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中的妇女和性——解读与启示
作者: 徐霄鹰   来源: 民间文化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作人   妇女问题   方法论   女性主义人类学   中国妇女解放   妇女运动   经济解放   妇女观   民俗学   妇女研究  
描述: 《周作人民俗学论集》有9篇文章论及妇女和性的问题,它们是《中国小说里的男女问题》、《欧洲古代文学上的妇女观》、《拜脚商兑》、《北沟沿通信》、《妇女问题与东方文明》、《人的文学》、《猥亵的歌谣》、《歌谣与妇女》、《结婚的爱》和《蔼理斯的话》。这些文章写于1921年至1929年间,70多年后的今天再阅读,还是不能不由衷地佩服作为新文化运动主将之一的周作人,在妇女和性的问题上,他的观点具有相当的前瞻性,他在文中探讨和思考的问题,今天我们仍然在探讨和思考。然而更有意味的是表现在这些文章中的局限性,以今天的观念去批
九十年代女性写作的征侯研究
作者: 吴宏凯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九十年代   文化语境   商业化语境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描述: 中国传统女性文学因子的生长、和西方外来女性意识的激发,使中国 女性文学在这百年之中得到了快速生长。九十年代的文化语境,使女性写 作在不同维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二十世纪末文学园地的一朵奇 葩。本文力图进行的是对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进行现象研究,从写作者与 九十年代的商业化语境的关系进行把握,捕捉其内在脉络,看其如何与这 个时代相互融合、表达拒绝,又是如何企望超越。 轻舞飞扬:“小女人”与“类言情”作为九十年代商业化文化语境中
“S”形法则和女性美在欧美文学中的塑造
作者: 吴红   来源: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S”形法则   性格  
描述: 文学和艺术自古以来就有相通之处。本文以欧美文学中的几个脍炙人口的女性人物为例 ,主要从素描和色彩两方面探讨造型艺术常用来表现女性美的“S”形法则在欧美文学中塑造女性美所体现的特征
“白日梦”与“自画像”——论贾平凹与陈染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爽   来源: 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贾平凹   陈染   女性形象   差异  
描述: 贾平凹可以看作是男性写作的代表,而陈染则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的一面旗帜。他们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出现,反映了男性本位主义立场与女性主义立场的矛盾。在通过对这两位作家部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和比较,探讨这种矛盾出现的根源是很有必要的。
张爱玲王安忆小说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赵欣   来源: 哈尔滨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状态   比较研究   女性形象   情感层面  
描述: 从“在男权制中缺席和缄默”同男性并肩而立,女性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成长历程。对这一历程,通过张爱玲、王安忆两位女作家的目光,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情感层面得以披露和展现。通过对比,我们看到女性随着生存状态的改变,在思想和心灵上的成熟。
私语与失语--对当代女性写作的一种描述
作者: 赵万法   黄佳能   来源: 巢湖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语   当代文学   失语   女性写作   欲望化叙事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试对女性写作的三个阶段进行梳理,鉴于女性写作在历史和现实语境中处于失语境地,着重指出当代女性写作正以女性的自觉,拒斥男性话语体系,从私人经验出发,发掘被时间和文化遮隐秘经验和个人记忆,以此达到与男性活语体系分庭抗礼,形成当代女性特有的以自恋为内容,以私语为形式的叙述话语,着力分析陈染,林白,徐小斌等典型女性文本从个体私人经验出发写出女性所处全部的现实困境及构建女性活语体系的努力,以寻求女性读者的认同,以期最终走出失语境地。
50年,我们走到了哪里?:中国妇女解放与发展历程回顾
作者: 李小江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中国妇女   妇女研究  
描述: 无论从妇女解放运动还是从妇女生活和妇女研究角度,近50年均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49年至1976年的女性的“社会性解放”时期和从1977年至今的“女性意识”和“主体意识”的觉醒时期。经过近20多年的探索,在走向女人、走向自主的个性化生活方面,中国妇女走出了自己的“本土”特色,同时也正在实现与现代化、与国际社会和国际妇女运动的接轨。
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之花——论彝族双语作家阿蕾创作
作者: 徐其超   来源: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彝族文学   女性文学   阿蕾  
描述: 阿蕾是彝族文化战线上既能用本民族文字又能用汉文写作的难得的几个“双语”作家之一 ,其小说沉思彝族女性悲剧命运 ,拷问彝族妇女女性意识 ,追求彝族女性文学审美风格 ,超越彝族文学描写妇女爱情悲剧的艺术传统 ,从一个重要侧面弥补了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脱离女性大众特别是底层劳动妇女群的缺陷
论贾平凹作品的女性崇拜倾向
作者: 高丽芳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文学作品   男权社会   女性崇拜   贾平凹   女性形象塑造   传统女性   女神崇拜   现代女性   《高老庄》  
描述: 贾平凹一直依循自我认定的创作原则来实践写作。他的小说既好读又耐读。好读的原因是作家坚持着自己独特的为文风格 ,不刻意追求结构创新和语言陌生效果 ,而是在平实的叙述中凸现文字的张力与韧劲 ,于踏实稳重的结构框架中 ,搭建故事与情节。耐读是缘自作家深厚的艺术底蕴 ,他能在独特的言语操作里显现对现实生活敏锐的洞察与透视、对人生意义的彻底感悟和新鲜解读。进入作家创作视野的物象异常丰富 ,远山、静水、雅月、闲石等众多的自然景致 ,以及芸芸众生的平凡生存之景 ,都成为作家创作选取的内容。而其中像月亮、女子和水等带有明
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作者: 刘伯红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发展  
描述: 非政府组织 (Non -governmantalOrganization ,简称NGO)是当代国际社会一支重要而活跃的力量。由于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等历史契机 ,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是中国较早大规模接触和参与国际非政府组织活动的群众组织之一。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社会条件、发展状况、主要功能、特色、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对中国经济转型期社会组织的结构变化、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妇女运动和妇女组织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 1 2 3 ... 19 20 21 ... 54 55 5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