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试论曹禺的女性崇拜情结及其成因——为悼念曹禺先生逝世而作
作者: 刘红明   来源: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结   女性崇拜   表现   成因   曹禺  
描述: 曹禺具有女性崇拜情结.他怀着对女性的偏爱,在早年剧作中极力歌颂女性美,一再地宽容、维护女性形象的短处.其笔下女性化的男性形象,则是作家偏向女性化的性格的无意自叙,这种偏向的内在根源正是女性崇拜.生活环境、文化熏陶与个性心理三者的合力作用是曹禺女性崇拜情结的成因.
《群鼠》女姓形象简论
作者: 权绘锦   王岳   来源: 河西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合理的社会制度   伟大的现实主义   豪普特曼   现实主义作家   布鲁诺   女姓形象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社会现实   诺贝尔文学奖  
描述: 盖哈特·豪普特曼是本世纪初德国文坛上引人瞩目的现实主义作家,“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者”,“在戏剧界是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在长达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戏剧创作成绩骄人,并因此而当之无愧的荣获了19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出版于1941年的《群鼠》在作家的所有剧作中也许不是最优秀的,但却十分有特色,它显示了作家观察力之敏锐深刻和深厚的现实主义艺术功力,更为难得的是在该剧中他塑造了一系列“个性完整,但又彼此迥异”的人物形象,使作品散发出诱人的魅力,本文试就其中的一组女性形象加以分析。
城市下岗女工的生活状况及其社会适应
作者: 王毅萍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下岗职工   城市下岗女工   总工会   下岗人员   职工下岗   社会适应   下岗女职工   国有企业职工   生活状况   失业下岗  
描述: 劳动就业是目前我国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城市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失业和下岗问题,而在这当中,女职工下岗问题又首当其冲.根据全国总工会1993年对1230个企业的调查统计,这些企业共有职工92万人,其中女职工占37%以上,失业下岗女职工有2.3万人,占失业下岗职工总数的60%.另有数据表明,1994年全国失业职工达到180万人,相当于前7年的总和;城市富余职工达1500万人,其中约300多万人半年以上没有领到工资或待岗放长假,这些人当中女性超过半数.下岗女工已经成为我国城
理想与诗情——九十年代女作家创作反思
作者: 郭力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平等   女作家   妇女解放   女性文学  
描述: 九十年代一批年轻的女作家在社会历史转型时期的创作所呈现出的新特征:在文化观念上自觉地与男权文化中心话语疏离,坚持以女性话语方式抒写对女性命运的终极关怀,认识到今天男女平等的真正意义在于文化观念上的彻底平等;在现代意识观照下以清醒的理性态度解读生活的意义,探索生命的本质、揭示当代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更加注重主体生命体验,从社会层面与哲学本体层面上指向了女性精神解放的实质意义,充分显示出九十年代年轻女作家自足的女性主体精神;另外青年女作家们对待性爱问题的情感取向,表现了女性心理深度,以女性话语方式传达出女性已
世纪之交的中国女性文学--“回顾与重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第二届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 荒林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女性小说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意识”   世纪之交   研讨会综述   “五四”女作家   超性别意识   女性写作   中国当代  
描述: 世纪之交的中国女性文学——“回顾与重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第二届学术研讨会综述○荒林尽管“世妇会”前后涌起的热潮过后,女性话题与女性言说已不再那样引人注目,但进入90年代以来的女性写作,事实上已完成一轮自律运行周期而进入其成熟的、平稳的发展阶段,女性...
一次中日妇女史研究的学术交流
作者: 宇文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制度   中国近代   北京大学   中国学者   妇女史研究   日本学者   妇女运动   中日妇女   妇女解放思潮   小家庭制  
描述: 一次中日妇女史研究的学术交流宇文今年初夏,一些日本学者在来京旅游期间与中国学者进行了妇女研究方面的交流,其内容以中日妇女史研究为主。在热烈、认真的气氛中,几十位中日妇女研究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中日妇女共同的文化渊源和双方学者在各自文化背景下对对...
九十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西方女权主义理论   女性视角   女作家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陈染   性别体验   女性写作   中国女性  
描述: 九十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徐坤在《作家》1997年第八期上撰文指出,自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大及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深入推介,中国的女性对自己的性别有了更深一层的自觉。女作家们对自己的“女性”不再采取回护姿态,无论...
对当代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反思
作者: 黄柏刚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批评   女性意识   文本政治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文学  
描述: 从西方女权主义批评产生的背景及发展的流派、阶段出发,认识女权主义批评的基本原则.对九十年代女权主义批评进行分析,总结出它与八十年代不同的两个特点:一是批评对象范围缩小,演化成女性文学研究,二是批评操持的话语系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更多地依托和阐释英美女权?
性感女郎在广告中的实际作用
作者: 沙舟   来源: 心理世界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注意力   语言   电视广告   心理学   消费者   广告设计者   印刷广告   重要特点   最大限度   销售广告  
描述: 用充满性感的男人或女人的形象或这些男人和女人的语言来做销售广告,是现代电视广告和印刷广告的一个重要特点。广告设计者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这些充满性感的田生和女性的形象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这确实是一条真理。心理学学曾用杂志上的广告做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读者在阅读
试析郑怀兴戏曲的三个女性形象
作者: 郑宜庸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骊姬   骊戎   钱谦益   试析   爱情   三个女性   女性形象   剧作家   戏曲   史剧  
描述: 迄今为止,郑怀兴创作了十几部有影响的悲喜剧,其中不乏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骊姬(《晋宫寒月》)、陈玉娥(《魂断鳌头》)、王珠(《蓬山雪》)、柳如是(《红豆祭》)、伯兰(《要离与庆忌》)、茜桃(《乾佑山天书》)等等。尽管剧作家并非有意塑造女性形象系列以探讨男性
< 1 2 3 ... 20 21 22 ... 62 63 6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