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作家笔下的女人们——女性意识的解读
作者: 王向阳   来源: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   女性意识   女性  
描述: 女性意识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即社会(父权话语中心)对女性的认识和女性的自我意识。本文从男性话语中心的女性、女性的突围和女性意识的期待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女性意识的真正确立有赖于女性文学及女性主义批判的成熟,有赖于对男性话语中心有效的颠覆与扼制。
离叛,还是回归?:关于女权主义文学现象的宏观思考
作者: 胡乃武   来源: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   回归   离叛  
描述: 女权主义文学是世界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本文从古今中外文学领域的性别歧视切入,揭示了数千年女性文学被压抑、封锁的事实,剖析了女权主义文学崛起的因果渊源,宏观地扫描了女权主义文学的“离叛壮举”,从而指出这种“离叛”恰是对生活真实与文学规律的必然“回归”.
台湾女作家小说创作管见
作者: 王凤莲   来源: 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台湾文坛   林海音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海峡两岸   廖辉英   现代女性文学   台湾女性文学  
描述: 台湾女作家小说创作管见王凤莲当新时期文坛上的女性文学已经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文学景观的时候,台湾岛上也举起了新女性主义的旗帜。今天,在我们对海峡两岸已经定格为历史的女作家的作品予以反观和比较时,不期然地发现了在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地域环境等方...
对抗与依存——评王安忆的《逐鹿中街》与《岗上的世纪》
作者: 黎超然   来源: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心话语   对抗与依存   消解   突围与落网   男女两性  
描述: 本文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来分析研究新时期女性文学代表作家王安忆的两篇作品,指出作品中的男女性别“战争”中,男女之间既是相互对抗,又是相互依存的。笔者的结论是,人类生活要和平和宁静,就应不断对男权中心话语进行消解,从而达到男女地位的真正平等
流水和飞翔──林白两部长篇小说的叙述姿态
作者: 阳燕   来源: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飞翔   个人化   女性化   叙述方式   流水  
描述: 林白的小说通常被人们用“女性文学”或“私语化小说”来命名,在90年代的中国文坛有一定影响。以林白的两部长篇《一个人的战争》和《守望空心岁月》为例,本文试图从叙述方式这个技术操作层面来解读她的作品,用“流水”(松散自如、随意自然的叙事)和“飞翔”(语言的诗意运作)来描述林白的叙述,并展示其与“个性化、女性化”特质相契合的勉力。
新文学曙光初露时的一颗新星(陈衡哲创作论)
作者: 李玲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话小说   表现手法   《留美学生季报》   文学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史   散文艺术   《一日》   人道主义思想   陈衡哲   野蔷薇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陈衡哲是第一个尝试白话小说创作、第一个在异域背景上反映异域人民生活的作家,是新文学的第一位女诗人,是中国创作童话的第一人,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本文在初期新文学创作和女性文学背景上,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创造两方面详细考察陈衡哲的艺术个性,确立她参与创建新文学的历史地位
勃朗特姐妹文学创作中的“隐形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确立与困境
作者: 皇甫晓涛   丁慧中   来源: 长白论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史   文学批评   《简·爱》   男性形象   勃朗特姐妹   思想先驱   文学创作   隐形人   女性主义批评   盖斯凯尔夫人  
描述: 勃朗特姐妹的创作被看作是英国女性文学的真正起点。《简·爱》的出版在英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勃朗特姐妹曾为英国女权运动的突起摇旗呐喊,成为英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思想先驱。从她们开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就成为当今世界文学批评的三大潮流之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形成和发展的同时,也隐含着当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种种困惑。如
女性的“自我救赎”——谈陈染的小说创作
作者: 祝亚峰   来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话语   出租汽车   独语者   小说创作   陈染   私人生活   女性成长   自我救赎   “空白之页”   诱拐者  
描述: 陈染的小说创作,其扩大的意义也许在于,她要通过女性个人档案的建立,给一直在历史的尘埃中被湮没,失名乃至被扭曲的“女性”正名,让在历史的长河中,“失声”的女性,真正发出自己最个人的声音.这样看来,她就不仅仅是以“挑战者”的姿态,拓开了女性“个人话语”的空间,而且试图把写作变成个人在文明解体或价值失范时期完成女性“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陈染的创作为女性文学“开启了另一扇门”.
伊莱恩·肖沃尔特对美国女权主义批评的贡献——美国著名女权主义批评家巡礼之一
作者: 顾红曦   来源: 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女作家   女性文学传统   女权主义批评  
描述: 伊莱恩·肖沃尔特是美国女权主义批评的创始人之一。她的职业生涯和事业成就几乎与美国女权主义批评同步发展。她对美国女权主义批评的最大贡献和理论成就是挖掘了女性文学传统、构筑了妇女文学大厦、创立了“女性批评”,倡导了女性文化。因此,对她的女权主义批评理论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不仅能使我们知微见著地了解到美国女权主义批评的发展状况,同时也能为我们审视、反思中国当代妇女文学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视角。
女性外阴测量356例报告
作者: 史建   马晓年   潘绥铭   史希来   宋时哥   来源: 性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高潮   相关关系   测量   女性外阴  
描述: 根据对现有医学文献资料的检索,目前尚未发现国内有与女性外阴测量和女性性高潮相关关系研究的报告。为了解女性外阴构造,探索其和女性性高潮的相关关系,为女性学研究,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资料,于1992年11月至1993年4月在南京通过妇科普查和日常妇科门诊随机对356例成年女性的外阴进行了全面测量,同时进行了社会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1 2 3 ... 112 113 114 ... 116 117 1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