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学研究——反思与展望
作者: 杨永忠   周庆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科特征   多元化   女性学   发展方向  
描述: 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女性学研究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众所瞩目的成就,成为当代妇女问题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学研究具有鲜明的反传统精神、深刻的人文关怀倾向、兼容并包的学术胸襟、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特色、格物致用的学术传统等学科特征。女性学研究对妇女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有助于帮助人们理解“妇女解放”的真正含义,并有助于廓清我们对女权运动的认识。女性学研究代表了新世纪妇女问题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为女性主义的探索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梁启超的女性文学与女性情感观
作者: 刘洪艳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感   梁启超   新人格   新民   女性文学  
描述: 梁启超在19与20世纪之交至五四时期对民权与女权运动提倡与鼓吹的同时,也热心于对女性文学与女性情感的研究与张扬。其专论女性文学和女性情感一节文字,努力通过对古代文学中这类诗词曲文的分析研究,传递出其男女平等与尊重女性的现代观念,体现了他力图促进近现代女性文学和女性情感的健康发展之宗旨。这是现代启蒙思想运动中不可多得的专题性文字。尽管其个别观点与见解不无商榷之处,然而其整体思想和诉愿,今天看来仍有很好的参鉴价值,值得汲取和发扬。
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主题
作者: 吴春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主题   女性文学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它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反叛性,从初始的女性与社会,女性与革命拓展到了对人的本质、女性的生存状态、女性自身内省和生命意义等开放性、多元化、多角度的哲学反思,其欣欣向荣的发展状态,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增添了很多亮彩.
国外女性主义杂志扩展其国际视角的经验:以国外几份女性学杂志为例
作者: 宓瑞新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验   国际视角   国外女性学杂志  
描述: 以国外几份女性主义学术杂志为考察对象研究发现,这类杂志在扩展国际视角方面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必要性,它们也在实践中积累了独特的经验和做法,在扩展国际视角方面有其特殊的意义,这对国内女性学研究杂志有所启示。
“五四”女性文学中“爱”的话语
作者: 谢海平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的话语   女性文学  
描述: 从冰心开始,“五四”女性作家笔下的爱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冰心所表现的是广义的带有抽象色彩的爱,包括母爱、自然之爱、儿童之爱,她希望通过爱来改变世界;冯沅君笔下的爱则是一种矛盾冲突,集中表现为对母亲的爱与情人的爱的两难选择;而到了丁玲,爱则还原为两性之间的爱,而这种爱又失去了早期女性文学中作为信仰的这种神圣意义,而变得真实,而且也表现了对爱的质疑。从爱的话语的演变可以清晰地看到“五四”女性作家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的过程。
世俗化时代的身份变异——当代女性文学中母亲形象的一种写作方式
作者: 李秀金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身份变异   世俗化时代   女性文学  
描述: 1990年代以来的世俗化潮流极大影响了包括女性文学在内的当代文学写作。女性文学写作对女性重要角色——母亲身份的质疑与反思,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彰显出女性写作的独特意义。对母亲欲望化情感的书写和母女情感的去魅是女性文学写作的两种重要叙事策略,由此实现了母亲形象的世俗化还原,动摇、冲击着男权话语的权力结构。
20世纪“十七年”时期女性文学的尴尬处境
作者: 王传满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   女性意识   政治夹缝   女性文学  
描述: “十七年”时期的文学给人的印象是英雄的文本、革命的文本、无性的文本,所以作为文学一翼的女性文学始终没有被另提别论,以至有人认为“十七年”不存在女性意义上的文学。通过戒除对“女性文学”作过于狭隘的理解,充分考虑“十七年”女性文学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语境,我们方可发现,“十七年”女性文学一定程度上仍然在对社会生活和女性生活的文学表现中,或隐或显地融入了女性的性别意识和审美经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正视它所内蕴的女性主体意识明显缺失的不足。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与女性解放
作者: 段金花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人化写作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描述: 20世纪90年代“新生代”女作家多写个人生活与自我生存体验,企图以此对抗男性社会,建构起与众不同的女性话语空间。但这种私人化写作本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极有可能成为某些人追逐经济利益的工具,从而进一步强化女人“第二性”的地位。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文化姿态
作者: 刘希云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与世抗辩   私人化写作   自审意识   女性文学  
描述: 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文学一改往日的温情与浪漫,呈现一种深刻的自审意识和与世抗辩的文化姿态,另外也以风格鲜明的私人化写作表现出对意识形态中心话语的颠覆。这些变化显示了进入20世纪90年代女性意识的深化,蕴涵着女作家们与时俱进的文化思考。
屈指古今多少事都只是镜中春:论周诒蘩《静一斋诗馀》
作者: 姜秋菊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诒蘩   艺术性   思想性   《静一斋诗余》  
描述: 周诒蘩是晚清时期湖南地区女性文学创作成绩突出的一位闺阁诗人.她的词集<静一斋诗馀>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在思想性、艺术性上均具有独特性.
< 1 2 3 ... 12 13 14 1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