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逃离是永生——解读徐小斌小说创作的逃离意识》
作者: 张婷婷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逃离意识   神秘色彩   回归   徐小斌  
描述: 徐小斌的小说文本非常纯粹,奇丽的想象使小说同时具有智性与诗性的美,超前的现代意识与深度的人文关怀,不仅仅具有文学史上的意义,而且能够更多显示这个时代女性文学所能代表的高度和深度。她着眼的不只是一种封闭而神秘的个人生存经验,还有联系社会来进行思考。本文针对徐小斌创作中的主线 “逃离”意识进行论述。论文第一个部分主要是通过作家本人的生命阅历和女性经验的深入内里的剖析,从主体的角度探讨产生逃离意识主要根源。这一部分主要运用到弗洛伊德创伤理论和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知识,对作家的童年经验和成长经历进行追溯。同时,
透析生活本相 关注平凡人生__论池莉新写实主义小说
作者: 王建丽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池莉   特征   主题   新写实主义   成就  
描述: 池莉小说以其描述生活的真实性、女性细腻敏锐的目光、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悲喜兼容、庄谐互见的审美品格,成了新写实小说的一个代表。池莉的作品始终关注着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将自身的主观意象和情感体验深深融于对世俗生活的描写中,在叙述视角、价值选择、语言风格上表现出新写实主义特征,拓展了文学的审美领域,还原了世俗生活本相,创新了女性文学。探讨池莉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主题、艺术特征和总体成就,对于揭示其作品内在的精神品质和深层文化心理有重要作用,也为今后的新写实主义小说研究提供了借鉴。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浅析
作者: 强兆红   来源: 南开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外国文学   侦探小说   英国小说  
描述: 本文对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小说的两大情节构置方式和悬念设计以及人物刻画,探讨了克里斯蒂独特的写作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分析了克里斯蒂作品建构情节的特点和悬念设计的巧妙。 第二章分析了克里斯蒂笔下的两个大侦探一波洛和马普尔小姐从而体现克里斯蒂在人物刻画上的高超之处。 第三章讨论了克里斯蒂与女性文学的关系,指出克里斯蒂是一个女性主义者。
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反思
作者: 张添天   来源: 河海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后殖民批评   问题意识   生态批评  
描述: 在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界,源于西方的女性批评、后殖民批评及生态批评被公认为最时髦的批评话语。许多批评家大胆预测这三种批评将从边缘走向中心,深入到文化与话语建构中去,取代原先占霸权地位的父权制批评、西方中心主义批评及人类中心主义批评等主流批评。然而光鲜的背后我们却无法回避中国学术界问题意识和批评方法原创性的严重窒息。本文以三种批评的共性为线索,在对三种批评进行共时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其中涉及的“弱势话语”如何由边缘向中心位移的必然条件和客观因素。女性批评、后殖民批评及生态批评拓展了人们先前狭窄的视角,暴露了现象
缝合的百纳被
作者: 丁怡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陌生化   托妮·莫里森   百纳被   复调  
描述: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是当代美国文坛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其文学创作与黑人民间传统的缝制百纳被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表现出百纳被的形式,蕴涵了百纳被的美学意义。文本就以莫里森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莫里森文学创作的社会背景和主题、文本结构、多重叙事声音和叙事视角以及多变的叙事语言这几个方面探讨其作品蕴含的百衲被的美学寓意。 本文第一章总述了百衲被的历史、美学意义及其对女性文学尤其是女性小说的形式和结构的影响。第二章从莫里森文学创作的题材及其所要表达的思想的角度分析了百衲被蕴含
二十世纪前半期性别文学史书写研究
作者: 张磊   来源: 南开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文学   妇女解放运动   性别文学史   现代文学  
描述: 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前半期妇女文学史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性别视角对早期性别文学史书写进行总体观照和检视,系统考察性别文学史书写的思想文化背景和基本特征,揭示现代性别文学史书写的独特的精神特质和审美内涵,反思文学史书写的性别观念和性别意识及其对后来文学史书写的影响,探寻隐藏在与女性文学活动相关的多种历史文本背后的性别因素及其文化内涵,尽己所能促进学术意义上的两性平等与和谐。 本文共分七部分,其中正文五章。第三、四两章是本文的重点。各部分基本内容如下: 导言部分针对本论文的研究对象,详细阐明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学术
在线城市白领:网络空间的社会性别研究
作者: 曾雪凤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弥合   白领女性   性别数字鸿沟  
描述: 互联网发展的历史证明,它的出现有利于打破知识障碍、参与障碍和经济上的障碍等等,但是并非所有触网的人群都能打破这些障碍,因为不同人群的网络效应还受到不同的教育水平、职业特点、政策法律和社会舆论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女性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视角,对方兴未艾的白领网上行为进行了社会性别差异研究。本文首先阐明了该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其所借鉴的主要理论成果;其次从上网程度、上网内容和上网心态三个方面,探讨了白领网上行为的性别差异;然后通过对白领女性网上构建自我的实践——博客生活的呈现,分析博
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妻子与新农村建设
作者: 刘文明   来源: 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新农村建设   留守妻子  
描述: 在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社会转型这一大背景下,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甚至在一些农村地区的人口构成中,“386199”留守群体成了主体。这种劳动力与精英人才的外流,给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困难。那么,依靠什么力量来建设新农村?在留守群体中,由于留守妻子成了其中的中坚力量,她们自然成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然而,当农村留守妻子纳入社会学与女性学研究视野的时候,学者们的研究基本上是将妇女当作个体行动者来考察的,突出她们在丈夫缺席情况下的艰辛,主要集中在留守妻子的留守原因、生活方式
唐代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张菁   来源: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文学   中国  
描述: ,有皇族、贵族、官僚、农妇、商妇、侠女、征妇、尼、女道士、妓妾等,其中还包括大量以女性形象出现的精灵鬼怪。本文不可能一一论述,兹以唐代的诗歌小说和墓志为主要线索,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类别形象进行
《细雪》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赵薇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常生活状态   唯美   女性形象  
描述: 长篇小说《细雪》是日本耽美派代表作家谷崎润一郎的巅峰之作,作品描述了生活在大阪船场一个旧式家庭四姐妹的各自生活经历,进而在日常生活状态下塑造了特定时代的四位性形象:好太太形象的幸子、婚姻不平的雪子、叛逆形象的妙子以及让人同情的鹤子,并以作者独特的审美关照和审美立场赋予了她们每一个人不同的美。
< 1 2 3 ... 188 189 190 ... 199 200 20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