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生存”主题和“经典重构”策略研究
作者: 张传霞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生存   主题   经典重构  
描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享有崇高国际声誉的加拿大女作家,创作涉及诗歌、小说、文学评论、儿童文学、电视剧本等各种文体,收获加拿大本土和国际众多文学奖项,有“加拿大文学女皇”、“加拿大文化代言人”之称。纵观阿特伍德的整个创作生涯,其作品充满了大量的希腊神话、西方童话、圣经故事、文学经典等“前文本”,论者把这一创作特色定义为“经典重构”。本论文将在后现代主义的背景下,结合经典论争的讨论,考察阿特伍德作品主题与“经典重构”之间的关系,旨在说明阿特伍德以“经典重构”的叙事策略成功地表达了“生存”的主题。上世纪六、七十年
《小妇人》中体现的超验主义思想
作者: 王玭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然观   《小妇人》   超验主义思想   自助  
描述: 自从1868年《小妇人》首次面世以来,在接下来的一百四十多年间这部小说从未曾停止过印刷出版,《小妇人》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小妇人》的作者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在新英格兰地区长大成人,深受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是一位重要的美国女作家。《小妇人》形式上是一部家庭日志,生动地讲述了马奇家四姐妹的成长故事。由于其复杂的文化情景和背景,一个多世纪以来《小妇人》被以现实主义、女性主义及成长小说等多重视觉进行了解读。本文试图从超验主义视角解读这篇小说,并发掘该小说中体现出的超验主义思想。论文的第一章简略
《源氏物语》的家族意识
作者: 吴松梅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声   家族   门第   《源氏物语》   女性  
描述: 《源氏物语》问世于11世纪初,作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古典文学作品之一,常被誉为“日本的《红楼梦》”。作者紫式部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她所处的时代,正是上层贵族通过与皇室联姻不断蚕食皇权的摄关时代,所以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贵族择偶时对对方门第的重视等特征都反映在了《源氏物语》中,而女性的婚恋背后往往伴随着一部家族的兴衰史。在现有的关于《源氏物语》的家族、门第的研究中,绝大部分都着眼于作品中男性的门第观念,从男性人物入手考察他们对于先祖遗愿的践行、门第的维护等等,而从女性人物的角度出发系统研究其家族意识的成果非常少
A.S.拜厄特小说中的性别问题研究
作者: 刘爱琴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问题   拜厄特   性别身份   男性   禁锢   女性  
描述: 该论文是对作家、文学评论家、至今仍在从事创作的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安东尼娅·苏珊·拜厄特小说作品的详尽研究。此项研究关注的是拜厄特在七部长篇(包括一个四部曲)和两部中篇中所揭示的性别问题以及她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因为性别与社会密切相关,所以该研究审视了人类——不仅女性还有男性——的社会存在,并对两性关系和各性别内部的关系加以研究。这种研究超越了现有的、仅从女权主义视角对拜厄特小说所做的性别研究。 该论文由三部分构成:绪论、主体和结语。绪论从叙事策略和主题两方面对A.S.拜厄特的小说做出总体评价。
小川洋子的小说研究——以其独特的文学元素为中心
作者: 余瑶瑶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元素   小川洋子   特征   意义  
描述: 小川洋子(1962-),出生于日本冈山县冈山市,现为日本现代女性作家的代表人物。1984年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文艺科毕业,后进入川崎医科大学秘书室工作,两年后辞职,正式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生涯。1988年小川洋子凭借《扬羽蝶受伤时》获得海燕新人文学奖,自此跻身文坛,成为日本现代文坛最受青睐的女作家之一。迄今为止,小川洋子共出版小说及小说集30余部,随笔、对谈集等15部左右。1991年至2013年,先后凭借《妊娠日历》、《博士最爱的方程式》、《梵天的埋葬》、《米娜的行进》、《小鸟》等作品分别摘得第104届芥
扎迪·史密斯小说的后殖民解读
