 同时,威廉斯作为南方剧作家,与南方的联系既是个人的又是文化的。他本人的南方背景和个人经历使他对南方女性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以极其细腻、委婉而又饱含同情的笔触塑造了一群失意、孤独、痛苦的南方淑女形象。本文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赏析南方淑女的特点。 第一章探讨了南方淑女
-
论《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的女性情结
-
作者:
刘芹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期待
女性情结
自我形象
《喧哗与骚动》
-
描述:
文学评论界存在两种观点,一方面,一些批评家强调福克纳作品中女性人物邪恶和具有破坏性,因此福克纳被指控为男性沙文主义者或者厌女主义者。另一方面,一些学者提出福克纳对他的女性人物是持同情甚至是钦佩态度
-
通过华裔女作家作品探究早期华裔女性移民的生存状态及成因
-
作者:
吕雪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女性
生存状态
工作
边缘
-
描述:
本文通过广为熟悉的一些华裔女作家作品中展示的早期华裔女性移民的工作、生活状态来探讨她们生存状态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不管是哪个时代的移民,她们的身份、思想都与主流文化的价值判断相去甚远,她们都是游走在社会主流之外的边缘人.在华裔女作家作品中,这些女性人物,在各种文化、政治、观念的夹缝中磨砺辗转,呈现出令人震蒋的丰富深邃的"人性",引起读者深深的悲悯之情.
-
女性的价值体验与生命感悟:论王安忆小说的女性悲剧内涵
-
作者:
郎润芳
刘瑞琦
达红旗
来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体验
王安忆
女性悲剧
生命感悟
-
描述:
王安忆对女性生存状况和价值取向有着特殊的关注和感悟。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尽管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往往以悲剧结局,但面对不公的命运,并没有放弃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这些女性形象不甘沉沦、不向命运屈服的抗争精神,使小说获得了一种极具震撼力的效果,不仅凸现了小说主题的深刻思想内涵,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内心潜在的悲剧意识,启示人们更多地关注女性问题。
-
当代文学,何以“女性”:评《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
-
作者:
刘堃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波伏娃
“女性文学”
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
-
描述: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乔以钢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近十多年来,女性文学现象备受关注,在当代文学研究中已经成为相当热门的话题之一。然而,正如西蒙·波伏娃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所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成的,女性文学同样不是一个意义自明的词组,而是被两
-
论新时期女性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女性文学史编撰的产生
-
作者:
曹阳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史
产生
女性主义思潮
-
描述:
女性主义思潮是新时期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文学思潮,它无论是从文学理论还是作品创作都极大地繁荣和丰富了中国新时期文学。本文试图通过评述新时期女性主义思潮与女性文学史编撰的产生,从而反映出女性主义思潮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影响及其发展特点。
-
论新时期女性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女性文学史编撰的问题
-
作者:
曹阳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史
女性主义思潮
问题
-
描述:
女性主义思潮是新时期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文学思潮,它无论是从文学理论还是作品创作都极大的繁荣和丰富了中国新时期文学。本文试图通过反思新时期女性文学史编撰所折射出的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这个侧面反映女性主义思潮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影响及其发展特点。
-
论克里斯蒂娃的新女性主义
-
作者:
高宣扬
来源: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符号论
个体性
异质性
精神分析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个别的女性形象,包括杰出的女思想家、文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范例,通过“母亲功能”和“女性效果”的特殊的象征性意义,展示人的个体性及其不同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多重异质性,为21世纪人类文化重建事业提供崭新的人文主义基础。
-
女性观众喜爱电视剧成因分析
-
作者:
张开
来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验
电视剧艺术
社会角色
女性社会主体意识
-
描述:
经过5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电视剧已经成为与社会时代紧密联系、深受国家政府重视、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拥有最大受众群的艺术形式。鉴于女性是电视剧艺术的主要消费群这一事实,本文采用电视社会学的定性研究方法,根据受众对媒介文本诠释的差异理论,从电视剧文本对女性形象呈现到女性观众对剧中女性形象的解读两种不同角度,剖析女性观众走进电视剧的深层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