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保障离婚自由,反对轻率离婚,维护妇女、儿童、老人合法权益
作者: 王秀华   来源: 婚姻家庭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离婚   中国   婚姻法  
描述: 在1991-1995年二五普法教育期间,借助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在我国北京召开的契机,我国的妇女运动、妇女事业以及妇女权益的保护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保护妇女、儿童、老人合法权益的法制建设方面成绩更加突出,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据,以《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劳动法》等为基础的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体系,使我们审理婚姻家庭案件有法可依。
论女性文学与商品市场
作者: 王绯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净炼   “反女性”形象   男性造势   多功能玩偶   Logo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中,由《私人生活》引出的关于女性与私人化的所谓文学热点,实际上是商家与传媒合谋,制造出来的挑动消费者窥私欲望的卖点。目的在于按照男性的趣味,将大众的视线引入私人空间,个人隐私再放大为公共话题,通过把女性沦为多功能的玩偶和欲望符码,建立起满足和挑动消费者窥私欲望的广告形象。此后,“隐私”作品的超常出版热,以及本世纪初对“美女作家”的热炒,也都是以性别及“隐私”诱惑来制造的商品图书市场的卖点。面对商品图书市场的种种诱惑与陷阱,无论是女性作者还是女性文本,所建立起来的“反女性”形象的事实,向女性
道家典籍中蕴涵的女性观念
作者: 曾美云   来源: 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在理论层次上,道家「一齐J 精神扩及万物;但在寓言的情境下,男性的优越感似乎渗透了具有平等意识的道家精神。在虚构的寓言故事中,女子仍复制、还原着她们在现实中「男尊女卑」、「男主从」的生活;又考察女性
女性主义教育学
作者: 张佳琳   来源: 中等教育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教育学   女性研究   性的关系   女性主义  
描述: 台湾的妇女运动及研究日益趋广,已从隐诲的禁忌演变至今重视妇女地位与权力之保障以及两性平等之维护,但事实上,一般对女性主义的理解仍停留在较化约的平等诉求,未能重视女性主义思维的发扬,尤其教育上的虽畅谈两性平等,但由於在描述、解释、改革、解放、重建的努力仍不足,教育中的女性尚未能真正发声。 本文从「差异」的观点出发所倡议的「女性主义教育学」,系基於肯认女性主义存有的前题下,观照於性别差异,主张从知识论的反省、课程改革、教学与研究方法转换,挑战传统的教育观点,以期建立一个均等发展、彼此善待的教育环境。基本上,这
论中国女性文学的思想内涵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内涵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作为 2 0世纪文学传统的一部分 ,直接而富于创造性地参与了中国文学现代精神的熔铸和锤炼。这种精神指向在女性文学的社会性主题、女性主题以及富于哲学意味的创作中有着鲜明体现 ,其思想内涵突出标示了对传统妇女文学的批判与超越。其间 ,女性意识对作品的内在意蕴产生了多样影响 ,那些因女性意识侧重点不同而形态各异的成功之作无不具有自身的价值。它们殊途而同归 ,表现了现代女性争取自身解放、实现“人”的价值的强烈意愿
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玛依达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萨克族   女性形象  
描述: 哈萨克民族民间文学浩如烟海、内容丰富。其中有着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既向我们展示了哈萨克民族历史上妇女们的地位与作用,又为我们树起为了民族的振兴而斗争,为了爱情和自由牺牲生命、富于智慧、贤能而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女性形象。
试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建平   来源: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精神   巾帼英烈   审美理想   历史剧  
描述: 郭沫若的历史剧塑造了许多动人心旌的女性形象 .本文认为 :这些女性形象既异彩纷呈 ,又被高度心灵化了 ;既具有女性特征 ,又富有英雄气质 ;既有作者的影子 ,又贯注着时代精神 .她们一方面替我们表现着历史 ,一方面又为我们昭示着未来 ,显示出美的深永魅力
关汉卿杂剧的女性主义阐释
作者: 潘莉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关汉卿   杂剧   元代   女性主义  
描述: 关汉卿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曲家。他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受到了广泛赞誉。但是,从女性阅读策略的角度来看,这些女性形象在实质上都是被古代封建男权文化规范了的性别角色,她们对现实社会的抗争也必须借助男性的力量才能完成。
试论《聊斋志异》的女性主义色彩
作者: 赵章超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夫权   复仇女性   消解   女性自我世界  
描述: 由于特殊的时代环境 ,在《聊斋志异》中 ,遥承于远古 ,出现了一个女性自我世界。它消解了夫权制度 ,丰富了传统文学中女性单一、病态的性格特点 ,也解构了封建知识分子踌躇满志、不可一世的文学神话 ,塑造了一系列复仇女性形象 ,并阐明了复仇的二重性
难以救赎的人生——《十八春》女性命运的透视
作者: 覃文珍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八春》   张爱玲   女性研究   女性文学  
描述: 张爱玲《十八春》中体现出来的中国现代女性命运主要表现为 :经济上或精神上的不独立 ,使女性作为男人的依附而存在 ;她们由于相似的生存境遇和利益争夺而互不相容 ;她们追求幸福 ,但命运却是悲剧性的。这些构成了张爱玲本人女性观的重要内容。
< 1 2 3 ... 17 18 19 ... 61 62 6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