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戏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46 条
-
当代电视剧中母亲角色的嬗变
-
作者:
巴丹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角色
家庭生活
父亲
女性意识
决定作用
艺术作品
当代电视
影视作品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当今的影视作品中,父亲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几千年来起主宰和决定作用的核心人物——父亲的权利被分割,作为家庭支柱的责任被分担,父权固有的尊严和威望被削弱,父亲对妻子儿女的吸附度逐渐降低,家庭生活中父亲的中心地位土崩瓦解。与之相对应的,对母亲形象的塑造改写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积极。在一个
-
从《日出》看中国旧式女性的生存境遇
-
作者:
王静萍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东西
生存境遇
他者
生存图景
日出
妓女
女性生存
女性形象
曹禺
陈白露
-
描述:
结构上,也不再集中于几个人身上,而借鉴印象派绘画的散点技法,用片段的方法,用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1(]P.320)全剧集中在两个场景:高级大旅馆与三等妓院。主要人物由旅馆的各色精英
-
解读《后庭花》中的女性人物塑造
-
作者:
魏峨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顺
元代前期
子母
吏治
郑廷玉
元代社会
家庭
女性形象
包公
女性人物
-
描述:
郑廷玉,元代前期杂剧作家,生平行事不可确考,《录鬼簿》仅记其为彰德(今河南安阳)人,属“前辈已死名公才人”之列,与纪君祥、李寿卿同时。著有杂剧23种,今存《包待制智勘后庭花》、《宋上皇御断金风钗》、《布袋和尚忍字记》、《看钱奴买冤家债主》、《楚昭王疏者下船》5种。
-
上世纪90年代军旅话剧的突围与超越
-
作者:
李前平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旅话剧
新时期
年代
超越
文化语境
中国话剧
突围
女性形象
世纪
剧作家
-
描述:
上世纪90年代的军旅话剧无疑是戏剧园地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长久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上世纪90年代的军旅话剧受到了新时期文化语境的滋养,历经军旅戏剧家的艰辛耕耘与不懈地探索,终于在越过上世纪80年代军旅话剧的相对沉寂期之后,迎来了上世纪90年代军旅话剧的突围与超越。
-
传统文化的男性视角与戏曲舞台上女性主体的缺失
-
作者:
陈友峰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的绝对化
女性地位的从属性
戏曲艺术
男性视角
-
描述:
戏曲艺术是在男权社会中形成的艺术形态,因而,戏曲文学中留下的数以千计的女性形象多是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男性视角不仅包括创作者的男性视角,也包括观赏者的男性视角;在戏曲艺术的发展演变中,男权意识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被认可和遵循,衍生出与其相应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使女性地位的从属性与男权的绝对化伴随着整个戏曲演出内容的始终,构成了其精神内容中肯定女性存在和否定女性存在的两条线索。
-
易卜生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曲佩薏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问题剧
现代戏剧史
玩偶之家
作家
妇女解放
娜拉
创作主题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易卜生
-
描述: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除了思想犀利、意义深刻之外,在艺术上,也是他剧作中成就最高的。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使他的剧作既生动又好看,深受当时和后世观众的欢迎。他对当时欧洲戏剧舞台上流行的那些矫揉造作的佳构剧、商业剧嗤之以鼻,他讨厌那些肤浅的误会、巧合、偷听、机关布景等平庸手法。他的戏剧立意深刻、布局严谨、情境尖锐、性格鲜明、对话精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为他同代和后世的作家和评论家推祟备至。在西方戏剧史上,易卜生是第一个用白话创作的作家,也是第一个把下层百姓当作主人公的作家。同时,他也是第一个把妇女
-
中国古典悲剧的形象类型
-
作者:
刘洪生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必然要求
悲剧形象
中国古典悲剧
形象类型
悲剧性
悲剧主人公
艺术形象
普通人
女性形象
-
描述:
悲剧的艺术是凭借着悲剧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的,悲剧艺术形象的塑造决定着悲剧作品的品位。悲剧形象越鲜明、准确、生动,悲剧冲突也就越剧烈,越具有“悲剧性”,越能充分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影响读者或观众的思想情感。悲剧
-
田汉早期创作的女性审美转向
-
作者:
何光超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与肉
女主人公
审美观照
转向
审美意识
田汉
早期创作
爱情
女性审美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西方人文主义思潮如春风般唤醒了沉睡了千百年来的中国女性意识,一些知识女性接受了现代文明思想,开始寻求自身的解放与出路。与此同时,中国现代作家在创作中给予女性以前所未有的关注,他们从各个层面、不同视角对中国女
-
从女性视角解读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形象
-
作者:
刘娜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自我意识
男性化
父权统治
爱情
莎士比亚悲剧
哈姆莱特
女性形象
男性世界
女性主义
-
描述:
从女性视角解读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形象
-
在历史转折处艰难重现——试论新时期女性剧作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潘超青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男性文化
新时期
女性独立
女性意识
女剧作家
人道主义
女性命运
家庭
女性形象
-
描述:
新时期的戏剧创作,是在重提启蒙、高扬人道主义理想的大背景下展开的。80年代话剧文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去除文革以来根植在创作理念上的政治化倾向,恢复人的自我价值认定,重新确立“人不是一个处于服从地位的部分,而是自为的价值存在旧的思想观念。寻找、发现与确认自我成为主导话剧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