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307 条
-
从“农家女”现象看网络传媒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
作者:
王粤海
来源:
新闻世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网络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通过对农家女现象这一个案的分析,揭示网络传媒塑造当代女性形象的负面效应,显示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对网络的渗透,提出女性在新技术条件下应更好地分享媒体话语权的问题。
-
无力的挣扎:对《伊芙琳》的新历史主义及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梁雅玲
来源:
科技资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颠覆
抑制
伊芙琳
-
描述:
本文试以新历史主义的两个概念:颠覆(Subversion)与抑制(Containment),分析了詹姆斯·乔伊斯笔下的女性人物伊芙琳对男权社会所定义的传统意识形态的抗争与颠覆,以及始终没能脱离男权社会的束缚,最终被淹没被抑制其中。
-
异样的空间:新时期女性文学私语化写作倾向探析
-
作者:
张建敏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语化
叙述方式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私语化写作倾向是中国新时期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其文本内容和叙述方式都有极其鲜明的特征,文章在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阐明其精神本质及价值意义,同时指出其现实局限及未来发展空间。
-
从女性悲剧看《白鹿原》文化冲突的意义
-
作者:
沈远川
马筱蓉
来源: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女性悲剧
文化冲突
白鹿原
-
描述:
《白鹿原》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历史小说巨著,小说以关中地区白鹿原为背景,真实地展示了从清末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末近50年间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剧烈冲突。小说中塑造了田小娥、兆鹏女人、白灵等悲剧女性形象,揭露了封建传统文化冷漠残酷、灭绝人性的一面。作者以他对旧时代女性生存状态和悲剧命运的深刻把握,在对封建传统文化弊害的深切反思中,呼唤现代文明的到来。
-
中年停经妇女的运动阶段、知觉运动利益和障碍之探讨
-
作者:
曲天尚
李碧霞
郑绮
来源:
新台北护理期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知觉运动利益
停经妇女
知觉运动障碍
运动阶段
-
描述:
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年停經婦女運動階段、知覺運動利益和障礙及其相關性。採描述性、相關性研究設計,以運動階段調查表及知覺運動利益和障礙量表進行橫斷式的資料收集,共收集72位中年停經婦女(54.4±4.51
-
台湾及海外华文女性文学中的知性世界
-
作者:
李正琴
陈学祖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缘身份
感性
男性中心话语
知性
克制与反思
女性文学
-
描述:
当中国女性经历了凄苦惨痛与挣扎奋起的感性体验之后,一群独特身份的女性开始智慧的探索.台湾及海外华人女作家凭借自己独特的生活际遇,挥洒自己特有的细致与股情的个性,调试知性的话语,塑造知性的形象,她们以自身的姿态,或者以文本世界中叙述者形泉不断颠覆或剥夺历史积淀已久的偏执与愚见.她们在文学世界的构建中展开着知性的思索与尝试:或在过往的回忆中对自身克制与反思,或解构男性中心话语,或因边缘身份的烙印而选择特有的抒写方式.
-
清代后期青楼小说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陈道文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后期
女性形象
青楼小说
-
描述:
青楼文学在中国文学传统中有着不可轻视的地位。到清代后期,在这个时局激变的时候,青楼小说却异常繁荣起来,这个状况不容忽视。在阅读文本后发现,清代后期青楼小说里的女性形象同样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现代性在她们身上悄悄展现出来。本篇论文将清代后期的青楼小说集合起来研究,在对具体历史背景和文本的细致解析中,以群像研究的方式研究这些小说里的女性形象,试图挖掘出这些女性形象在各方面的独特性。 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构成。 绪论部分全面回顾了清代后期青楼小说的研究情况,指出前人的贡献与研究中有
-
李渔拟话本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郝文静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渔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李渔是继冯梦龙、凌濛初之后又一位在拟话本小说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作家。他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无声戏》、《十二楼》代表了清代拟话本小说的最高成就。20世纪以来,对李渔的研究逐渐昌盛起来,且成果显著。虽然目前对李渔的研究已经非常全面和深入,但有关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仍然是一个比较复杂,亟待更深入研究的问题。 李渔在拟话本小说《无声戏》、《十二楼》中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不尽相同,她们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广阔的社会内容,成为特定时代和历史
-
康拉德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复调性建构
-
作者:
黄颖
来源:
广西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英国小说
康拉德
女性形象
-
描述: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康拉德逐渐成为西方学界的研究热点。近二十年来,国内批评界对康拉德的也愈发重视。1998年美国兰登书屋《当代文库》编委会评选“20世纪百部杰出英文小说”,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以《吉姆爷》、《黑暗的心》、《诺斯托罗莫》、《间谍》四部作品入选,入选篇目超过了影响力排名于首位的乔伊斯以及其他广为读者所熟悉的福克纳、劳伦斯等欧美著名小说家。康拉德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近年来,伴随着女性主义许多领域的迅速发展,康拉德小说中的女性人物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在女性主义批评中
-
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
-
作者:
张艳杰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想象
中国女性形象
沉醉与警醒
反思
-
描述: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是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5)的重要作家,不仅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具有相当的影响。芥川龙之介汉学素养深厚,其创作与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渊源甚深。“芥川龙之介与中国”课题也日益受到中国学者的关注。 本文在对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进行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将这些中国女性形象分为三个时期进行讨论。通过文本细读,重点分析各个时期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的不同表现、特征及其蕴含的思想内涵、审美夙求和时代意义。通过考察芥川龙之介笔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