作者: 田文文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后殖民   扎迪·史密斯   多元文化   移民   非白人族裔   女性形象   身份认同  
描述: 扎迪·史密斯是英国当今文坛上颇受读者关注的女性作家之一,其作品丰富的主题、新颖的艺术形式以及作品思想的深邃一直受到西方文学评论界的好评和读者的热烈欢迎。作为一个出生于英国的牙买加黑人移民后裔,史密斯十分关心生活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世界国家移民及其后裔的生存状态和身份认同问题,其长篇小说小说大都是以二战后英国的多元文化社会为背景,通过对移民及其后裔的生存状态的描写,着重突出了他们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因文化错位和身份缺失而遭受的心灵创伤。本文将以后殖民主义作为基本理论基础,以扎迪·史密斯的三部小说《白牙》、《签名
论《达洛维夫人》中的文明和野蛮
作者: 王依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达洛维夫人   野蛮   文明   弗吉尼亚·伍尔夫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二十世纪英国最重要的现代主义小说家和文学批评家之一。近年来,西方批评界对伍尔夫的研究主要探究伍尔夫与科技、文化、艺术、政治之间的关系,国内学术界对于伍尔夫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她的女性主义思想。而在对其作品《达洛维夫人》的研究中,少有人对其中的文明与野蛮主题进行系统分析。基于前人研究,本文拟从多角度对伍尔夫的著名小说《达洛维夫人》中的文明与野蛮主题进行解读,进一步论述伍尔夫眼中英国社会的文明与野蛮。二十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破了世界的平衡,模糊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研究
作者: 李玉双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宗教思想   价值重建   夏目漱石   文学思想   则天去私  
描述: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深遽哲学思辨力和艺术表现力的杰出作家,是人类自由思想的代表。在十二年的作家生涯中,他创作了十五部小说、两部文学论著,大量随笔、汉诗、俳句以及评论文章,表现出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卓越的艺术才华,在日本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精神文化丰碑。潄石文学创作涉猎广泛,内容极其丰富,涵盖了文明批评、存在问题、个人本位、女性观、知识分子的命运和作用以及宗教思想等。应该说,漱石所表现的主题是多方面的,但其核心主题始终未变,那就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关注与探索。本论文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通过文本
米兰·昆德拉的田园牧歌主题初探
作者: 巨苗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私人   田园牧歌   女性  
描述: 昆德拉自发表第一部小说以来,就在本国捷克和西方世界引起巨大轰动,在八十年代的中国也曾引发了一场持续的“昆德拉热”,这种关注由于近来年翻译作品的增多以及昆德拉在某种程度上创作的转向而慢慢消退。但他小说中众多主题的探讨以及显示出对当下文学及社会发展的意义并未被评论界挖掘待尽。 从昆德拉的处女作《玩笑》到他最新的小说《无知》,每一部小说的主题都有意无意地涉及了他小说美学中的几个重要命题,“人类生存的境遇”“性爱与政治”“遗忘与回忆”等等。正如法国著名评论家弗朗索瓦•里卡尔所说昆德拉的“所有的小说都无
艾米莉·迪金森诗歌中性别的声音
作者: 边玉珍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   声音   女性主义   性别  
描述: 艾米莉·迪金森(1830-1886)在世界诗坛已饮誉30余年之久。她毕生创作了1775首诗歌。她的文学天赋就在于她虽然生活在自己的那个时代,但是她却能够预测思想动态与诗歌主题。她被公认为美国现代诗歌创始人之一。她是一位前现代主义诗人,更是一位有勇气与叛逆精神的女性。她所独创的那种支离破碎、多元和意象主义的特征近来被界定为现代主义诗略。她隐晦的诗风、模棱两可的标点和大小写,变化的谴辞以及诗作的多版本性导致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解读。读者为之迷惑,为之惊叹,为之欣喜。这些相左的解读吸引了各国学者的目光,包括中国。
< 1 2 3 ... 18 19 20 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