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小说的叙事学解析和意义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0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张娇娇
【摘要】萧红无疑是独特的,饱受争议却被许多论者重视,在不同时代不同学者曾将她及其作品无数次归类和解读。最初的抗战、革命文学的定位,新时期以来乡土文学、女性意识角度的考量,无论哪种话语的定性,萧红的小说都呈现出一定的重合与疏离。抗战文学、女性文学、乡土文学都是触及萧红小说无法越过的热门话题,那么它们又如何与作品丰富的内涵交织,萧红又如何运筹帷幄,显露自己的创作个性与书写特质?萧红身后留存的小说观及创作观寥寥可数,更别提系统的理论研究。那么今天的我们,如何从“文本”剖析出发,从小说“文体”特征角度挖掘萧红小说创作理论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年度】2014
【导师姓名】杨洪承
【分类号】I207.42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试论《镜花缘》中女性形象的局限性 作者:黄弋生 年份:2007
- 2、简·爱:一个期望挣脱男权束缚未果的女性形象 作者:赵婵,黄得勋,赵娟 年份:2010
- 3、论“三言”中女性形象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作者:孙红艳 年份:2011
- 4、亦舒小说中女性形象描写的局限性 作者:林琼 年份:2010
- 5、自古红颜皆祸水:浅谈《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生国彦 年份:2009
- 6、简.爱:一个期望挣脱男权束缚未果的女性形象 年份: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