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430 条
-
狂欢、消解与颠覆:从“超女”到快女:当代娱乐文化中的女性形象构造
-
作者:
张运全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的夺人眼球,而从“超女”到“快女”的当代女性形象塑造尤为突出。本文将就“快女”在娱乐文化中女性形象的大致类型、娱乐性质和后现代主义反思等问题进行探讨。
-
女性主义视角下女硕士毕业主观就业障碍和介入策略研究
-
作者:
刘新芳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观就业障碍
女硕士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硕士就业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在就业的过程中,因为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导致女硕士就业状况不理想。而针对女硕士的就业服务方面的介入,传统的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中心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女性主义是研究众多女性问题的一个有效的视角,它承认社会性别是社会不平等的一种表现,这种不平等并不是因为男女两性能力上的差别,而是因为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塑造形成的,女性处于被社会忽视的地位。女性主义要承认女性能动作用,重视女性的价值,变革观念,重建重建女性在社会上的形象及女性对自身的认识,争取个人自我实现的权力和机会,同
-
论抗战时期进步的妇女刊物《妇女生活》(1936-1937)
-
作者:
孙苗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平等
妇女解放
抗日救国
妇女生活
传播技巧
-
描述:
我国妇女运动可追朔至明朝中叶,伴随着我国资本主义的萌芽而产生。直至新中国成立,我国的妇女运动已有百年历史。妇女的呼声、妇女的生活状况、妇女的社会形象等,这些都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折射出来,报刊是不二选择。尤其是在抗战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职业女性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妇女自主意识在日渐觉醒并加强。她们在政治场十分活跃,女性报人也如雨后春笋,同时,男性主导的话语权也又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有所削弱。一时间,女性话语权和妇女报刊,成为新的阵地而日益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因此,为了了解女性形象,以及妇女运动的状况
-
《觉醒》和《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女性意识对比分析
-
作者:
王翰芬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觉醒》
觉醒过程
《莎菲女士的日记》
-
描述:
凯特·肖邦的《觉醒》和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因其刻画的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女性形象,自问世到最后的经典化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褒贬不一。虽然许多评论家拿这两部作品和其他女性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然而,尚未有硕士论文专门比较过这两部作品。两位不同年代不同国度的女主人公艾德娜和莎菲,随着女性意识的步步觉醒,扮演着冲出时代樊笼的女性先驱角色。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这两部作品中两位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集中比较两位作家的女性意识,以及两位女主人公在对待她们的社会背景、社会关系和觉醒过程中女性意识的体现,以此重新审
-
中国近代妇女报刊与妇女解放思想
-
作者:
尹深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妇女杂志》
《女学报》
妇女解放思想
《女子世界》
妇女报刊
-
描述:
1898年,中国近代第一份妇女报刊在上海创刊。西方妇女解放运动和妇女报刊的兴起、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以及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是近代中国妇女报刊诞生的时代大背景。同时,在华传教士和维新人士对妇女解放思想的阐述为妇女报刊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在诸多因素推动下,逐渐觉醒的中国知识女性开始参与报刊活动,表达投身救国的愿望和解放自身的声音,立志向男性话语中心靠近。妇女报刊是妇女争取自身解放的喉舌,中国的妇女报刊自诞生起,就与妇女解放思想和妇女运动的发展分不开。本文试图从戊戌、辛亥和五四三个时期来探讨中国近代妇
-
民国时期女子教育问题研究:以《妇女共鸣》为中心的考察
-
作者:
张偲颖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共鸣》
女子教育
-
描述:
女子教育问题作为妇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关注妇运的人士所重视。他们在分析如何实现女性独立这个问题时,最终的落脚点往往都放在了发展女子教育。借助报刊杂志作为平台,大家各抒己见,积极探讨女子教育的相关问题。创刊于1929年的《妇女共鸣》作为30年代重要的女性刊物,刊登了许多文章,深入、细致地探讨了相关问题。本文即以《妇女共鸣》为基本史料,从四个方面考察当时的女子教育问题。第一章“女性问题话语下的《妇女共鸣》”主要介绍《妇女共鸣》的创刊及发展历程,刊物的宗旨和刊载的主要内容,刊物编辑、作者和读者以及广告和
-
我国女子大学的当代复兴:金陵女子学院特区建设探索
-
作者:
冯慧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金陵女子学院
女子大学
大学特区
复兴
-
描述:
女子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系统的特殊领域,女子大学作为最纯粹的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对女性及全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在国外,女子大学已被纳入国家教育体制,形成了包括公立、私立、研究型大学、小型文理学院等在内的完善的女子高等教育系统。但在国内,直到2012年,才仅有3所女子高校次第成功升格为本科层次的女子大学,足见女子大学在国内被边缘化的现实比之国外女子大学延续的历史沉淀和政府的一贯重视,国内女子大学自诞生就饱受争议,发展曲折。在对历史的追溯中,本文求证了民国时期教会女子大学因成功移植美国经验而获得的蓬勃发展;在对现
-
论《毛诗序》女性礼教体系及其影响
-
作者:
吴从祥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礼教
《诗》学
《毛诗序》
汉代
-
描述:
在二"南"中,《毛诗序》作者以后妃和夫人为典范,树立了女性规范标准,在十三国《风》中,作者借助对女性行为的批判与赞颂,突显和强化了这些女性规范,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女性礼教体系。在《毛诗序》中,作者是通过组诗贯讲、"美刺"以及女性形象礼教化解读来构建其女性礼教体系的。《毛诗序》女性礼教体系代表着秦汉《诗》学发展方向,以礼说《诗》,导致《诗》情感的失落;以《诗》传礼,《诗》沦为宣扬女性礼教的工具;学《诗》习礼,促进女性礼教化。
-
浅析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边缘化成因
-
作者:
陈媛
来源:
科技视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边缘女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边缘女性的受害问题一直是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所关注的,女性受害的主题几乎出现在她的每一部作品中。然而现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阿特伍德的一部小说来阐释其中的边缘女性,研究结论缺乏整体上的代表性。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相关理论,结合阿特伍德的三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盲刺客》、《使女的故事》,通过深入边缘女性的内心世界,分析其边缘化的成因,使读者与小说中的边缘女性产生共鸣,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小说。
-
关于妇女特殊劳动保护政策的争议与思考
-
作者:
王涛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
特殊劳动保护
就业多元化
职业隔离
-
描述:
鉴于男女两性不同的生理特点,许多国家都有针对妇女的劳动保护立法。对妇女的特殊保护一直被视为妇女运动的伟大成就,但这项政策同时也把许多妇女隔离于一些高薪行业之外,加剧了就业领域的性别歧视并导致妇女收入水平的下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有必要重新审视对妇女的劳动保护政策,推动妇女就业多元化以实现男女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