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夹缝中的女性人生
-
作者:
关合凤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寻求
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汤亭亭的成名作《女勇士》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义叙事立场,书中塑造了一系列的中国及华裔女性形象,记录了华人 裔女子在中国传统父权社会和美国白人主流社会里打破沉默、寻求自我的决心和勇气。书中形态各异的女性形象表现出女性在其主体意识发展不同阶段的各种反映,显示出处于种族和性别双重边缘的华裔妇女构建新型的性别身份的艰难历程。汤亭亭以崭新的美国华人 裔女性形象完成了对白人所持的华裔美国人刻板印象的替代,解构了美国文学对华人 裔妇女的丑化和侮辱。透过汤亭亭笔下的华人 裔女性形象,读者可以看到华人 裔女性建立自我意识和寻求
-
乔伊斯笔下的女性
-
作者:
彭珍珠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再现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都柏林人》中,乔伊斯以同情的笔触再现了被禁锢在家庭范围内的传统女性的挫折和困苦,对限制女性生活的男权文化进行了批判。乔伊斯同时也刻画了独立自主、具有自我意识、敢于挑战传统的女性,从而有力地反驳了乔伊斯物化女性的观点。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更进一步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莫莉·布鲁姆。具有独立思想和判断力的莫莉·布鲁姆对夫权文化进行了批判和嘲讽。她超越了以往的女性人物,是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
-
解剖不是命运——对《灶神之妻》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朱志玲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灶神之妻
叙述视角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灶神之妻》是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它以母亲的成长为蓝本,讲述了战乱期间一位中国妇女不幸的婚姻,揭露中国传统的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压迫,以及女性所做出的反抗。本文从叙述视角、女性形象等角度分析作品中所蕴藏的女性主义内涵。
-
论《青衣》《玉米》的叙述形态
-
作者:
张晓晶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结构
叙述视角
叙述主体
女性形象
-
描述:
毕飞宇的中篇小说《青衣》和《玉米》塑造了两个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 ,揭示了她们的悲剧性格和悲剧命运 ,尤其是透视了她们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社会里的“他者“地位。本文从叙述体态中视角的转换、叙述结构的组建和叙述主体的分化三个方面 ,对两部中篇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进行了分析评论
-
《飘》与妇女觉醒——《飘》中女性价值观浅析
-
作者:
顾韶阳
王丽艳
来源: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
觉醒
《飘》
-
描述:
玛格丽特·米歇尔在她的小说《飘》中 ,通过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 ,揭示了美国内战前后南方社会中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 ,同时肯定了她们对南方社会的贡献 ,对她们的博爱无私和勇于反抗、追求自我意识和自主权的精神给予了由衷的赞美 ,表述了作者的观点——妇女应该走出家庭获得解放。
-
从《忏情录》看传统女性形象
-
作者:
郭于瑄
来源:
妇研纵横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从《忏情录》看传统女性形象
-
温柔清新的歌吟——冰心创作简论
-
作者:
张玉秀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论
冰心创作
女性特色
女性形象
-
描述:
冰心的问题小说的创作,沉痛直言、深深植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厚土之中,具有很大的醒世作用;冰心的作品以女性的视角、女性的体悟、女性的展示方式、以童稚般的声音向世间播撒爱的哲学;冰心塑造了一批温柔可爱的“姊姊”形象,每-个女性形象都闪烁着真善美的光彩和漾着爱的回音。
-
雪莱诗歌中的女权思想
-
作者:
宁梅
来源: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社会
男女平等
feminism
女权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雪莱的诗歌中,分散点缀着大量赞美女性、倡导男女平等、支持妇女解放的诗句。这些诗歌中蕴涵着浓郁女权情结并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塑造完美女性形象,阐释男女人格平等。2、抨击奴化妇女丑行,疾呼社会男女同权。3、倡导男女相爱互借,憧憬人类美好明天。
-
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原型意象
-
作者:
夏敏
来源:
戏剧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型意象
郭沫若历史剧
女性形象
不自觉地创作情境
-
描述:
本文通过对郭沫若历史剧中“牺牲”女性形象来源的考察 ,发现她们是《九歌》“人神恋爱”原型意象的“置换变形”。由此。可以把郭沫若 40年代创作的《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以及包括《孔雀胆》在内的五部历史剧看作一个“整体”。只有从整体上把握郭沫若这几部历史剧的相似性 ,才可能完整、深刻地理解郭沫若是如何创造了这些历史剧
-
零落成泥碾作尘——巴金《家》中的受害三女性
-
作者:
靳新来
来源:
济宁师专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金
家
女性形象
-
描述:
巴金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发出了强烈的控诉。中国已进入 2 1世纪 ,封建制度已经灭亡 ,而封建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 ,《家》中三位女性的命运悲剧仍然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