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妇女和妇女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 刘苹   来源: 中国妇女50年理论研讨会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妇女和妇女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
回头看,女性之现实——从王蒙小说塑造的女性形象想到的
作者: 王启凡   来源: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以恶抗恶   男性中心   特立异行   女性之现实  
描述: 在男性中心的文化世界中 ,女性始终没有突进中心 ,无论是她们以恶抗恶 ,以善相携或者是特立异行 ,都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一直被置于男性的阴影下 ,形成了这样的现实。
“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飞升”——西方女权主义批评的困惑及在中国的影响
作者: 李英翠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权运动   “女性文学”   女权主义者   西方女权主义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   后现代主义理论   女性写作  
描述: 女权主义批评于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于欧美各国,并以其强劲的“革新精神”给西方并迅速给世界带来了一股旋风。它的批评对象并不局限于女性文学活动与女性的文学经验,而是有着亚历山大和成吉思汗大帝般的雄才大略,甚至野心气魄,向人类文明的一切投去自己严
论鲁迅笔下的悲剧女性形象
作者: 周芳芸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小说   艺术典型   角色意识   悲剧女性  
描述: 鲁迅一生致力于对国人灵魂的冷峻剖析和人的命运、价值、生命意义的思考,对妇女问题尤其给予了深切关注。祥林嫂、爱姑、子君这些看似身世经历、处境教养、思想追求迥然相异的女性,然而,在她们深层的思想命脉中,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惊人的相似:都曾对自己的命运有所反抗,最终却接受并顺应了现实社会对妇女的角色规范。其悲剧有着复杂的社会内蕴、文化根源和心理因素:对封建专制权威神圣的恐惧,源于无意识无主名杀人团的威逼、妇女传统角色意识和奴性心理。鲁迅在艺术手法上突破传统小说情节和人物言行描写的表现方式,采用不同人物的对照,同
张扬个性的旗帜——网上女性形象漫议
作者: 渔人   来源: 电脑爱好者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扬个性   网络时代   张爱玲   现实生活   聊天室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哈姆雷特   漫议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哈姆雷特有一句竟然得到广泛“流毒”的名言:“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我现在知道他为什么会说出这样愚蠢的话来了——因为他没有上网! 如果说在哈姆雷特生活的年代及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社会、经济等原因,女性在很多问题上表现得还比较软弱的话,那么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女性将赢得越来越多的发言空间。在网络这样
威拉·凯瑟女性人物性格刻划艺术管窥
作者: 郭国良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性格   对照艺术   二重性  
描述: 美国现代女作家威拉·凯瑟是刻画人物性格的卓越雕塑家。她致力于对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细致开掘。本文试图以《我的安东尼亚》、《迷途的女人》和《我的死对头》中的女主人公为核心,分析威拉·凯瑟如何在色彩斑驳的横断面和多枝多岔的纵向中揭示她们的内心世界的矛盾和性格特征。
近代华东地区的球员(1927-1937):以报刊杂志为主的讨论
作者: 游监明   来源: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女共赛   女球员   球赛   篮球   排球  
描述: 1927-1937 年间,由於国民政府大力借导体育活动,体育界对「体育救国」的观念多方鼓吹,运动竞赛显着增加,女子球赛之频繁前所未见。其中重要球赛因多数集中在华东,上海球队的表现又是全国之冠,因此
近代华东地区的球员(1927-1937):以报刊杂志为主的讨论
作者: 游鑑明   来源: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女共赛   女球员   球赛   篮球   排球  
描述: 1927-1937年間,由於國民政府大力倡導體育活動,體育界對「體育救國」的觀念多方鼓吹,運動競賽顯著增加,女子球賽之頻繁前所未見。其中重要球賽因多數集中在華東,上海球隊的表現又是全國之冠,因此
现代女性文学批评的独特价值及审美衍进
作者: 王春荣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特价值   现代女性文学批评   审美衍进  
描述: 现代女性文学批评是新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现象。它是泛指对女性文学的所有批评,而非狭义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现代女性文学批评是把“发现”被主流文学批评曾经掩盖了的另一半历史的真实、构筑女性美学体系作为最高理论指向。现代女性文学批评自把女性文学视为“值得被研习的艺术”时起,经历了三个历史层面的审美衍进:一、作为方法论意义上的一个新颖的研究角度;二、挖掘被传统的主流文学批评所掩盖了的原本就存在着的女性文学传统;三、确立女性文学独特的审美标准,构筑女性美学独立的审美体系。
王安忆小说文本中的女性写作姿态分析
作者: 梁菁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忆   女性写作姿态   小说文本  
描述: 本文采用女性主义批评模式,揭示了王安忆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所透露出的作者本人具有的“女性意识”,并分析了王安忆的女性写作姿态所呈现出的特点。全文共分三大部分和一个结语: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女性写作”等概念作基本的界定和阐释,并简要回顾了中国女性写作的发展历程,提出王安忆在这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第二部分通过对王安忆主要作品的具体分析,透视其文本中深含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立场。第三部分则概括了王安忆女性写作姿态的特点,着重揭示其矛盾立场产生的根源。结语对本文观点作了总结,王安忆的写作姿态表明她是真正的女性主义者。
< 1 2 3 ... 20 21 22 ... 53 54 5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