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40 条
-
论西方绘画中莎乐美形象的历史演变
-
作者:
梁靓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变迁
文化意义
审美
莎乐美
绘画
-
描述:
莎乐美是来源于圣经故事中的一个非常经典又神秘的女性形象,长久以来吸引着众多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他们纷纷以此为题进行绘画创作。莎乐美成为今天西方绘画史上一个经典的艺术形象,她的形成与演变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而精彩的过程。起初,莎乐美是《圣经》中的一个无名氏,作为希罗底的女儿她被一笔带过。后来她作为宣扬基督教教义以及衬托施洗约翰为了追求真理英勇殉教精神的边缘人物,以天真无知的单纯少女形象出现在了中世纪的各种福音书手抄本中。当文艺复兴运动到来以后,莎乐美是各种肖像画中美丽的女性角色,虽然不同的画家有着不同的表现,但
-
论李清照个性心理的复杂性
-
作者:
王沛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清照
婉约
个性心理
-
描述:
李清照是宋代以婉约著称的女词人,但从她诗、词、文的创作中我们却看到她的个性心理是具有复杂性的,柔婉之中又不乏阳刚之气。本文主要探讨这种复杂性的成因、具体表现、与同代女词人朱淑真的不同,以及对女性
-
诗苑竞秀 词坛双璧--李清照朱淑真比较研究
-
作者:
米正英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闺阁
词坛双璧
诗苑竞秀
女性文学
-
描述:
世言赵宋闺秀文学,必称李清照与朱淑真.这除了李、朱二人同是宋人,同为传世粉黛之才外,更主要的是,他们都对女性文学的开拓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只是由于史传资料的不足以及人们对传统女性文学评判的偏颇,造成了人们对朱淑真创作的不够重视.很少有人把他与同时代的李清照放在一起,进行深入系统的比较与研究.该文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选取李、朱生平身世中的几个基本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下编主...
-
严歌苓小说中的“文革”书写
-
作者:
刘婷婷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域视角
人性
“文革”书写
严歌苓
女性主义
-
描述:
严歌苓的小说以其特有的深度在国内外文坛上颇具影响力,作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移民作家,严歌苓的创作眼光兼有亲历国内历史的深度,又具国际化视野的广度,同时也显示出女性视角下独特的细腻柔和,这些特质致使她的作品极具可读性。严歌苓少女时代在国内亲身经历了动荡荒诞的“文革”,这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以种种不同的方式、题材重现在她的作品中,再加上海外生涯带来的开阔视角,她的“文革”小说可谓是独树一帜。本文试图从严歌苓的“文革”书写入手,以其在“文革”描写中的人性思考、视野扩大及女性视角为基点,相对较系统地梳理其涉及“文革
-
清代闺秀词研究
-
作者:
李小满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闺秀词论
闺秀词
性别文化研究
-
描述:
清代女性词的写作群体主要构成是闺秀,即士绅与文人家庭中的女性。由于近代学者的批评,闺秀词长期被笼罩在“批风抹月,拈花弄草”、“伤春惜别之语”的消极评价之中。本文旨在从写作行为与文化的关系角度入手,就作者身份、创作心理与内容表述、意象意蕴、理论建构等问题对清代闺秀词进行立体的分析和阐释。第一章,清代闺秀词人的身份认同。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女性在妻、母之外,无其他被主流价值观认可的社会身份。儒家文化家国体制同构性的特点,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对妻性、母性有一定程度的尊重,加之道家文化对阴柔价值肯定的影响,作
-
第二次浪潮之后:1980年代以来的性别文化景观
-
作者:
桦桢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保守主义
父权制伦理
后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在1960年代爆发,在1970年代达到高潮,并于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退潮。进入1980年代,保守主义复兴,保守主义势力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于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全面的胜利。1980年代以来的性别文化,在女性主义、保守主义和其他意识形态的角力与撕扯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变化,呈现出主流社会意识形态调和性别文化冲突的奇异景观。从1980年代至今的这一段历史,被一些研究者称为“后女性主义”时期。作者选取了1980年代以后新出现的和发生新变化的几个性别文化现象,试图通过对这些具
-
明末清初小说中的“妒妇”形象研究
-
作者:
张晓晓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末清初小说
创作心态
“妒妇”形象
婚姻制度
-
描述:
“妒妇”形象是明末清初小说中大量出现的一群独具特色的人物类型。“妒悍”的性格决定了她们和中国古代传统女性是完全不一样的,传统的女性形象大都温顺贤淑,恪守妇道,遵从“三从四德”,尽心服侍丈夫和公婆,是封建礼教所认可的“贤妻孝妇”。明末清初的“妒妇”小说,则向我们展现了背弃这些传统的另类女性群体。从某种程度上讲,“妒妇”的出现很大一方面是男性造成的,而男性作家又掌握了几乎所有的话语权,为了显示男权的不可动摇性,作家“设计”了“妒妇”变“贤妇”的结局,企图重整“夫纲”,恢复男性在家庭中的中心位置。事实上,这只是
-
《奁史·仙佛门》整理与研究
-
作者:
苏振富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初桐
形象
《奁史·仙佛门》
研究
整理
-
描述:
王初桐所作《奁史》是一部专门记录古代女性人物及事迹的类书。其中《仙佛门》又以丰富的资料和众多的引书保存了大量女性神话人物及事迹。这对研究资料本就极为稀少的女性神话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这样一部著作,却鲜有学者有细致深入的整理研究。本论文鉴于《仙佛门》尚未进行整理,因此首先从文献学的角度对《仙佛门》进行文献整理,对其进行点校、注释。其次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之上,对《仙佛门》所辑录的内容进行研究。本文据此思路将论文分为两个大部分:分别为文献整理部分和内容研究部分。鉴于体例原因,本文将第一部分列为内容研究部分,第
-
英语学习词典中的政治正确
-
作者:
范莎莎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语学习词典
语用信息
政治正确
例证
释义
-
描述:
受20世界下半页美国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和黑人运动的影响,美国的自由派认识和激进分子提出了“政治正确”原则,力图为长久以来受压迫和不公正待遇的妇女和少数派人士声张正义。由这一原则引发的政治正确运动先后在60年代和90年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进入21世纪之后,这股推行“政治正确”的运动之风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有加强的趋势。 受“政治正确”运动影响,人们极力推行使用政治正确的语言。用“他”泛指男女的用法已被“他”或“她”所替代。词典编撰者开始收录政治正确的语言并对其做详尽的注释和说明。本文试着对“政治
-
元曲中相如文君故事的接受特点及成因
-
作者:
常凤媛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卓文君
司马相如
元曲
女性形象
-
描述: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是中国文学史上流传已久的佳话,它在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关注。在文学史上,该故事一方面成为诗词等抒情文学中经常山现的典故,另一方面对爱情题材叙事作品也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元代爱情杂剧中出现了大量赞美并效法卓文君私奔的女性形象,她们对待爱情大胆泼辣的态度,一方面体现了元代相对宽松自由的时代背景下女性要求独立自主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潜藏的民族心理、创作心理等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从相如文君故事这个角度观照元曲,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正是在梳理元代以前相如文君故事的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