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哈代“威塞克斯诗歌”的生态审美
作者: 莫海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威塞克斯诗歌   生态审美  
描述: 哈代的诗歌创作基本上是以其故乡为背景的而创作的,在主题上与其小说一脉相承,亦称"威塞克斯诗歌"。诗中表现出作者"生于斯、死于斯"的生命审美。从生态审美的角度来看,哈代诗歌具有以"哀伤"为主旋律的生态审美场,以"自然"为依生背景的诗化女性形象和与"威塞克斯"共生的生态文学语言三方面的审美特色。
玛格丽特·劳伦斯《石头天使》中海格的人生轨迹评析
作者: 刘莉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轨迹   海格   《石头天使》  
描述: 玛格丽特·劳伦斯是加拿大文学史上最受关注的女作家之一。在其为数众多的作品中,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背景,客观真实地反映现实问题,同时也展示了地方文学的威力和普遍性。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石头天使》,鲜明地向读者展现出一位性格倔强、不肯屈服于权威及世俗禁锢、勇于把握自己命运的女性形象。
沉沦或本真: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看昆德拉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
作者: 郭向宇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沉沦   昆德拉   女性生存状态   本真  
描述: 本文在借用海德格尔有关沉沦与本真理论的基础上,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并加以划分,即:沉沦的代表与本真的形象,从中透视昆德拉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并力图为现代文明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状态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与启示。
简·爱独立人格的女性魅力
作者: 赵宁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尊严   平等自由   独立人格   夏洛蒂·勃朗特   鲜明个性   罗切斯特   简·爱   爱情   读者   女性人物  
描述: 英国著名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因其敢爱敢恨、独立自强的鲜明个性一直深受中外读者的喜爱,她对平等自由的爱情的不懈追求也使这个角色本身散发着难以抗拒的恒久魅力。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细细品味这个堪称经典的女性人物,仍然可
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自我意识研究
作者: 蒋正治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贾平凹   女性  
描述: 贾平凹是当代中国最具创造精神,影响深远的作家之一,他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活的现实人生,时刻提醒后人,回望历史,感悟人性。贾平凹的创作经历了单纯入世、复杂处世、单纯“出世”三个阶段。本文经过深入研究,发现贾平凹作品中包含着一个女性人物形象谱系,其笔下的女性具有美丽、温婉、品性高洁等共同特征,并凸显了其强烈的自我意识。笔者从爱情、生命力、权利三个方面,对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自我意识进行研究。
男性自我的折射与催化:福尔斯小说中的贞女形象研究
作者: 张晓华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折射   贞女   他者   荡妇   自我  
描述: 福尔斯在小说中大多描述了男性人物寻求自我的过程,其中女性起到了引导者和催化剂的作用。但是通过分析他作品中对女性人物的刻画表明,他并非是自己宣称的女性主义者。本文主要探讨作为贞女的女性人物米兰达对男性自我的折射,并揭示福尔斯对待女性人物的暧昧态度。
乡村拟想、介入叙事与史诗追求:论《湖光山色》与周大新模式
作者: 刘永春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作家   茅盾文学奖   周大新   小说文本   中国乡村   人物形象   农村发展   中国农村   史诗   女性人物  
描述: 周大新的《湖光山色》讲述当代中国农村的变迁与女性命运的变化,颇具历史感,并因为荣获茅盾文学奖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在高度评价的同时,部分评论家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有的甚至极为尖锐。若将《湖光山色》还原到周大新的小说创作史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是属于周大新模式的又一个典型文本,是周大新笔下的历史之藤结
从《伤逝》及其他文学作品看女性意识的萌醒
作者: 程燕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伤逝》   局限性   新女性意识  
描述: 《伤逝》是鲁迅唯一的一篇以青年婚恋为题材的作品。同时期的一些作品如《卷葹》、《莎菲女士的日记》也塑造了许多像子君这样具有觉醒意识、叛逆思想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无一例外地都体现出追求自由解放和独立人格的无畏精神。
浅析曹禺戏剧人物之蘩漪
作者: 徐晓颖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人物分析   曹禺  
描述: 本文就试图通过对曹禺先生的戏剧《雷雨》中的一个女性人物蘩漪的性格分析来的尝试探讨一下这个人物本身所负有的使命。
贝尔·胡克斯黑人女性批评话语中的意识形态性研究
作者: 赵思奇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克   写作风格   女性主义者   黑人方言   发展历程   黑人女性   女性主义批评   批评话语   女性写作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在历史上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次浪潮中,选举权和就业权是妇女争取的目标,在此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将"消除两性差别"作为斗争口号,当时的女权主义者质疑传统所认可的认为两性特征和气质来自于先天遗传的观点,要求各个公众领域对妇女开放。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