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 】搜索到相关结果 2445 条
性别·语言·族裔身份:论美国华裔女作家的语言建构
作者:
张芝花
来源:
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身份
美国华裔女作家
描述:
在经过历代作家的努力后,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终于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华裔美国女性在种族压迫和性别压迫之下,为了实现语言建构,不仅要获取女性性别身份的社会认可,而且要获取男权社会下的女性话语权,同时还要完成族裔身份的文化建构。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两位美国华裔作家的作品为主,分别从双重语言困境下多重身份的确立、戏讽语言下的颠覆性后现代意蕴、"讲故事"下语言外部世界的自我建构以及语言混杂下的文化霸权消解四个方面对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语言建构进行分析和解读,进而揭示美国华裔作家,尤其是华裔女作家的语言和身份之间
从樋口一叶的文学表现看日本近代女性的主体意识——以《浊流》为例
作者:
金桂玲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樋口一叶
主体意识
抗争
女性
描述:
纵观日本近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进程,樋口一叶(1872-1896)可以说是屈指可数能在男性主导的日本文坛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女性作家之一。一叶从14岁开始学习和歌,古典文学造诣深厚。但是,比起歌人的身份,倒不如说作为女性文学家所为人们熟知。一叶在文学创作中表达了女性的追求与理想,探讨当时以男性为核心的日本社会中,女性所承受的压迫、对社会的抗争、以及如何艰辛的追求作为女性的自主权。
高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分析:以人教版为例
作者:
杨晨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他者
高中语文教材
系谱
女性形象
描述: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媒介,它所蕴含的丰富而重要的性别文化对学生的三观会产生重要且久远的影响。本文以此为视角,研究自新世纪以来人教社出版使用的2000版、2003版及课标版这三套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运用了内容分析法、频度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教材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所蕴含及传递的女性形象观念、女性价值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会影响学生科学的性别观树立,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客观认识女性态度的形成,正确的引导将有利于学生建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人文主义理念。因此,笔者致力于
周昉与波提切利绘画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
作者:
徐珊珊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昉
女性形象
中西绘画比较
波提切利
描述:
女性形象在绘画作品中一直具有社会审美功能,早在远古时代的人们就用最质朴的艺术语言去表达对女性的敬慕之情,此后,在世界各国的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方式和社会视角来表达不同的女性之美,延续着这个表达“女性美”的永恒艺术主题。女性形象的艺术表达说明了女性作为一种“被欣赏”者,是一种艺术的传统。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时期,文化达到了空前繁盛,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文化、科学焕发生机的时代,也是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也是艺术家们进行艺术创作的强大支撑。在这两个时代中,都涌现出了众多伟大的画家和优秀的艺术作品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小说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李小雪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巴尔加斯·略萨
女性形象
描述: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是当代文坛最具权威的拉美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以结构的新颖见长,被许多评论家称为结构主义大师,2010年瑞典皇家文学院颁发给他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对权力结构的制图般的描绘和对个人反抗的精致描写”。综观他长篇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淡去“中心”男性人物形象后,作品中剥落出的女性形象也颇为丰富,极具表现力和张力。本文主要从女性视角的角度出发,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以及心理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解读巴尔加斯·略萨小说中女性形象。通过对小说中女性形象细致入微地分析,试图探讨巴尔加斯·略萨的女性观和
元代婚恋剧与唐代婚恋传奇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
作者:
韩梅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唐代婚恋传奇
个性
共性
元代婚恋剧
女性形象
描述:
唐代婚恋传奇和元代婚恋剧都塑造了姹紫嫣红、光彩夺目的女性群体形象,对后世文学尤其是明清文学人物塑造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将唐代婚恋传奇和元代婚恋剧的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从女性形象塑造类型化和艺术手法相似性来分析二者塑造女性形象共性,从身份地位、性格特征和婚恋意识变化来分析二者塑造女性形象的区别,对唐代和元代文学中涉及婚恋题材的女性形象做一个深入、全面和细致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部分,元代婚恋剧和唐代婚恋传奇创作概况。从创作思想倾向、创作阶段、作品数量及题材来源来分析元代婚恋剧与唐代婚恋剧创作概
渡边淳一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成因——从男性影响方面分析
作者:
张绍会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成因
渡边淳一
女性形象
男性
描述:
渡边淳一是日本现代作家,出道以来其作品总能成为社会上热门的话题。关于渡边的作品,学者们通常从其生死观、女性观、性爱观、婚姻观、以及小说的艺术性和文学类别六个方面进行研究。而对于其女性观,学者们通常从传统女性的温柔特性和现代女性的独立特性两个方面展开的研究。但是渡边作品中的既具有传统性又具有现代性的女性形象是如何形成的呢?至今还没有出现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于是,本论文就此展开了探讨。关于女性传统的性格特征,很多学者只是把它归结于渡边所接受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但是对于不得不臣服于“传统”这一事实,笔者认为其中必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女性形象分析——以《哈尔的移动城堡》为例
作者:
李多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动画电影
女性形象
宫崎骏
描述:
宫崎骏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在全球得到广泛的传播,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商业成功,与美国华特•迪士尼、英国动画师尼克•帕克以及动作捕捉先驱美国动画家罗伯•湛米基斯相提并论,他也曾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女性形象是一抹独特的色彩,也是他动画创作意识形态的表征,其女性主义思想经常反映在电影当中,所以他电影中的主角多是坚强、独立的小女孩或年轻女性。宫崎骏通过对女性人物形象的独特塑造,赋予女性以及整部作品不平凡的意义。 宫崎骏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担任过很多角色,如
契诃夫与欧茨叙事方法比较研究:以同名作品《带小狗的女人》为中心
作者:
金善姬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学
叙事策略
叙事结构
叙事视角
描述:
《带小狗的女人》(the lady with the pet dog),是契诃夫在1899年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在1972年经改编发表了同名短篇小说《带小狗的女人》。本论文主要通过对契诃夫与欧茨同名小说的对比,运用经典叙事学理论方法,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等方面对契诃夫与欧茨的短篇小说作研究比较,试图挖掘两位作家创作同主题故事作品时,运用不同叙事模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契诃夫笔下的女性被客体化,被作家进行了有效的操控;而欧茨笔基于女性经验且从女性视角写作,使其笔下的女性
论《他们眼望上苍》中珍妮黑人女性身份的构建
作者:
商晔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佐拉·尼尔·赫斯顿
《他们眼望上苍》
黑人女性身份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曾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领军人物。但是她黑人女作家的身份以及独特的写作风格与当时的美国社会格格不入,致使她生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死后又长期被埋没。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赫斯顿才重新被发掘出来,进入经典作家的行列,并被称为“黑人女性文学之母”。本文旨在结合黑人女性主义理论,探索赫斯顿的代表作品《他们眼望上苍》中女主人公珍妮通过三次婚姻建构自己黑人女性身份的过程。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对赫斯顿及其作品《他们眼望上苍》的研究现状,对作为文章理论基础的黑人女性主义理论作了初步梳理,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