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28 条
-
空间批评视域下《他们眼望上苍》研究
-
作者:
王杜鹃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质空间
佐拉·尼尔·赫斯顿
《他们眼望上苍》
空间批评
-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1891—1960)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非裔女作家,具有影响力的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学者,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之母。其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是非裔文学的经典作品,运用大量的黑人民俗文化元素,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黑人女性珍妮反抗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寻求独立与解放的自我身份追寻之旅。空间批评理论的代表作家亨利·列斐伏尔提出了三位一体的空间模式,即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空间,运用于解读文学作品时则体现为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其中异质空间是表征空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表现他
-
解读《海神丸》里的“善”与“恶”
-
作者:
马琴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肉嗜食
高吉丸
知性
善恶观
-
描述:
被授予文化功勋者称号的日本女作家野上弥生子一生坚持以知性理性的思维孜孜不倦地进行文学作品创作。受夏目漱石的激励与帮助,从22岁发表处女作《缘》开始,到99岁高龄仍坚持创作《森》,在近80年的写作生涯中,她虽然说不上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但留给后人的却都是一部部文学的经典,尤其是短篇小说《海神丸》、长篇小说《真知子》、《迷路》、《秀吉与利休》等堪称日本女性文学作品的代表作。《海神丸》发表于1922年,即年作者37岁。正是这部被许多人称为是野上弥生子在作家生涯中成长的飞越之作,让野上文学的视野从之前仅局限于家庭内
-
李樯电影文学剧本的叙事研究
-
作者:
郝媛媛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策略
主题
电影文学剧本
李樯
人物形象
结构
-
描述:
2013年,李樯整理出版了《孔雀》、《立春》、《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黄金时代》五部电影文学剧本,在视觉媒介发达:的当下,李樯的电影文学剧本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关注,表达了李樯的文学追求和哲学思考,为当下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提供了研究和学习的范本。分析研究李樯的五部电影文学剧本,其叙事上的独特风格主要体现在剧本的主题、结构、人物形象、叙事策略四个方面。首先,李樯电影文学剧本的主题包括对女性成长的探讨和对平凡生命的咏叹两部分,强调传统家庭和两性关系对于女性个体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
-
在现实与理想中流浪:张炜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
作者:
张妙文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德理想主义
张炜
人物形象
-
描述:
近年来,张炜成了批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但张炜的研究者往往只重视其作品的主题研究,对其作品的艺术形象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对艺术形象的深入分析,无疑会影响到对其作品的全面、深刻的理解。本文试图通过对张炜小说中的几个关键性的人物形象——父亲形象、女性形象、流浪者形象——进行长时段的梳理综合,以达到对张炜小说的深入、准确的把握。在张炜的小说中,作者借父亲形象完成了对道德失范的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女性形象完成了对道德理想的建构,以流浪作为假想中的由理想通往现实的门径,通过这三类艺术形象的刻画,张炜完成了他的道德大厦的
-
《奇境》中的空间叙事研究
-
作者:
李孟霞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奇境》
空间叙事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
描述: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当今美国最多产的通才作家之一,因其自身的渊博学识、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刻画、对人类心理的深刻剖析而广为人知。她的大多数作品聚焦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对立、人性的异化和个人、个性的错位紊乱。奇境四部曲由一系列展现20世纪美国不同阶级之间冲突的小说组成。作为此系列的最后一本,《奇境》是欧茨创作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在小说中,欧茨转向利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目前,学者研究《奇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女性人物蕴含的女性主义意识、家庭中男性对家庭强加的控制与秩序
-
人道主义者赛珍珠
-
作者:
李淑秀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人物
智障儿童
和谐
赛珍珠
人道主义者
女性人物
-
描述:
赛珍珠,作为一名颇具争议的美国女作家,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赛珍珠对于人性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对于弱者给予了大量的同情。本文试图对其代表作《大地》、《群芳亭》、《东风:西风》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此来说明赛珍珠的人道主义者身份。论文第一章,作者从赛珍珠父母的影响,所受教育和自己婚姻生活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狄更斯的影响四个方面探讨了赛珍珠人道主义观的成因。论文第二章和第三章,作者通过对其主要作品中的典型男女人物形象的分析,展现了赛珍珠对于人物性格,对于人的本性的准确把握以及
-
萧红小说的叙事学解析和意义
-
作者:
张娇娇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策略
萧红
局限性
-
描述:
萧红无疑是独特的,饱受争议却被许多论者重视,在不同时代不同学者曾将她及其作品无数次归类和解读。最初的抗战、革命文学的定位,新时期以来乡土文学、女性意识角度的考量,无论哪种话语的定性,萧红的小说都呈现出一定的重合与疏离。抗战文学、女性文学、乡土文学都是触及萧红小说无法越过的热门话题,那么它们又如何与作品丰富的内涵交织,萧红又如何运筹帷幄,显露自己的创作个性与书写特质?萧红身后留存的小说观及创作观寥寥可数,更别提系统的理论研究。那么今天的我们,如何从“文本”剖析出发,从小说“文体”特征角度挖掘萧红小说创作理论
-
清代常州剧坛研究
-
作者:
胡瑜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曲家群体
清代
士风
剧坛研究
常州
-
描述:
本论文以清顺治元年(1644)至宣统三年(1911)常州府所辖八邑之剧坛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论文主要选择了活跃在其中的四大活动主体(包括曲家群体、雅好戏曲之文士群体、女性群体、民众)作为主要的研究视角,紧密联系清代常州士风之于剧坛的渗透与影响,通过对文人群体的戏曲创作、家班活动、观剧狎伶、题咏评论,以及女性群体的戏曲接受与民间的演剧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并由此构筑清代常州剧坛的风貌特征。论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重点研究曲家群体,下篇则以其他三大活动主体作为研究对象。清代常州共涌现出了54位戏曲家,虽具数量之多
-
历年辛苦不寻常:晚年单士釐研究
-
作者:
黄湘金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平
编撰活动
女性文学
单士釐
-
描述:
作为近代较早走向世界的知识女性,无论是从个人经历还是从文学活动来看,单士釐都是一个富有研究价值的人物。其得风气之先,介绍域外文明,令人瞩目。而本文力图再现单士釐的生平及其晚年的编撰活动,予以公允的评价,挖掘出她倾向于传统的一面。 本文共四章,第一章阐述了单士釐的亦新亦旧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从“出走”到“回归”这一过程,并突出了丈夫钱恂在这个转变中的作用。第二章论述她编撰的《懿范闻见录》,不仅记载了单士釐身边亲友的“嘉言懿行”,更有她本人理想中的“妇德神话”,充分体现了她呼唤、保存传统女性道德的渴望和
-
缝合的百纳被
-
作者:
丁怡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陌生化
托妮·莫里森
百纳被
复调
-
描述: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是当代美国文坛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其文学创作与黑人民间传统的缝制百纳被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表现出百纳被的形式,蕴涵了百纳被的美学意义。文本就以莫里森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莫里森文学创作的社会背景和主题、文本结构、多重叙事声音和叙事视角以及多变的叙事语言这几个方面探讨其作品蕴含的百衲被的美学寓意。
本文第一章总述了百衲被的历史、美学意义及其对女性文学尤其是女性小说的形式和结构的影响。第二章从莫里森文学创作的题材及其所要表达的思想的角度分析了百衲被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