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中古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王小燕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审美视角   语词   审美特质   中古诗歌   社会主题   婚恋主题   追寻主题   女性形象   意象  
描述: 有关中古诗歌女性形象的研究虽成果颇丰,但讨论的问题大多集中于类型化的女性形象分析及对女性形象文化意义、思想意义的阐释,且以宫体诗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以为这一领域仍存在待拓展的研究空间。中古诗歌女性形象研究的意义并不仅限于对上述内容的揭示,还可拓展至对女性形象所隐含的男性文人心态及文学审美观的探求,尤其是对尚未充分引起重视的精细的女性描写手法的考察更应是题中应有之义。本文研究的旨趣即在于此。本文秉持宏观分析与微观探究结合的研究立场,将分四个层面展开中古诗歌女性形象的研究:一、女性形象塑造的文化背景
魏玛德国晚期的妇女选民与纳粹党的崛起
作者: 罗盘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选民   议会选举   魏玛共和国   纳粹党  
描述: 本文利用德国议会选举统计资料等史料对女性选民在魏玛德国晚期四次议会大选的投票情况进行了细致梳理,明确女性选民在几次选举中的投票情况。占全体资格选民人数多数的女性在魏玛德国晚期动荡不安的政治和社会局面下虽然选择继续支持天主教中央党,但是从1930年的议会大选开始,她们已经大规模抛弃进步的社会民主党等民主政党甚至保守的中央党,转向反女性和反民主的纳粹党,最终在1932年的大选中在支持比例和数量上全面超过男性选民,构成了支持纳粹党选民的主力。在具体选举数据分析和定量的基础上,本文继续分析了各个党派背后妇女支持者
火凤凰:在传统和时代的烈焰中: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正敏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传统   火凤凰   现代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该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一、从文学类型学的角度,分析研究现代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主要论述了新女性,牺牲者,自然之女,这样三个大的类型,以期达到对现代长篇小说中女性形象总体面貌的把握;二、在把握总体面貌的基础上,对现代长篇?
古罗马妇女美德:男性意识形态和妇女的应对(约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
作者: 付静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罗马   妇女   地位   美德规范   男性意识形态   应对  
描述: 在父权制的罗马社会,男子是世界的主宰,妇女处于依附地位。男子建构了一套对妇女的压迫体系,其中也包括对妇女美德的规范,如要求妇女简朴、勤劳、贞洁、忠诚、谨慎、慈爱、顺从、虔诚等等。而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末期,罗马妇女生活也比较质朴和单纯,她们比较遵从旧俗和这些美德规范。不过从公元前2世纪至2世纪,大概从第二次布匿战争开始至帝国初期,罗马社会产生了激烈变革,处于一个转型和变化的时期。罗马妇女的生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她们逐渐有了鲜明的自我意识,有了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和个性特征,注重追求自身的幸福,对于妇女美德有了
论安吉拉·卡特对“女性神话”的解构
作者: 李欢欢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话   解构   形象   安吉拉·卡特   女性  
描述: 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1940-1992),一位极富个人风格的女性作家,著有9部长篇小说、5部短篇小说集,撰有4部论文集,同时创造诗集、戏剧作品,翻译和编选童话集,另有2部作品被搬上银幕,5部作品被改编为广播剧。卡特把自己界定为一名“女性主义作家”,把自己的创作活动描述为一种“解构神话”的事业。本文基于对安吉拉·卡特创作意图和具体作品的考察,从“解构‘女性神话’”这一角度切入,主要探讨卡特是如何在创作中揭露社会历史为女性搭建的“谎言”的。根据卡特四种不同的创作形式,论文将分四章进行论述
性别与职业:民国时期女记者的身份认同(1920s-1940s)
作者: 冯剑侠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职业   女记者   身份认同  
描述: 五四时期,作为妇女实现经济自主和人格独立的基础,女子职业被视为通向妇女解放的必经之路而被大力提倡。在诸多女子职业中,新闻业的特殊性在于:一方面,和所有的职业一样,它为知识女性实现经济独立提供了实践机会;另一方面,近代以来新闻业在传播新思潮方面的巨大能量同样在妇女解放运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从事新闻业的女性,不论是作为妇女解放的实践者,还是女权话语的建构者,她们的自我意识与主体认同,及其在现代中国社会性别话语的再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都值得加以研究。本文主要从性别与职业两个维度出发考察女记者身份认同形塑的历
“悦己”时代来临了吗?——《世界时装之苑——ELLE》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作者: 李月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时尚杂志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对《世界时装之苑——ELLE》中女性形象的嬗变进行了研究。文章分别对内文和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内文中表现的女性形象经历了三个阶段:知性形象阶段、秀外慧中阶段及性感率性阶段。这三阶段总体表现出对女性主体意识的肯定和推动。而广告中呈现的女性形象却大部分是女性刻板印象,从中分析出男性霸权的依然存在和消费文化的倾向。
先秦历史散文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曲晓明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先秦散文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对先秦历史散文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先秦历史散文,是中国叙事文学的主要源头。它们对后世的叙事文学,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先秦历史散文在塑造女性形象上的特征与演进状况,认为由《尚书》和《春秋》所代表的先秦早期历史散文,到《战国策》文所代表的先秦晚期历史散文,主要呈现以下变化轨迹:一、由简单的行动记录发展为全方位的较自觉的细致描写;二、由单纯的实录...
无法言说的背影:明清历史演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周峨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类型化形象   历史叙事   历史演义小说   文学叙事   女性形象   伦理化形象  
描述: 后期的演义小说对女性形象被限定在一定的类型内、负载某种单一的道德的情形有了一定的突破,出现了完整的个性化女性形象,出现了对女性命运、性格、感情的关注.历史演义小说中女性形象逐渐变得丰满化、人性化的过程,是与人情小说同步的.这一点向我们昭示着这类小说最?
“多元调和”:张爱玲翻译的女性主义视角研究
作者: 蔡健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元调和   人物刻画与女性形象   译者主体性与女性身份   创造性叛逆与女性经验  
描述: 中国台湾作家张爱玲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赢得了“传奇”般的声誉。然而,“译者张爱玲”的角色很少出现于中国翻译史的书写。出生于旧上海没落贵族家庭的张爱玲,在中方文化碰撞焦点之地香港接受西洋教育,之后又将余生在大洋彼岸美国度过,这段辗转的人生经历孕育出了张爱玲独特的双重文化视角以及两性观照。相对于西方激进的女性翻译理论,以及中国本土温和的女性主义翻译主张而言,张爱玲的女性主义翻译诗学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面貌:即“多元调和下的女性主义翻译诗学”。以此为立论点并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将宏观上从“译者主体
< 1 2 3 4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