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安娜悲剧的多重解读
作者: 孙彩霞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矛盾冲突   安娜   悲剧  
描述: 安娜·卡列尼娜是文学史上一个非常光辉的女性形象。她有一切的美德和智慧,可惜的是她的命运却是个悲剧,她的生活始终被重重矛盾所包围,这些矛盾不仅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而且在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这些矛盾是无法调解的。安娜在这些矛盾的冲突斗争中,最终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曲永恒的悲歌。
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彼得·潘情结
作者: 黄庆欢   王建香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曼斯菲尔德   成人世界   儿童世界   彼得·潘情结  
描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一个孩子的心态塑造了诸多孩童形象和孩童式成年女性形象。作品中单纯无忧的儿童世界和冷酷堕落的成人世界之间形成强烈反差。不愿长大、想逃避成人责任义务的彼得·潘情结在作家的作品和现实生活中都有充分体现。在无处可逃时,作家只能从写作中寻找心灵的家园,得到精神的平衡。
嘉豪调味品,享受入厨之乐
作者: 暂无 来源: 食品与健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代言   调味品   中国女性  
描述: 日前,明星范冰冰出现在广州一摄影棚内,以一身知性小妇人的形象为广东嘉豪食品的系列调味品拍摄电视及平面广告。温柔居家是传统中国女性的形象,也是很多男人衡量好老婆的标准之一。范冰冰以这样一个温柔贤淑的形象代言嘉豪调味品,让人眼前一亮。
生命与生存之思:鲁迅与米兰·昆德拉比较
作者: 王吉鹏   王燕   来源: 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鲁迅   米兰·昆德拉  
描述: 鲁迅与米兰,昆德拉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由于社会环境、时代氛围和文化背景有着大致相似之处,因此他们在小说形象塑造、文化品味上表现出了许多精神上的同构,他们都塑造了知识分子孤独者形象和争取个性解放的女性形象,都强烈地反对专制制度,关注在这种专制制度下人们的生存困境.
探析顾曼璐与曹七巧的人生悲剧
作者: 贾莹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悲剧   爱情   顾曼璐  
描述: 顾曼璐与曹七巧作为张爱玲笔下的悲剧性女性形象,尽管所处环境不同,但两者所具有的变态心理和残害亲人的手段却非常相似。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两人成了被生活抛离正常轨道的人。因此追求幸福的本性使他们在追求正常生活的过程中屡屡受挫,直至人性被扭曲,成为残害别人的恶魔。
水磬声声:潘军小说中的“水”叙事
作者: 陈宗俊   来源: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意蕴   潘军小说   水叙事  
描述: 皖籍先锋作家潘军小说中的水叙事有着丰富的内涵。无论是对自然景物之水及其变体的描写,还是对现实历史的思考,抑或女性形象的塑造,最终都指向一个终极隐喻,即由水而寄寓的那种对生命状态和人生境界的思考与洞察,从而赋予水这一传统意象在叙事上具有了新的审美意蕴与魅力。
一次温情的回归:试析苏童的《白雪猪头》和《人民的鱼》
作者: 张莹   来源: 语文知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温情   新世纪  
描述: 《白雪猪头》和《人民的鱼》是苏童发表于2002年的两篇小说。小说展现了物质贫乏年代百姓的生活现实和生活智慧,塑造了一些鲜活的平民女性的形象,凸显了人情的温暖和人性的美好。这两篇小说在艺术上隐匿了先锋色彩而向现实靠拢,让我们看到进入新世纪的苏童创作上的一次温情的回归。
试论钗黛形象的文化意蕴
作者: 马银华   来源: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文化人格   钗黛优劣   自然文化人格  
描述: 在《红楼梦》的解读过程中,最充满艺术魅力和矛盾困惑的现象就是对宝钗、黛玉这两位女性形象的认识评价,如果说黛玉身上更多秉承的是道家自然文化人格的话,那么宝钗形象则更多承继了儒家伦理文化人格,她们各有其美,各有其丑,无论左钗右黛抑是左黛右钗皆会失之偏颇。
《海上花列传》李浣芳形象的符号功能
作者: 翟金春   来源: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上花列传》   陶李之爱   李浣芳   符号功能  
描述: 《海上花列传》是一部技巧圆熟的作品。书中塑造了几十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其陆离斑驳的情爱故事,其中最可歌可泣的是陶玉甫和李漱芳超越肉体、唯情至上的精神、灵魂之爱;而另一个女性形象李浣芳形象的设置具有功能性、符号性,其意义在于佐证、强化陶李之爱。
丰盈执拗的灵魂独舞
作者: 吕豪爽   来源: 山东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偏执   孤独   筱燕秋   内化  
描述: 毕飞宇的《青衣》成功塑造的筱燕秋这一性形象在中国当代文学和影视文学的人物长廊里卓然独立,在她身上,精神领域的孤独处境、敏感细腻的内化特质、对事业近乎偏至的执着追求均演绎到极至,这注定了她难以逃离悲剧的命运,然而她丰盈执拗的灵魂独舞所呈现的寂寞的内心抗争与坚守却是人生普遍的境遇与写照。
< 1 2 3 ... 207 208 209 ... 229 230 2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