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蒲松龄研究】搜索到相关结果 42 条
-
艺术·人性·唯美——论《世说新语》中的女性
-
作者:
张德瑞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说新语
人性
唯美
艺术
女性形象
-
描述:
唯美的女性形象在《世说新语》这部作品中得到了极大的彰显,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为后人研究魏晋女性的独特地位提供了宝贵的材料。本文探讨了魏晋时期产生唯美女性的原因,并结合《世说新语》中的实例,重点论述了唯美女性对"唯美的艺术"和"唯美的人性"的追求。
-
《萤窗异草》:《聊斋》余澜中的波峰―探析《萤窗异草》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
作者:
李杰玲
李寅生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萤窗异草
思想
女性形象
艺术特色
-
描述:
《萤窗异草》被称为“《聊斋》剩稿”,在众多模仿《聊斋》之作中较得《聊斋》神韵,是《聊斋》余澜中的波峰。它在艺术上有不少闪光点,书中营造了大量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上独具匠心。在思想上也有可取之处。
-
《小豆棚》对《聊斋志异》题材的传承与突破
-
作者:
朱秀敏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聊斋志异
传承
题材内容
小豆棚
突破
-
描述:
曾衍东的《小豆棚》是"仿聊斋"作品中的一部,在题材上既有对《聊斋志异》的传承,主要体现在揭露和讽刺社会黑暗与罪恶、抨击科举制度、表现爱情婚姻生活与塑造女性形象等的题材中,也有对《聊斋志异》的突破与超越,在上述题材中,曾衍东相比蒲松龄思想认识更超前,情感取向更明确,此外,《小豆棚》中有些题材内容是《聊斋志异》没有的。
-
从笑语“婴儿”到哭泣的“宁姑”
-
作者:
贺金茹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婴宁
柔弱化
失语化
-
描述:
《婴宁》讲述了同名主人公从笑语“婴儿”的生命本真状态,经重重社会教化,最终被塑造为“不复笑”之宁姑的生命历程。婴宁的个人悲剧,折射出在男权社会制度下,女性不得不走向失语化和柔弱化的历史性悲剧。 关键词:婴宁;男权社会;失语化;柔弱化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关于《婴宁》同名主人公的名字由来及涵义,有学者考证,“婴宁”二字源于《庄子·大宗师》:“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认为“撄宁”意为“扰乱中保持宁静”。也有学者强调“撄宁”兼有动与静双重意义,“既是外物干扰
-
《聊斋志异》与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
作者:
潘晓生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狐鬼
遥遥相望
聊斋志异
唐代传奇
文言小说
爱情故事
女性形象塑造
传奇作品
唐传奇
《霍小玉传》
-
描述:
唐传奇和《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小说创作中的两座巍峨的高峰,遥遥相望,相映成辉。《聊斋志异》对唐传奇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对此早有人给予了正确评论。指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不少作品则显然是唐代传奇的嫡系。他大量描写人神狐鬼间的爱情故事,在思想内容和题材...
-
男权意识视野中的女性——《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扫描
-
作者:
徐大军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三娘
霍女
花妖
自觉形秽
聊斋志异
男权意识
狐魅
荷花三娘子
巩仙
才华出众
-
描述:
男权意识视野中的女性——《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扫描
-
简析蒲松龄对“狐鬼精魅”及其婚恋故事的文化定位
-
作者:
杨棣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狐鬼精魅
聊斋志异
文化定位
自然
乡村文化环境
-
描述:
“狐鬼精魅”女性形象及其婚恋故事凸显了乡村文化环境与氛围对蒲松龄文化心理及审美向度的浸润与影响。具体表现为:坐实了“狐鬼精魅”与天地自然相依相存的生态基础与文化特性;定位了“狐鬼精魅”的乡野民间文化品性;融入了农民文化及其心理欲求。因此,狐鬼形象及故事“就低”的审美趣尚拉近了文人与农民的文化及审美距离。
-
《书痴》:封建文人之人生寓言
-
作者:
李少军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痴
生存状态
悖论
拯救
-
描述:
《书痴》这篇小说的重点不是两人之间的感情如何的优美,而是着重于郎玉柱的"痴"以及颜如玉对其的人生启蒙作用。颜如玉这一女性形象的设置,对郎玉柱的生命形式起到了消解与重构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拯救与救赎的色彩。从笃信教化信条、不知"为人"到后来的纵横捭阖、应付自如,郎玉柱向我们展示了封建文人人生成长的历程,举行了一场人生成年的祭礼,他的一生实是一出封建文人的人生寓言。
-
聊斋才女论―以《颜氏》、《连琐》、《狐谐》为例
-
作者:
张丽敏
丁玉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明清之际
才女
-
描述:
明清之际,女才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聊斋志异》中塑造了很多才女形象。本文通过《颜氏》、《连琐》、《狐谐》三篇作品,从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这些女性形象略作分析。
-
《细柳》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蕴
-
作者:
庞云凤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细柳
教育思想
启发自觉
-
描述:
《细柳》塑造了一个开明睿智、勤劳善良、相夫教子、治家有方的女性形象——细柳。细柳在教育儿子的实践中所体现出的教育思想,如启发自觉,相机而教;尊重差异,因材施教;训诫和诱导相结合;遵循教育的长期性规律等,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活动仍然有重要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