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现代女性文学对恶母形象的再创造
作者: 朱学斌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学   恶母形象   再创造  
描述: 恶母形象作为我国文学的一种典型角色设计,在古代往往脸谱化为蛮不讲理,而对其产生原因缺乏合理的解释。而在受西方思想熏陶下的现代女性文学,开始设身处地站在恶母角度来阐述当事人言行举止一定的合理性。这种对恶母形象的再创造,也展露出了女权意识某种程度上的觉醒。
论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个人化倾向——以陈染、林白为例
作者: 焦艳   龚岱辰   来源: 山东工会论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染   个人化   林白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90年代的女性文学是在西方女性主义影响及中国女性意识崛起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个人化的写作方式。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女性作家以女性的独特视角,通过近似自传的写作方式书写女性意识,抵抗男权话语。本文以陈染、林白为例,从女性文学自传性的真实私人生活的描写、忽视时代背景以及关注个体生命意识三个方面探讨女性写作的个人化倾向的表现,有助于我们了解女性个人化写作的意义及局限。
论990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个人化倾向——以陈染、林白为例
作者: 焦艳   龚岱辰   来源: 山东工会论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染   个人化   林白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90年代的女性文学是在西方女性主义影响及中国女性意识崛起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个人化的写作方式。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女性作家以女性的独特视角,通过近似自传的写作方式书写女性意识,抵抗男权话语。本文以陈染、林白为例,从女性文学自传性的真实私人生活的描写、忽视时代背景以及关注个体生命意识三个方面探讨女性写作的个人化倾向的表现,有助于我们了解女性个人化写作的意义及局限。
现代文化引领下维吾尔族当代女性的现代意识——论维吾尔文长篇小说《我也有爱的权利》
作者: 晁正蓉   古丽鲜·拜斯尔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意识   维吾尔族   女性文学  
描述: 当代维吾尔族女作家莎吉旦·苏来曼是一位具有现代意识和女性意识的女性,长篇力作《我也有爱的权利》无论在情节的构思,叙述方法的选择还是民族风格的表现等方面都称得上是维吾尔当代女性文学中一部成功之作。作品语言平实、叙述流畅,充满民族气息。
Moment in Peking两个中译本女性意识再再的比较研究
作者: 王菡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京华烟云》   女性意识   《瞬息京华》   林语堂  
描述: 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成功塑造了许多不同的女性形象,对女性的才干给予了高度赞扬,同时批判了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鼓励女性打破封建传统的束缚,体现了明显的女性意识。本文在女性主义译作评论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了林语堂的文学作品Moment inPeking的两个中译本张振玉的《京华烟云》和郁飞的《瞬息京华》。通过从对父权制的批判、对女性经验的描写和女性形象的刻画三个方面的翻译进行对比,作者试图发现译文是否完全再现了原文中的女性意识。通过比较研究,本文作者发现,虽然两位译者都不是典
苏珊·桑塔格小说中女性人物评说
作者: 陈晓峰   仇俐萍   李敏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追求自我   女性人物  
描述: 本文比较了苏珊·桑塔格4部长篇小说中勇于追求自我,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从安于沉默状态到勇于发出声音,从处于次要地位到占据主动地位,从压抑自我到实现自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刍议革命家向警予对马克思主义的践行
作者: 陈计冰   贺金林   何亚慧   来源: 兰台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妇女解放运动   践行   向警予  
描述: 向警予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妇女运动的领导人。她在革命活动和求学实践中,不断的升华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并较早的运用阶级斗争学说和唯物主义观点,对中国革命的实践进行指导。
电影《安娜与国王》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评析
作者: 范雯   张静怡   田娜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安娜与国王》   女性主义  
描述: 电影《安娜与国王》是好莱坞据安娜·利奥诺温斯的自传体小说改编拍摄的反映19世纪泰国(当时称作暹罗)宫廷的故事。电影讲述了英国安娜在暹罗宫廷为暹罗王蒙库的58个王子和公主担任老师期间发生的故事。文章以爱德华·赛义德的"他者"和钱德拉·塔尔佩德·莫汉蒂的"第三世界妇女形象"等后殖民概念为理论基础,从安娜与暹罗国男性的抗衡及安娜与暹罗国女性的形象塑造差异等方面,对该影片折射出的西方后殖民文化霸权进行剖析,得出东方暹罗国只是作为西方英国存在的一个"他者",东方男人暹罗王蒙库只是衬托西方白人女性安娜的一个"他者"的
李商隐诗歌中的女性人物分析
作者: 张传良   来源: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李商隐   女性人物  
描述: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的一位非常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伟大诗人,他用他的一生为我们创造了大量意义深远的诗歌,他的诗歌风格受到李贺的影响,与其诗风颇有几分相似,而他的诗歌中句法和构造则受杜甫和韩愈的影响。因此,李商隐的诗歌得到了外界的广泛好评,他对唐代诗歌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尤其是他诗歌中女性人物的个人风格,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本文主要从李商隐诗歌中女性人物的审美、心理情感进行探讨,总结出其诗歌中对于女性角色的描写想要表达出的主题。
曼斯菲德尔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叙事
作者: 李晶   来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类型   曼斯菲德尔   短篇小说  
描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生命比较短暂,但是她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其短篇小说对整个英国现代文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被美誉为“英国契诃夫”、“英国短篇小说大师”。苏珊·S·兰瑟的女性叙事学理论把女性作家的叙事声音划分为“作者型”、“个人型”和“集体型”等三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主要采用了苏珊·S·兰瑟前两种叙事声音。因此,曼斯菲德尔短篇小说的女性主义叙述类型主要有“个人型”和“作者型”等两种。文章对曼斯菲德尔短篇小说的叙事类型加以阐述,指出其“个
< 1 2 3 ... 121 122 123 ... 243 244 2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