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494 条
-
阿西娅·杰巴尔的北非女性文化身份书写
-
作者:
胡园园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女性声音
阿西娅·杰巴尔
后殖民书写
-
描述:
阿西娅·杰巴尔是北非女性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她的作品从个体经验出发,展示了整个后殖民视域下的北非穆斯林女性社会。本文以杰巴尔不同时期的几部作品为例,分析被西方女性主义误读的、作为新世界代表的穆斯林女性身份,在殖民话语和男性话语双重压迫下涅槃而出的女性声音,以及后殖民自传式的穆斯林女性集体身份书写。通过对身份、语言、书写的自我解放,杰巴尔为北非穆斯林女性打开了一个游走于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之外的女性文化身份空间。
-
伍尔夫与莱辛的女性主义比较研究
-
作者:
郑隽娴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莱辛
女性主义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多丽丝·莱辛是两位杰出的英国女性主义作家。伍尔夫是现代主义女性文学先驱,而莱辛是后现代主义时期女性文学大家,被公认为是继伍尔夫之后英国最杰出的女性作家。国内已有许多著作对二人的女性主义观点分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对二人的女性主义观点进行对比研究的文献却十分少见。实际上,两者的女性主义观点有一定相似性,也有些许差异性。本文结合两位作家的作品,对她们的女性主义观点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并试图分析其原因。
-
论王安忆《长恨歌》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李章凤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立场
《长恨歌》
男权文化
王安忆
女性身份
文学创作
选美比赛
女性命运
一个女性
两性和谐
-
描述:
王安忆的《长恨歌》展现出了对王安忆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对女性命运的关照与探索。这部作品通过讲述主人公王琦瑶的故事,表现出了王安忆对女性命运的看法,同时也表现出了王安忆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即对女性命运的同情、对两性和谐的展现以及对女性身份的构建。因此,本文通过解读与剖析《长恨歌》,诠释王安忆在文学创作中流露出的女性意识。文革后的中国文坛,出现了女性文学这道鲜明而独特的风景线。女性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不仅
-
论张洁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
作者:
刘妍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个人体验
张洁小说
悲剧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张洁是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也是至今唯一获得两次茅盾文学奖的女作家,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从不惑到古稀,塑造了大量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始终关注她们的生存困境。本文以张洁几个阶段的创作为基础,总结小说中三类女性形象的特点,分析她们的悲剧性——总体表现为在追寻“爱”和探寻自我救赎的过程中的痛苦无奈。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主要分三个部分来探讨张洁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第一部分选取张洁创作中每个阶段的代表作品,归纳出执着寻爱,爱而不得的女性、爱而不得,陷入癫狂的女性、冷静寻爱,陷入困境的女性三种不同的女性形象,
-
土家文化滋养下盛开的女性之花——叶梅创作论
-
作者:
余韦麟
来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滋养
女性追寻
土家文化
女性
-
描述:
本论文从土家民族文化、女性形象塑造上对叶梅的创作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追寻。从土家文化做为切入点对叶梅小说进行了深入研究。叶梅从土家女性个体的发展与追寻上展现土家文化,并着力挖掘土家文化赋予这些女性人物的特质。土家文化作为母体、作为本源从各个角度无声的滋养着叶梅、滋养着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叶梅将土家女性放在土家文化的大环境中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来书写。在这些不同的女性身上都展现了土家女性善良、坚韧不拔、聪慧等优秀的品质。在文中我们感受到了民族文化在时代大发展的当下与时代的碰撞,感受到了土家女性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对自
-
乡土经验与女性悲歌——孙惠芬小说论
-
作者:
杨晓梅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土经验
孙惠芬
女性形象
-
描述:
孙惠芬是新时期以来为数不多的专注于乡土写作的女作家,独特的乡土经验是她创作的灵感来源,这也使她笔下的乡土女性人物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浓郁的悲剧性色彩。论文以“乡土经验”为核心视角,主要运用女性主义批判方法、形象学、文本细读等理论及方法,以孙惠芬小说中的女性群体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乡土叙事文本的解读,深入探讨乡土经验在孙惠芬乡土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中的得与失。一方面,独特的乡土经验丰富了孙惠芬小说的女性人物类型,展示了辽南乡土女性野性、泼辣的性格特点以及无法逃脱的悲苦命运。孙惠芬小说的女性人物塑造与乡土
-
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城市想象”
-
作者:
辛林衡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城市想象
世俗化
历史化
身体化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城市小说创作是个颇引人注目的现象。在9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三代女作家同台竞技,中国女性城市文学也迎来了女性意识的极端张扬和创作的高峰,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在城市创作中,女性作家更多的将城市当作虚构与想象的产物,而不仅仅是生存的环境与背景,等同于现实的城市。这是一个颇具趣味并值得思索的文学和文化现象。从这一文学现象出发,将“文学想象”引入对90年代的女性城市小说的研究之中,可以从文学与城市、女性作家与城市的关系上作根本的阐释,梳理90年代的女性城市小说是如何虚
-
困境与出路:贝丝·亨利《名媛舞会》中女性人物分析
-
作者:
袁方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贝丝·亨利
美国女权主义戏剧
困境
《名媛舞会》
出路
-
描述:
戏剧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其中,美国女权主义戏剧自20世纪60年代起取得了迅速发展。虽然男性剧作家在戏剧舞台上仍然占据着中心地位,一些女性剧作家也不断证明着自己杰出的戏剧天赋。丽莲·海尔曼、温迪·瓦瑟斯坦、贝丝·亨利、玛莎·诺曼和玻拉·沃格尔等才华横溢的女性剧作家在美国戏剧舞台上大放异彩,成为期处于社会边缘地带的女性同胞们表达自我的主要声音。贝丝·亨利是当代美国一位优秀的女性剧作家,也是美国女权主义戏剧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亨利主要关注来自下层社会、教育程度低的女性,而这些女性通常被父权制认为是“危险的”、
-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重庆妇女运动
-
作者:
李姣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抗日战争
重庆妇女运动
当代启示
-
描述:
自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民族生死存亡危在旦夕之际,中国各阶层妇女积极踊跃,联合起来投身到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把妇女解放同民族解放结合起来,使这一时期的妇女运动空前活跃。抗战时期的重庆既是陪都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在抗日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妇女运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抗战时期重庆妇女运动兴起的背景以及在抗战的不同阶段重庆妇女组成的抗日救亡组织和其进行的救亡活动来阐述重庆妇女运动的历史地位及其对抗战胜利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揭示对当今妇女运动的历史经验。全文共分
-
1920年代广东女权运动研究
-
作者:
蓝舒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参政权
女权运动
广东
社会权
-
描述:
女权运动是解放妇女的运动,是人权运动的扩展。在封建落后文化中受到无尽屈辱的中国妇女,于20世纪掀起了追求妇女权利解放的浪潮。在这其中,广东临近香港,位置优越,思想较为开化,经济发达,政治风气开明,又是国民革命运动的起源地,妇女运动有着出色的表现。尤其是在政局相对稳定的20年代,她们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在文化、经济、政治等权利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并取得了重要成果。通过对广东女权运动的了解与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当时广东妇女权利斗争的环境和经过,把握广东女权运动的主要特点,并从中借取经验和教训,以对今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