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文学发展过程中的误置:评林白《一个人的战争》
作者: 李爱红   来源: 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情感   集体意识   女性文学  
描述: 通过林白《一个人的战争》的文本分析 ,揭示女性文学由“五·四”时期发展到 2 0世纪 90年代之后出现的一些偏差———由于缺乏真正的个体人格独立和人道主义的大背景 ,被误置为一种消解女性 ,最终消解个性的文学 ,由此落入传统的男权文化的陷阱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与母性
作者: 卢升淑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男权社会   母性观   文学评论   母性概念   母性主义  
描述: 本论文旨在运用“母性”观点对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核心思想和写作趋势进行系统研究,母性概念的话语领域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具有双重意识概念和象征意义,多元解释共存。尤其是相反的两种概念的并存的状况,使得对这一概念的把握更难以确定。男权社会的母性主义造就的关于母性的形象群和女性主义领域里重新研究的关于母性的新解释群的对比,两者往往存在比较极端的分歧。在人类的普遍意识形态中,母性也许是最普遍、最熟悉的内容,同时又是最生疏、最陌生的。重新反思普遍意识形态对母性理所当然的价值判断,而后做出新的价值判断体系,这正是本论文
万般无奈下的有效抗争——古代女性以自杀行复仇的文化意义
作者: 刘卫英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仇心态   以暴抗暴   文化模式   女性形象   文史相通  
描述: 以自杀行复仇的女性 ,虽生前未能以弱凌强 ,蒙冤寻死后却生发出某种神奇的能量 ,虽未直接致敌于死地 ,却因此造成了轰动效应 ,引发民众的同情不平 ,促使官府代为平冤理怨。
试论内蒙古男性作家的女性审美理想
作者: 托娅   来源: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内蒙古   审美理想   女性  
描述: 从内蒙古当代小说创作中发现 ,男性作家在其艺术建构中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但在女性审美理想方面却有着相当的一致性与稳定性。本文从这一点入手 ,阐发了他们充分肯定女性在两性完整的社会里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的前提下 ,以“真”、“善”为审美标志 ,铸就和再塑了无数负载着他们的审美理想的女性形象 ,高扬了女性人格操守美的力量的观点。并在分析这一力量中诸多构成因素与特征 ,寻找其坚韧、宽厚、无私等一些根本因素 ,推衍、融入于凡俗人生、爱情婚姻领域等审美的创造中 ,寄托了男性作家以此疗救人类弊病的最高理想
中国竞技体育中性别关系: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变异对中国妇女体育的影响
作者: 董进霞   来源: 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研究目的:中国运动员在过去20年中的竞赛佳绩产生了"阴盛阳衰"这一社会现象。为什么在世界大赛上称雄的是运动员而非男运动员?竞技体育与传统文化、妇女解放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在有关运动员
生活在夹缝里的人们——试比较庐隐、冰心小说中女性形象
作者: 李耀晴   来源: 滁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冰心   夹缝时代   庐隐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庐隐、冰心是我国现代文坛的第一代女性作家,她们都生活在一个新思潮蓬勃兴起、旧势力却未完全消退的夹缝时代,她们笔下的女性也同是这一时代的产儿,所不同的是:庐隐以“人性恶”的人生观来观察社会、人生,在现实世界里发现的只是“恨”;而冰心则崇尚泰戈尔的“爱”的哲学,用“爱”编织起理想的境界,去化解社会的一切矛盾。
观念与社会:女子小脚的美丑与近代中国的两个世界
作者: 杨兴梅   来源: 近代史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观   近代中国社会   妇女运动   反缠足   缠足  
描述: 近代中国缠足与反缠足两种观念曾长期竞争 ,至少到 2 0世纪 30年代 ,小脚美的观念在民间仍广泛存在 ,而天足女性及其家庭则往往受到社会的歧视。这样的观念有力地影响到女性在婚姻方面的选择能力和选择范围 ,由于近代社会变动导致从价值取向到生存竞争方式都有较大的差异的“两个世界”的存在 ,多数不能受教育的女性很难享受与“新世界”相伴随的社会待遇 ,缠足实际成为保障她们婚姻成功的一个基本条件 ;这样的社会因素又反过来强化了这一“世界”小脚美的观念 ,故小脚美丑的观念竞争实与生活习俗的转变伴随进行 ,主张天足美
从德莱塞小说的女性形象看作者的自然主义观
作者: 薛初晴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西奥多·德莱塞在美国文学中占有独特地位。他首开先河,真实而有力地描写了进入垄断阶段的美国,形象展现了这个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弱肉强食的现象,揭示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描绘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里人们尤其是妇女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剧。 在首先发表的两部重要小说《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中,德莱塞运用独特手法,成功塑造了两位出身贫民的妇女形象,并通过她们展示了自己的自然主义观点。他深受决定论的影响,认为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美国社会,人们容易受环境制约,是环境的奴隶,而妇女尤甚。她们常常在各种不可测、无法抗拒的
“好女人”与“坏女人”复合的性格魅力:析魏明伦剧作中的几个女性形象
作者: 李远强   来源: 戏剧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文学   中国   文学研究   人物形象   女性  
描述: “好女人”与“坏女人”复合的性格魅力:析魏明伦剧作中的几个女性形象
加强妇女理论研究推动妇女发展彭珮云在中国妇女50年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作者: 彭珮云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妇女理论研究   妇女运动   中国   妇女发展  
描述: 加强妇女理论研究推动妇女发展彭珮云在中国妇女50年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 1 2 3 ... 31 32 33 ... 54 55 5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