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165 条
-
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原型意象
-
作者:
暂无
来源:
戏剧艺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原型意象》
楚辞文化
浪漫主义
审美品格
夏敏
女性形象
-
描述:
2003年第3期的《戏剧》刊登了夏敏的《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原型意象》。该文认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总是作为牺牲者死在舞台上,而且往往依恋于一个德才兼具的男性,甘愿为这个男性献出自己的生命之躯。联系屈原《九歌》中的原型意象——“人神恋爱”问题,可以发现,当人们被赋以
-
西部的一块湿地
-
作者:
红柯
来源:
青年文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加林
叶嘉莹
文学世界
庄子
母亲
余光中
文学史
作品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第一篇作品亲莫过于父母,其实父母真正进入儿女的心灵是不容易的。我是30岁以后才觉得父亲是个了不起的人。对母亲的感激要早一些。看过路遥《人生》的人都记得高加林蹲在街头卖馍馍的狼狈相。1980年我高中毕业高考落榜,上补习班的学费是十块钱。母亲挨门挨户借也没借到一分钱。不是母
-
《云谣集》与“散见各卷曲子词”比较
-
作者:
李有强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云谣集》
女性形象
“散见各卷曲子词”
-
描述:
对于敦煌曲子词的研究 ,前人论述甚繁 ,但这些研究更注重对《云谣集》之外的敦煌词进行理论上的分析论述。以词中女性形象的刻画为切入点来探讨《云谣集》与“散见各卷曲子词”的同中之异 ,不仅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能够清晰地阐释出它们独特的艺术风貌及审美追求 ,而且也可以根据这种差异来探讨《云谣集》与“散见各卷曲子词”在词史上的地位。
-
从"命运的悲歌" 走向"生命的辉煌"——《风雨行宫》、《铡刀下的红梅》人物形象解读
-
作者:
侯耀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胡兰
人性
观众
人物性格
少年
红梅
人物形象
豫剧
女性形象
冲击力
-
描述:
大型清装豫剧《风雨行宫》,是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建团时的开场戏,从1993年至今,已经演出了近二千场。剧中的主人公金桂,这个在封建皇权的压抑下苦苦挣扎的女性形象,走进了观众的心里。在金桂身上,既有封建制度重压下的奴性,又有她顽强的生命意志和人生追求,她的单纯、质
-
仪态动人——动作修补
-
作者:
雨萱
来源:
Women of China(中文海外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节目主持人
坐姿
站姿
正式场合
走直线
女性形体
女性形象
站立的姿势
仪态
自然放松
-
描述: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章启月、电视节目主持人张越、王小丫等一个个优秀女性形象,她们既代表自己又代表国家和公众形象,无论坐、站、行都是那么得体,让人钦佩,这是因为她们的举手投足之间透出了美感。
-
大半就为着这阿随:《伤逝》主题意象解读
-
作者:
陈开玖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
《伤逝》
心理描写
抒情小说
女性形象
意象
-
描述:
《伤逝》是鲁迅唯一的一篇以第一人称写的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抒情小说,作于1925年10月17日,正是与许广平热恋之际。鲁迅用做诗的方法来写小说,用意象来传递思想,建构起小说的召唤结构。小说意象简洁而凝练,显示了木刻般有力之荚。《伤逝》中会馆窗外半枯的槐树和老紫藤,恰如马致
-
《长恨歌》:王安忆的一曲城市之歌
-
作者:
王雪飞
来源: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鸽子视角
理性阐发
女性形象
智能态度
日常生活
市民阶层
-
描述:
在《长恨歌》中 ,作家王安忆以女性为主体 ,以日常琐碎的生活为材料 ,以市民阶层的生活 变化为视角 ,用一种理智冷静的叙述方式写出了繁华都市真实、稳定、连续的发展史。这是不同以 往的对城市的另一种书写 ,为城市文学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
生活是平行的前进,还是螺旋的上升? ——再谈王安忆《流逝》
-
作者:
李爱兰
来源:
文教资料(初中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再谈
女主人公
性格塑造
王安忆
评论
中篇小说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文革
家庭主妇
-
描述:
王安忆的中篇小说《流逝》自发表以来引起了很多的关注和评论,但大多是从欧阳端丽的人物形象谈起,王安忆在文中的不同形象的塑造也向读者揭示生活的本质和价值。《流逝》写的是文革中的故事,它通过对一个资本家家庭在十年动乱中生活境遇变迁的描写,特别是通过女主人公欧阳端丽的性格塑造,真实地反映了那个苦难
-
一枝独秀 占尽秋色——谈白朴《墙头马上》李千金形象的塑造
-
作者:
魏永贵
来源:
集宁师专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千金
形象
复杂性
-
描述:
李千金是元代剧作家白朴的戏剧代表作的主人公。这一形象从诞生以来就受到了人们充分的观注。评论者多看到这一形象与同时代同类型作品女性形象不同的独特性 ,本文就其性格内涵独特性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以期揭示其性格内涵丰富性和复杂性
-
论屠格涅夫作品中两性形象系列的差异
-
作者:
刘爱琳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屠格涅夫
多余人
两性形象
不对等
差异
-
描述:
在屠格涅夫的笔下,塑造了大量具有坚定意志、执着追求爱情理想的女性形象和性格懦弱、意志薄弱的男性群像,形成了两个不对等的两性世界。这表明作者对男性社会整体上的失望,同时也是对那些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的贵族知识分子做出的最好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