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有性别的文学——90年代的女性话语的诗学实践
作者: 贺桂梅   来源: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女性写作的繁荣与兴盛成为90年代文学的重要现象。女性作家与作品的大量出现和频频曝光客观上一度得益于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的召开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宣传操作。正如一位作家写道:“1995
论恩瓦帕的创作:非洲女性作家的研究
作者: 耶米·莫珠拉   李永彩   来源: 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女性作家   经济独立   不生育   未婚女人   伊博人   婚姻   长篇小说   尼日利亚人   女性人物  
描述: 弗洛拉·恩瓦帕因其为尼日利亚第一位发表作品的女性作家而占有独特的地位。她的小说作品包括4部长篇小说《埃福汝》(1966)、《伊都》(1971)、《一个就足够了》(1981)和《女人就是不一样》(1986)以及篇幅短得多的《永远不再》(1975)。她是位多才多艺的作家,其文学天赋不仅表现在已经出版的短篇小说集《这就是拉各斯及其他故事》(1971)和《战火中的女人们及其他故事》(1980)。而且表现在她为小学生创作并发表的儿童故事。最近,她又出版《卡萨瓦之歌与稻米之歌》,从而进入了诗歌世界。
社会大嬗变中女性的多元祈祷:素素散文概评
作者: 毛志成   来源: 海燕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祈祷   现代文明   女作家   散文   女性解放   作品   社会生活   女性文学   男人   农村  
描述: 一、梦化,女性文学的特殊光彩在文学的浪漫一支或浪漫一族中,男作家往往将浪漫演示成醉化,女作家则往往将浪漫展示成梦化。醉化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外力营造,借用着广义的酒——如大道、大义、大业、大志——来烘烤自己的神经,使之闪烁出行为上的辉煌。如屈原,上叩天阍,下求淑女,与神眷仙姝同戏,撷香草萧艾入怀。于流浪中每一回眸而几顿足,叹君门之倾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一切,都是先有观念、信念而后才有情肠、情绪。如曹操,于万军欢呼、千将雀跃中,能写出在飞黄腾达中的深重孤独——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
20世纪女性文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评王春容著《新女性文学论纲》
作者: 杨光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20世纪   文学论   女性意识   史论结合   女性文学研究   框架结构   情意性   新女性   形象性  
描述: 虽然,五四以来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关于女性文学研究的论著浩如烟海,但是对新女性文学全方位地进行史论结合之研究者却不多有。值得庆贺的是,近期由辽宁大学出版社推出的王春荣教授新著《新女性文学论纲》,堪称是一部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力作,其有如下三个引人瞩目特点。 第一,不为旧识所囿,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不消说,《新女性文学论纲》中供鉴并引用了大量前人的论著材料,但作者却不为其所束缚,且能独立和富有创造性地驾驭它们,从中找出自己的理论方向,踏出自己的研究之路,有些地方有所创造和建树。首先,概念的界说力求准确而
佛学之女性研究-近二十年英文著作简介
作者: 李玉珍   来源: 新史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经验   佛教史   比丘尼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主在引介近二十年來研究有關佛學與女性之英文著作。在這一勃興的領域中,許多研究者本身即是佛教的信仰者。以是,她們將其宗教經驗帶入其學術研究中,而使她們和以往以經典或佛教社會經濟史的研究有了相當的區隔,這些研究大體著重在機個議題:一、佛教中的女性形象,二、比丘尼教團史,三、比丘尼的生活世界,四、女性主義與佛學。將信仰與學術結合所形成的佛教的女性主義研究,也反映了目前全球女性在提昇其宗教角上的努力。
女性意识的自我言说: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文学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
作者: 金琼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文学群体   女性意识   比较文学   叙事方式   女性文学  
描述: 该文旨在通过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及中国现代的第一个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女性文学群体的兴起及其创作的比较,研讨女性意识内涵的丰富性、复杂性,试图在比较文学的大参照系中探索一些中外女性文学创作的共同规律.全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该文引言;第二部分"艰难的崛起",论述中外女性文学群体兴起的历史契机与共同关注的焦点:女性的命运与个性;第三部分&...
台湾电影半边天──女性角色40年来的演变轨迹
作者: 梁良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侠片   女主角   女性角色   文艺片   当代台湾   性暴力   女性形象   《暗夜》   台湾电影   台湾社会  
描述: 台湾电影半边天──女性角色40年来的演变轨迹(台)梁良假如我们将男性与女性角色在电影中所占的地位加以粗略划分,则刚性的“动作片”以男性为主,而柔性的“文艺片”以女性为主。40年来,台湾电影的主流一直是文艺片(含亲情片与爱情片),因此女性演员和女性角色...
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的现代文学史——评孟悦、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
作者: 秋山洋子   刘晴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象征秩序   女性研究   女性主义批评   中国现代文学史   女性学   主导意识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妇女研究  
描述: 70年代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诞生的女性学80年代后期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在中国提倡女性学的大多是通过研究社会学和外国文学与国外女性学发生接触的年轻研究者,其中郑州大学的李小江颇为引人注目,1987年她在郑大创立中国最早的女性研究中心,1988年又发起编辑妇女研究丛书.
华中理工大学中国女子教育研究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参与高等教育   理工科院校   妇女理论研究   非政府组织   妇女中心   生活状况   女大学生   中国女子教育   华中理工大学   教育研究中心  
描述: 华中理工大学中国女子教育研究中心华中理工大学中国女子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于1995年3月,是国内理工科大学的第一家女性研究机构。中心致力于理工科院校中女性教职员工及大学生的工作、生活状况、思维、心理特征和对世界的独特感受的研究。中心挂靠华中理工大学高等...
刻意挖掘当代中国女性的精神境界──电视剧《中国空姐》中的“女性意识”读解
作者: 胡志毅   来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空姐   男性意识   女性形象   电视剧   精神境界   中国商人   史诗剧   中国女性  
描述: 刻意挖掘当代中国女性的精神境界──电视剧《中国空姐》中的“女性意识”读解胡志毅《中国空姐》是苏舟和程卫东继《中国神火》和《中国商人》(程卫东、陈旭明编剧)之后在“中国系列”电视剧方面的第三次合作。如果说《中国神火》所表现的是“中国‘两弹’上天的壮丽史...
< 1 2 3 ... 28 29 30 ... 62 63 6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