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93 条
-
试论树立社会主义的妇女观
-
作者:
徐惠芬
贺雅书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社会主人
男女平等
封建主义
男子
社会主义条件下
“四自”
妇女观
形象设计
女性
-
描述:
所谓妇女观,即人们对妇女及妇女问题的基本认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应当怎样认识妇女及妇女问题?即人们应当树立一种什么样的妇女观?我们认为,一定社会的妇女观是由与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总和即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妇女观是由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的,它必然是与这个社会先进生产力即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全民所有制生产关系相一致,绝不是其他经济形式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树立社会主义妇女观,应当确立以下几个基本观点.第一,社会主人观点.
-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报刊
-
作者:
刘巨才
宋学群
来源:
新闻研究资料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民党
中国现代史
妇女解放运动
中国妇女
妇女运动
农村妇女
妇女工作
国统区
妇女报刊
-
描述: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的妇女报刊,按其发展情况,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37—1940年为蓬勃发展时期,出现了中国现代史上妇女办报刊的新高潮,妇女报刊创刊数量创历史最高记录;1941—1944年为萎缩时期,由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镇压民众抗日活动,迫使妇女报刊纷纷停办;1945—1949年,随着抗战的胜利和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高涨,妇女报刊略有回升。1947年以后,由于解放战争胜利进行,
-
略述华北妇女对抗战的巨大贡献
-
作者:
黎惠英
来源: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敌人
华北妇女
略述
抗日救国
晋察冀边区
妇救会
自卫队
妇女干部
巨大贡献
妇女工作
-
描述:
妇女解放运动是我党领导的整个革命和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历史阶段党中央都做过多次妇女运动的指示和决议.尤其是抗战时期毛泽东同志曾亲自修改《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为妇女工作的开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华北妇女,在“七七”抗战爆发后,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日寇的凌辱,因而抗日的要求更为迫切.
-
试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
-
作者:
刘晓文
来源:
人文杂志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人文主义
勃朗特
“女性文学”
维多利亚时代
十九世纪
《织工马南传》
妇女作家
乔治·艾略特
家里的天使
英国
-
描述:
女性文学作为人类经验的二分之一的写照,不啻是一幅女性生命史的长卷,是来自有同等意义的另一个生存领域的报告。 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妇女作家,面对自己的深渊——不断泯灭和不断认可的私人痛苦与经验;面对外部世界的鄙视与冲击,寻找与命运抗争的支点。她们用文学“保存”了自己,更以文学“发现”了自身。 笔者试从历史的与社会的角度对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作一宏观的分析。 一、英伦三岛女性文学群体的崛起。
-
建立女性的“神话”: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
-
作者:
刘晓文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当
女性作家
女作家
勃朗特
维多利亚时代
人类祖先
艾略特
英国
女性文学
男性
-
描述:
如果说,在人类堕落的神话里,夏娃不仅由于她的过失导致了人类祖先被逐出伊甸乐园而备受谴责,而且被认为生性就低劣于亚当,这不只反映了那一时代男性对女性的看法,也反映了妇女对自身的认识;那么,
-
来自历史深处的关注:对女性文学女性视角的思考
-
作者:
于青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视角
女作家
女性命运
三十年代
思考
新女性
女性文学
历史贡献
小说
-
描述:
对于女性文学的建树,人们的注意力总是集中在丁玲、庐隐、冰心、淦女士等二、三十年代的女作家身上.这几乎是国内现代文学教科书的全部记载,也确实是现代文学史上最醒目的记录.她们那些叱咤风云的文章,那些文字里傲然于世的与旧时女性截然不同的新女性,都曾经使当时文坛豁然鲜亮地生发出一片女性文学的最初园地,并使文坛后人每每提及仍为之自豪.历史给予她们的荣誉与她们所做的历史贡献是相当的.但是,当我们重温历史
-
侗族民间文学中的劳动妇女形象与我国古代文人文学中的贵族女性形象之比较
-
作者:
朱慧珍
来源:
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侗族
贵族女性
劳动妇女
文人文学
外貌描写
姑娘
民间文学
女性形象
我国古代
贵族妇女
-
描述:
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将广大妇女压得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妇女在生产劳动中,家庭中支撑着“半边天”,但在社会上很少有她们的地位,而且在精神上还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此,我国历代进步文人都在不同程度上为妇女的不公正待遇鸣不平,留下了不少烩炙人口的篇章,但统观全局,妇女在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远不如男人,而侗族民间文学则与这总的格局不同、侗族妇女(主要是劳动妇女)在侗族民间文学中不仅
-
一条自己的轨道——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崛起
-
作者:
金燕玉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八十年代
女作家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心态小说
内心世界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地平线
-
描述:
女性文学当然与女作家有关,也当然与写女性有关。但是,并不是所有女作家写的作品和所有写女性的作品都可以称作女性文学。美国伊丽莎白·詹威提了一个界定的标志,指出女性文学“所探讨的将是那些从妇女的内心世界描写她们经历的女作家”,这是十分可取的。她认为:“产格意义上的妇女文学的作者认识到妇女的生活道路与男子的不同,她们想调查这些不同之处。至少她们下意识地知道需要用一种不同度数的镜片才能清楚地看到它
-
人生·才识·性灵-唐三位女诗人散论
-
作者:
谢丹月
来源: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灵
女诗人
唐代
散论
文艺评论
中国传统社会
人生
女性形象
-
描述:
自古以来的文艺评论是男子评论女子的多,女子评述男子的则极少。由于男人心目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心目中自我形象有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历来对女子文艺作品的评论,实在有失公允。唐代诗风兴盛,群星灿然,更难得的是还产生了一批女诗人,其中以李冶、薛涛、鱼玄机的成就最高。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妇女的地位历来都是很低的,
-
“当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模式”专题讨论
-
作者:
佳水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模式化
新时期
中国文学
性模式
现当代文学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形象
五四以来
-
描述:
今年3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英美室倡导召开的“当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模式”讨论会上,在京的十六位中外评论家、作家及女性文学研究者共同探讨了中国文学,特别是五四以来现当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模式化问题。朱虹在发言中提出了“夏娃模式”的普遍现象,她认为这一现象的存在正反映了男性深层心理中对女性的惧怕。李小江指出,中国女性文学的模式有一个寻找自我的母题。新时期女性文学中这个母题也表现出一次模式化的过程,即从自我意识觉醒、寻找理想男人到否定男人回到自我的过程。孟悦在发言中将视点投射到中国女性文学自五四到新
<
1
2
3
4
5
6
...
28
29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