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古诗文中的女性美
作者: 黄丽君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女性美   古诗文  
描述: 女性美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可以以不同的形式体现,既可以展现出女性的阴柔之美,同时也可以展现出女性的阳刚之美,在古诗文中的女性美既可以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婉约美,同时也可以是燕颔虎须的豪放之美。在古诗文中,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女性美,都被诗人描写得淋漓尽致。在古诗文中,仅仅是描述一种类型的美还略显单调,在审美的层面上,应该将不同的女性美融合在一起,使女性的形象更加得丰满。
男性叙事中的女性“默言”——谈莫言中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声音
作者: 李晓丽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失声”   “禁言”   莫言小说   女性声音   “假言”  
描述: 莫言中短篇小说叙事中女性声音有几种特殊形态:第一,美人"失声"。部分女性人物在莫言小说中被剥夺叙事权力,失去话语权,这时女性成为无言的"物"或非理性的象征,表现出男性对女性欲望想象的矛盾心理。第二,藏在"匣子"里的声音。在《金发婴儿》等小说中,女性以"假言"的方式隐匿自己的真实情感,传达出在男权文化语境中女性言说之艰难。第三,女性被"禁言"。莫言的部分小说中,女性话语若符合男性的性别期待,则给予发声权力,否则,要么被禁言,要么人物承担悲剧的命运。莫言小说中这些女性叙事声音的处理,呈现出男性写作的性别潜意识
生态女性主义视镜中《紫颜色》女性主体建构
作者: 李卓   陈许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身份   建构   《紫颜色》   生态女性主义  
描述: 艾丽丝·沃克作为美国当代文坛颇负盛名的黑人女性作家之一,笔锋着力于美国黑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被压迫的形象。其小说《紫颜色》揭示了女性主义思想的内涵和对黑人妇女求解放、求平等的积极意义。小说文本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体现出黑人女性主体身份建构,反映出黑人女性人物在父权与夫权制桎梏中的觉醒与抗争,以及寻求和建构女性自我主体身份的过程,使读者能够清楚地看到在男权社会中女性追寻自我、建构自我的奋斗之路。
女性主义批评的“母矿”——《弗兰肯斯坦》的国外女性主义批评研究
作者: 朱岩岩   来源: 国外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丽·雪莱   女性主义批评   弗兰肯斯坦  
描述: 小说《弗兰肯斯坦》的批评史伴随着国外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史,被称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母矿”。梳理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弗兰肯斯坦》女性主义批评文献,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玛丽·雪莱的女性主义观点,并可追溯过去约40年国外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这部小说研究重点和批评方法的演进历程。通过把握该小说女性主义批评历时发展脉络,有助于研究者挖掘小说文本与生育体验、女性创作之间的互文关系,进而展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发展与这本小说女性研究关注点之间的互动变化。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中女性对于生命意识和价值的探寻
作者: 王春梅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识   价值期待   觉醒   女性文学   自觉  
描述: 伴随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中国女作家首次以女性文学的姿态登堂入室,开始中国女性生命意识、价值探讨的"发声"。这一"发声"便不再中断和停止,形成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连续的独特的女性文学景观,也从中感悟到中国女性对于理想、事业、爱情的追寻,对于生命意识和觉醒,对于本我价值实现的自觉。"五四""觉醒"的女性、新时期"自觉"的女性、今天"实现价值"的女性执著地寻找属于自己"本真"的生命意识和价值期待,这一发展脉络,体现出我国现当代女性生命意识和价值追求觉醒与探索的不断深入及遇到的新的困惑。
逃离“正常心灵”:当代西方女作家对女性本体意识的书写*
作者: 李雪梅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体意识   正常心灵   逃离   书写   女性  
描述: “女性书写”无疑是女性主义的重要实践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理论。女性主义以解构性别差异从而达到消解性别的社会定位,以实现男女两性平等为起点和目标,但由此也造成了性别差异可能成为其既需要消解又需要强化的自我否定的逻辑混沌之中,并由此可能塑造新的二元对立,影响了女性主义的社会效果。对此加以反思,以“正常心灵”概念来审视女性文学中的逃离主题,重构女性主义追求妇女解放的目标和路径,具有兼具反思历史和指引现实的双重意义。
女性·历史·家族——新时期女作家家族小说研究
作者: 舒渝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族谱系   历史叙事   女作家   家族小说  
描述: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王安忆、铁凝、张洁、徐小斌等女性创作的一批家族小说。这些小说在家族叙事中融入了女性作家对家族文化的独特理解,有意拆解男权文化,呈现了女性的命运遭际和心路历程,书写的是女性的家族故事,诠释了女性的家族意识和历史意识。论文由引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以及结语五部分组成。引言,梳理了中国家族小说发展的脉络。新时期女作家家族小说颠覆了传统家族小说的叙事,在多重文化语境中建构了女性的家族故事。第一章,着重剖析女性家族谱系的建构。主要从女性家族谱系建构的内容、视角与意义三方面进行阐释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快乐影子舞》中母女关系的解读
作者: 唐丹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快乐影子舞》   爱丽丝·门罗   母女关系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  
描述: 本论文从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来解读爱丽丝·门罗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中的母女关系。这部作品由15个短篇小说组成,其中11篇都对母女关系进行了微妙的刻画。这种现象在门罗后期的小说中也比比皆是。这种痛苦而又复杂的母女关系刻画也成了门罗小说的一大特色,引起了很多文学批评家的注意。本文从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这种母女关系形成的原因以及背后的隐含意义。母女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女性主义作家关注的焦点。母女之间的关系在文学作品中一般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即冲突与融合,或否定与回归。同时,这一主题又具有其本
闺中的“奇女”想象—略论清代女性诗歌中的王昭君、花木兰、秦良玉等形象
作者: 顾一鸣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重构   女性本位   奇女想象   女性文化   清代女性诗歌  
描述: 有清一代女性文学大盛,女性作家有如过江之鲫,随之而来被发掘的作品也是车载斗量。这一现象近年来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经由笔者目前收集整理的资料来看,清代女性作者在其诗歌中吟咏女性历史人物的现象非常普遍。而这些女性大多是有奇遇,有才气,有胆识的传奇女性,这些女性在清代被称为“奇女”,且在清代形成了奇女的审美。因此本文以清代闺秀诗人所创作的奇女形象为分析主题,以男性文人创作的奇女形象作为对比参照,试图探究女性诗人是如何在原有奇女主题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女性意识的、不同于以往的奇女形象,通过这一曲折过程的
简析贝尔·胡克斯对白人妇女运动理论的继承与批判
作者: 闫玉华   张丹   来源: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运动理论   局限性   贝尔·胡克斯  
描述: 贝尔·胡克斯关于黑人妇女运动的理论来自于其对白人妇女运动理论的继承与批判。胡克斯对白人妇女运动的理论继承在于她认为黑人妇女吸取了以往妇女运动的精华,她对白人妇女运动理论的批判涉及到白人妇女运动中种族和阶级缺失以及白人妇女内部分裂,因为作为一支独特的族裔,黑人妇女更注重自身与白人妇女的区别。在此基础上,胡克斯提出自己独特的女性主义思想,即以性别、种族和阶级为核心的女性主义思想。虽然胡克斯关于黑人妇女运动的理论为黑人妇女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黑人妇女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实践方式,但其理论过分强调种族特征也将
< 1 2 3 ... 22 23 24 ... 205 206 20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