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对欧阳子作品的解读
作者: 潘亚茹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欧阳子   解读   作品  
描述: 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文坛,欧阳子无疑是引人注目的。欧阳子的创作,将笔触深入到女人的心理层面。大多数作品书写了女人的隐秘经验与情感,尤其是被父权话语遮蔽、抑制着的幽僻之地——女性潜意识领域,其中充斥着自恋、同性之恋和母子恋等深层心理经验,形成独特的潜意识书写模式。这些经验与潜意识深处的桀骜不驯的本我有着直接的联系,备受压抑、却又呈现出逼真的人性、个性原色。包括同性恋,分裂的自我,对欲望的顶礼膜拜等等变态心理。欧阳子的创作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本文运用变态心理学知识、现代精神分析法以及文化学、社会学的思路,通过
萧红与姜敬爱小说的比较研究
作者: 韩晓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性意识   萧红   女性主体意识   社会现实   姜敬爱  
描述: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和韩国,女性作家辈出,这一时期,女性文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萧红和姜敬爱就是这一时期在本国文坛上崭露头角并取得不朽成就的女作家。她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国家,但是恶劣的社会背景,相似的人生体验,使得两位作家在创作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两位作家悲惨的人生经历、不幸的遭遇,使得她们能够更清晰透彻地观察自己生活着的世界,并通过作品深刻地揭露社会的不平之处,反映下层劳动者的苦难。萧红饱受各种苦难,在三十一岁的美好年华时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姜敬爱也受尽了各种磨难,不堪疾病折磨,三十八岁时去世
关于英语自主学习中的性别差异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作者: 潘新燕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语自主学习   性别差异   可行性建议  
描述: 本研究在综述了国内外外语自主学习和外语学习性别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假设,为教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效率提供帮助,为男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扬长避短、相互借鉴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本研究首先在前人的资料基础上,结合心理学、教育学和女性学理论,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对浙江万里学院05级二年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并用SPSS13.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男女生在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学习动机,自我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听课状态、课堂
一声绝唱,三地回响
作者: 向雯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超越   继承   张爱玲影响  
描述: 张爱玲影响研究是“张学”中的一派新支。张爱玲影响研究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华人教授王德威开创;王德威认为,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翘楚,其独特的创作方式业已形成一个传统,并影响了一批“私淑张腔”的后辈作者,尤其是后辈女性作者。王德威的观点遭到部分作家和评论家的反对,认为张爱玲影响说流于武断。本文认为,影响的发生既不会因研究者的“自作多情”而增加,也不会因研究对象的否认而消失。本文将在王德威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布鲁姆“影响的焦虑”理论,以女性主义批评关照张爱玲影响研究。并将整个研究置于女性文学的框架里,探索张爱玲
林白小说与楚文化
作者: 刘庆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楚文化   神秘   华丽   林白   思乡  
描述: 本文试图从地域文化的角度,通过对林白小说的文本分析,结合心理学和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其创作进行别辟蹊径的探索。 全文分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述林白在女性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她的文本中带有浓厚的神秘氛围,这使她在女性文学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以林白小说中的神秘意味为出发点,探寻她的文本与楚文化的关系。正文由三个章节的内容组成,第一章是“神秘因素”,第二章是“思乡情结”,最后一章是“文风华丽”。笔者试图挖掘林白小说中丰厚的文化价值,发现林白对楚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结语部分指出林白并非简单地继承楚文
时间交响中的生命壮歌——超性别视角下的黑龙江戏曲女性形象
作者: 朱雪艳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龙江   生命   时间   艺术作品   性别视角   女性形象   20世纪20年代   戏曲  
描述: “从人类艺术的发展看,艺术作品总是钟情于两性世界,女性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永恒内容之一,并鲜明地折射出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内涵”。戏剧中的陛形象创造,经历了漫长的男权中心和近代激进的女性主义,兴起于
浅谈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俸邑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男权社会   表现   女性形象  
描述: 媒介广告对当今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目共睹。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模式化现象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广告中主要使用的两种形象即家庭妇女型的女性形象和完美的美女型的女性形象等,探讨了男权社会中女性主体意识的缺乏,呼吁媒体广告中应该充分体现女性形象多元、丰富的内涵。
女性的困境和抉择 以茹志鹃、张洁、陈染小说为例看女性形象
作者: 阮素丹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困境   抉择   女性形象   矛盾  
描述: 现当代女性作家作为创作主体在探寻自己的主体位置时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女性面临的困境上。文章围绕女性的困境和她们的抉择分析了茹志鹃、张洁、陈染三位性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她们关注女性的视角由外到内,最终进入女性隐秘的内心世界。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与元末明初妇女的社会地位
作者: 丁菁   来源: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传   老年妇女   文学作品   女子   元末明初   社会地位   阎婆惜   女性形象   潘金莲   女性人物  
描述: 《水浒传》是一部关于男性的小说,其中写到的几十位性人物不过是作为陪衬的背景人物。这些背景人物当中,有背夫偷汉的荡妇,有送旧迎新的烟花女子,有贪婪刻毒的市井老妪,也有饱受欺凌的软弱女子以及侠义豪爽
女性形象空间的拓展——论《达洛维太太》中的女性
作者: 郭小英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   《达洛维太太》   女性  
描述: 伍尔夫小说中的女性及女性之间的微妙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伍尔夫小说中的女性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这使她们之间能进行无声的交流或无言语的对白.文章重点分析的三位性在小说中尽管着墨不多,但她们个性突出,笔者认为这正反映了伍尔夫在拓展女性形象空间上的努力.
< 1 2 3 ... 178 179 180 ... 199 200 20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