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海峡文缘:访台湾女作家施叔青
作者: 傅宁军   来源: 台声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施叔青   女作家   文化交流   两岸作家   海峡两岸   艺术中心   台湾作家   大陆文学   现代文学   祖国大陆  
描述: 还是刚刚进入80年代,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迎来了文学艺术的春天。许多台湾作家的作品在大陆发表,大陆学术界对台湾文学走向非常关注。然而与此同时,台湾同胞对大陆的文学发展仍然很陌生,因为大陆作家的作品还不能进入台湾。海峡两岸隔绝近40年,多么需要架起一座彼此沟通的桥啊!台湾作家施叔青女士,在当初两岸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就曾经扮演过重要角色。在台湾采访施叔育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幸福而成功的中年女性形象。满面春风,佩侃而谈,面对着来自彼岸的记者放松而随意,笑意一直挂在脸上。她的小说集里收有她的不少生活照片:她还是
苦难的欢歌--现代川籍乡土小说家笔下女性形象及其巴蜀文化意蕴
作者: 陈连春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下,川妹子们充分体现了巴蜀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结语部分试图指出巴蜀的局限和启示意义。 论文主体分三个章节。
重写女性:八、九十年代的性别写作与文化空间
作者: 戴锦华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寻根小说   性别秩序   八十年代   男权文化   新潮小说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女性文化   精英知识分子  
描述: 重写女性:八、九十年代的性别写作与文化空间戴锦华Thisarticleanalyseshowwomenhavebeenportrayedinliteraryworkssincethe1980s:The“recurence”ofthefemalesex...
阿拉伯近代女性文学家的悲剧
作者: 李玲   来源: 阿拉伯世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男权社会   近代女性   阿拉伯   基本特征   文学创作   循规蹈距   女性文学   妇女权利   文学家  
描述: 阿拉伯近代女性文学以悲伤、消极与灰暗为基本特征,其原因与当时阿拉伯国家的社会状况有关.19世纪,阿拉伯妇女生活在深闺,在男子眼里只是他们享乐的工具,她们无权获得知识和自由,不能外出旅行.男权社会用高墙将她们深深禁锢.进入20世纪后,她们受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开始入学求知.但是,当她们迈步走向新生活时,各种困难、痛苦与波折迎面而来,于是有人拿起了笔,用以表现自己的苦难经历.可以这么说,这一时期女性文学家们的不幸遭遇与坎坷经历,决定了她们的文学创作.但应当指出,她们的文学作品停留在表现、暴露社会黑暗的水平
关于少女的性权利问题——与潘绥铭先生商榷
作者: 丁文华   来源: 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律问题   性自由   非法性交   性权利   性生理   女性学   法律规定   性行为   性心理   天赋人权  
描述: 1997年第5期《大众健康》发表了《少女有庄严的性权利》,1998年第6期《人之初》又刊登了《少女也有性权利吗?》。经查询方知均系出自潘绥铭先生的原作《少女的性权利是什么?》(以下简称《性》文
女性美判断标准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简评《选美史》
作者: 花子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文化内涵   古代女性   判断标准   女性形体   女性审美   形体美   女性形象   审美标准   中国女性  
描述: 女性美判断标准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简评︽选美史︾花子什么是女性美?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判断标准。但不管这套判断标准是基于对女性内在美的认识还是对自然美的认识,都不是无本之木,而是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换句话说,是中国古老文明、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塑造经过...
想象力的性别:由“80年代以来中国导演作品研讨会”想到的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影艺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导演   女性作者   80年代以来   强势集团   研讨会   象力   作品   性别差异   女性形象   上海国际电影节  
描述: 想象力的性别由“80年代以来中国导演作品研讨会”想到的本刊记者80年代以来,中国导演的作品一直受到文艺理论、评论界的关注。一方面,她们的作品,尤其是第四代导演的作品,应和了呼唤创新的宏大历史叙事;另一方面,这些作品也开始为我们提供有关性别差异的...
探寻“那一半”的幽谷迷雾——评《追寻与创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
作者: 张光芒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法   张爱玲   “女性文学”   女性话语   主体意识   女性文学研究   男权意识   现代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一“女性文学”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视角或一种特殊对象,已成为今天研究界的一大热点。不过,近年人们最为关注的往往是新时期特别是八十年代末以来活跃在文坛上的女性文学创作及其现象,成果也较多,而对现代女性文学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尤其缺乏对其进行整体观照,并将微...
关于中国妇女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决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全国代表大会   跨世纪   妇联组织   中国妇女运动   妇女运动发展   男女平等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妇女发展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  
描述: 中国妇女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批准顾秀莲同志代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七届执行委员会的报告。报告认真地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是指导中国妇女运动迈向新世纪的重要文件。大会认为,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团结动员各族各界妇...
女性的愤懑和挣扎——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解读
作者: 蓝棣之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自叙传”   丁玲   日记体小说   《我在霞村的时候》   作品   《莎菲女士的日记》   女性主义   50年代   女大学生  
描述: 丁玲的中篇日记体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写于1927年,发表于1928年2月《小说月报》)和短篇《我在霞村的时候》(写于1940年,未在延安发表,胡风在重庆编入丁玲创作集《我在霞村的时候》,1946年新知书店出版),以及中篇小说《在医院中》(写作日期不详,最初发表于延安出版的《谷雨》,后刊载于重庆出版的《文艺阵地》,1942年8月25日),还有杂文《三八节有感》(写于1942年3月8日三八节清晨,发表于3月9日的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都是举世周知的作品.之所以举世周知,是因为在50年代的反右派政
< 1 2 3 ... 25 26 27 ... 48 49 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