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
作者: 阎纯德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20世纪   女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身体书写   中国女性文学   女权主义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女性写作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道路,是和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道路相伴随的。从秋瑾开始,一代代女作家在时代召唤下,创作了丰富多采的中国女性文学,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前进和妇女自身的解放。这条女性文学之路是曲折而广阔的。仅仅用横移过来的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尺度,是不能客观、全面地估量我国女性文学的实绩的。中国女性文学应容许不同风格、流派的繁荣发展,但应与猥琐、龌龊、阴暗、低俗绝缘
夏娃还未觉醒——我看贾平凹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
作者: 张芸   来源: 集宁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矛盾心理   现代意识   文学世界   文学作品   女性意识   儒家伦理   贾平凹   女性形象塑造   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  
描述: 拜伦有言:“可怕的是:既不能和女人一起生活,也不能过没有女人的生活.”拜伦之心态可谓绝妙而精辟地概括了男性对女性的矛盾心理.这种心理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是一个在男性作家的作品中,既不能缺少女性形象塑造,又如何去塑造女性形象的问题.在贾平凹的文学作品中,显而易见地存在这种矛盾心理.贾平凹,这个朴拙的陕西汉子自在文坛上刮起一股商州文学的旋风之后,其文学成就
我眼中的美国妇女和美国家庭
作者: 侯志瑾   来源: 健康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富人   美国妇女   职业妇女   妇女生活   洋房   亚洲研究   丈夫   长岛   舒适方便   妇女研究  
描述: 应美国东灵大学邀请,我作为妇女热线的代表于1996年10月前往美国参加纽约亚洲研究会议,并与美国的一些妇女研究中心及妇女组织进行了交流。 去美国前,我并不了解美国的妇女生活,从电视、电影里只看到她们有汽车、洋房,我只以为她们的生活很舒适方便。但到美国后,我才对美国妇女有了更深的了解。
广告中女性形象定位的误区
作者: 袁卫华   来源: 中国广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识别效果   形象定位   现代广告   电视广告   误区   女性形象   媒体广告   人物形象   审美价值  
描述: 在广告画面中创造一个鲜明生动的广告人物形象,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高广告的记忆和识别效果,这是现代广告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纵观各种媒体广告中的人物形象,其中塑造的最多的莫过于女性形象。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促销和审美价值。但我们看到,大多数广告对女性形象的定位极不恰当,普遍存在着下述几种误区。
张爱玲与她笔下的悲剧女性
作者: 程传荣   来源: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玫瑰与白玫瑰》   《十八春》   张爱玲   繁复的意象   悲剧   《金锁记》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张爱玲文集》   女性形象   女性人物  
描述: 张爱玲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一位独特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她以小说集《传奇》而名震文坛。她的作品以繁复的意象,对人情风俗的熟练处理,对人物性格的深刻揭示,而被夏志清称为“今日中国最重要的作家”。她的一系列作品,刻画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人物,其中,女性人物占了绝大多数,这些女人的命运无一不是悲剧性
《三国演义》的女性价值取向
作者: 宋俊华   来源: 零陵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三国演义》   婚姻   人格   女性  
描述: 《三国》以写政治、军事斗争为主,重在描写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但也写了不少女性人物.本文拟从价值学角度探索其中的女性问题,发现《三国》的女性价值具有明显被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生命价值的权力化,婚姻价值的政治化和人格价值的男性化.且她们的被异化显然与她们所处的群雄争霸的封建乱世密切相关,她们实际上成了男性统治者权力角逐的牺牲品.
川端康成与托马斯·哈代笔下的女性──驹子与苔丝
作者: 王梅兰   来源: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民阶层   资本主义   托马斯·哈代   《无名的裘德》   环境小说   《德伯家的苔丝》   爱情   女性形象   岛村   川端康成  
描述: 爱情作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历来备受作家青睐。川端康成曾说过:“女人比男人美……是永恒的基本的主题”①,“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②。川端康成自1925年发表《伊豆的舞女》起,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作品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爱情,对于哈代来讲,具有一种...
“小女人散文”批评话语质疑
作者: 谢玉娥   来源: 创作评谭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社会性别   性别歧视   女性散文   质疑   批评话语   作品   当代散文   女性形象   男人  
描述: 近两年来,小女人散文作为一种新流行的批评话语不胫而走,在文坛频频出现。可是,如果我们稍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许多文章在使用这一术语时,都不约而同加上了一个双引号——。这一符号的运用既标明称谓所指有着特定的内涵,同时也提醒我们思考如下一个问题:小女人散文作为一个学术概念使用,是否准确、合理、适宜?是否名正言顺?
赋予妇女权力──来自行动的新概念
作者: 胡玉坤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社会性别   性别歧视   妇女权力   发展探讨   贫困妇女   非政府组织   活动者   妇女组织   权力结构  
描述: 赋予妇女权力──来自行动的新概念斯里莱瑟·巴特里沃拉著胡玉坤编译自80年代中期以来,“赋权”(empowerment)一词在发展领域尤其是涉及到妇女时用得很普遍。在开辟基层项目和政策辩论中,“赋权”实际上已取代了诸如“福利”、“社区参与”及“消除贫困...
试论女性作家思维模式及其创作特质
作者: 戚国华   来源: 青岛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经验   直觉思维方式   女作家   女性思维   文学创作   思维能力   女性创作   女性文学   思维模式  
描述: 创作与思维密不可分。不同时代,不同环境形成着、制约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又决定着不同的创作特征。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抒写心灵体验、延伸艺术直觉、走向艺术多维来论述女性不同时期特殊的思维方式,以及她们在文学创作方面的一些特点,从而找出女性创作的一些共同特征与发展前景。
< 1 2 3 ... 19 20 21 ... 48 49 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