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165 条
-
试论瓦西里耶夫的女性文学作品
-
作者:
孙忠霞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作品
瓦西里耶夫
-
描述:
瓦西里耶夫认为:妇女身上体现出的道德美是永恒的,这是他的妇女观: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归于道义力量,这是他的战争观;把英雄表现为伟大和平凡,崇高和真实的结合,是作家的英雄观:在赞扬道德力量的同时,谴责道德沦丧,表现出作家的道德观。作品表现出作家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向往。
-
他者镜像: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女性
-
作者:
孙萌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人女性
东方主义
好莱坞电影
-
描述:
导论和第一章分析了该论题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重点梳理了华人女性在美国的历史及艰难、屈辱的生命历程,她们被美国人视为“异类”、“黄祸”和性感诱人的玩物。尽管她们在社会中取得这样那样的成就,但是还是倍受歧视。 第二章画出了好莱坞电影中华人女性形象的系
-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陶琳
来源:
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诗经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通过对《诗经》中所涉及反映女性形象的众多诗篇加以全面的比较分析,来考察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个性特征、道德风尚、生活情趣,进而对《诗经》这部先秦典籍的历史性、社会性、思想性、艺术性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
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叙事性文本——凌叔华小说综论
-
作者:
崔涛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凌叔华小说
女性意识
叙事
-
描述:
凌叔华选取别一角度探索着历史转型时期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存价值 ,把女性的经验从一种小问题、一种呐喊变为一种艺术 ,填补了五四革命文学笔墨罕至的“空白”。她使女性文学一开始就在“人”的本真、“女人”的自身世界寻求生成和真正表现 ,这正是凌叔华对女性文学独特而不可替代的贡献
-
化身为人的复仇女神:《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解读
-
作者:
庄战燕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精神
《醒世姻缘传》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希腊神话中,厄里倪厄斯是司复仇的三女神——阿勒克图,墨纪拉和底西福涅——的总称。她们是最早的至上神乌拉纳斯(天的化身、大地女神的丈夫)被阉割后的鲜血生成。她们形象极为狰狞:蛇发、蝠翼,一手执火炬
-
莎士比亚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兼评莎士比亚的女性观
-
作者:
贺奉年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化
莎士比亚剧本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讨论了莎士比亚三十七部剧作中130多位女性人物形象的主要类型,简要分析了莎剧女性人物形象所反映的广阔而又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指出莎剧艺术魅力之所在,正是由于其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与典型化、生活化以及严格地按照生活的本面貌来再现现实的创作手法。最后提出莎士比亚为人类创造出如此丰富而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使后人叹为观止,应该成为后人学习、研究的典范之一。
-
中国妇女运动面年历史的真实写照:《中国妇女运动百年大事记》读后
-
作者:
张注洪
来源:
世纪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妇女运动
中国
《中国妇女运动百年大事记》
妇女工作
三个代表
-
描述: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编的《中国妇女运动百年大事记(1901—2000)》一书,不久前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初读之后,我觉得它真切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妇女运动发展的艰难、曲折的进程.展现了中国妇女投身革命和建设同时争取自身解放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精神面貌,揭示了中国妇女运动发展的丰富经验和宝贵教训。它是一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时代相结合从而激发中国妇女自立自强、奋发进取的教材。
-
性别叙事与女性言说:论丁玲早期小说叙事中的女性话语
-
作者:
邓招华
来源: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多彩画卷——丁玲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二十年代末期,丁玲以《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等小说,开始登上现代文坛。作为现代文学的第二代女性作家,丁玲不但承继第一代女性作家开创的现代女性文学潮流,而且以鲜明的性别叙事姿态,展开女性的自我言说,把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女性以话语的书写来寻求自我主体性的建构是从五四时期开始的。五四前后,伴随着文学领域内的人的发现、人的觉醒,以冰心、庐隐、冯沅君等为代表
-
论丁玲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纪念丁玲诞辰一百周年
-
作者:
陆文采
王建中
来源: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丁玲
新时期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
“莎菲型”女性
-
描述:
丁玲是个极有个性的作家。鲜明的女性意识,贯穿她的全部创作。从“‘莎菲型’女性与中国女性文学”、“《‘三八节’有感》与丁玲的女性文学”、“丁玲与新时期女性文学”等三个方面来看,20世纪新女性形象无不受到丁玲创作的影响,这一重大影响关系足以确定丁玲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中奠基人的地位。
-
跨文化的流动:女性主义对中西传播学研究的影响
-
作者:
杨喆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刻板印象
性别与传播
媒体再现
女性主义
-
描述:
该文通过中西女性主义发展历程的比较,探讨女性主义思潮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概述女性形象的媒体再现,分析女性主义传播学研究的现实困境并展望其未来发展.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中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伴随着女性主义的不断发展,女性主义思潮逐渐与各学科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