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647 条
-
红颜为君尽:论凌力《百年辉煌》历史小说系列中三位女性形象
-
作者:
龚慧枫
来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凌力
女性形象
历史小说
-
描述:
后宫可谓历史的一面显微镜。本文通过对凌力笔下塑造的孝庄太后.董鄂妃、冰月公主这三位女性形象的分析.认为她们的婚姻、生活乃至命运充满浓郁的政治色彩,并与政治互为影响休戚相关。[著者文摘]
-
老上海与新女性情爱主题之双重书写——论王安忆十年创作之先锋性与通俗性
-
作者:
郭华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安忆
先锋
旧上海
新女性
通俗
-
描述:
老上海与新女性间的情爱主题在王安忆笔下是个说不尽的话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恋”到90年代中期《叔叔的故事》,旧上海主题与新女性探求自身出路,主要以情爱进行沟通。十年创作伴随西方思想解放大潮与本土中国传统文化市场及商品经济应运而出,明显带有先锋性与通俗性双重属性,是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并适应百年中国女性文学内在节奏在上个世纪末客观出现的先锋与通俗文化的分流和抗衡而进行的文本试验的必然,对我们重读一个作家和一段文学时期的女性写作具有深远意义。
-
战争与命运的悲歌——“解冻”和“新时期”以来中苏战争小说女性形象比较
-
作者:
梁丽梅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文学
中苏小说
战争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对中苏战争小说女性形象进行了比较研究。文章认为,在中苏战争小说中,尽管这些作品切入历史的角度各不相同,其所呈现的美学风格也各有差异,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将艺术视角对准了特殊的历史时期和特殊境遇下人的命运和心灵世界。在对人物命运和心灵世界的揭示中展现历史的本质真实,闪烁着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光芒。针对以往战争小说中女性形象是英雄主角的衬托,或者是视死如归、失去性别特征的准英雄形象,新时期有了变化:一是消解了过去的崇高主义和英雄主义,突出了女性在战争中的悲情的一面,表现了对战争中女性的人道主义关怀;二是
-
从妻子之死看肖邦作品中妻子形象演绎--女性主义文体学解读
-
作者:
陈梅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自我实现
自我意识
女性主义文体学
-
描述:
女性主义文体学诞生于塞瑞·米尔斯的《女性主义文体学》(1995),旨在培育读者能够意识到并理解文本对性别差异的揭示,为文学评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它研究文本中的性别歧视,细致分析文本具体如何与性别有关,而且还讨论作者怎样选用特定方式刻画出性别差异。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1850-1904)塑造的女性形象备受评论家青睐,而妻子形象在她整个作品中的演绎则被关注不多。受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肖邦在作品中深入探讨妻子的生活和真实内心世界。她在不同的时期先后创作了《黛西蕾的婴孩》《一小时的故事》和《觉醒》,故事中的三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都市文学中“自恋”与“自虐”意识批判
-
作者:
袁林慧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恋
都市女性写作
自虐
消费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都市文本中女主人公“自恋”与“自虐”倾向大量出现。对于这种现象,一些学者在进行女性文学研究的过程中时有涉及。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对这种现象(包括对其文化、心理成因以及具体表现与衍变)进行专门研究的论文,更缺乏对“自恋”与“自虐”这两种看似相悖的意识之间的联系与发展脉络的梳理。“自恋”与“自虐”意识在中国当代女性都市文本中的频繁出现,是具有多重成因的。其中,既包括文化、心理方面的因素,也与外在条件的刺激密不可分。可以说,这种现象包含和整合了诸多文化事实,它是各种社会历史
-
性别理论视野下的多元对话―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述要
-
作者:
孟庆澍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理论
当代文学
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
女性文学
-
描述:
2005年10月15日至19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河南大学文学院与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在开封、洛阳两地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围绕女性文学研究的转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等问题,展开了切实而深入的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性别理论视野下的多元对话―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述要
-
作者:
孟庆澍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2005年10月15日至19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河南大学文学院与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在开封、洛阳两地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围绕女性文学研究的转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等问题,展开了切实而深入的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众声喧哗中的艰难言说: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回顾与反思
-
作者:
王桂琴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诗学
引进
本土化
学科化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问世,给传统的文化和文学批评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使人们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文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经过20余年的积累,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已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中一支重要的流派,而且最终演变成一门独立的新兴的研究学科。作为新时期文学批评多元格局中的一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已经成为研究者们审视文化与文学活动的不可或缺的立足点或参照系。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虽然已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本项研究以梳理、推介为主旨,在参考、借鉴和整合20余年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韩国女总理:以温柔力量改变世界
-
作者:
姬新龙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政坛
韩国政府
坚持原则
梨花
个人网站
妇女运动
基督教
丈夫
议员
改变世界
-
描述:
韩国女总理:以温柔力量改变世界
-
《大卫·科波菲尔》女性形象浅析
-
作者:
练琪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大卫·科波菲尔》女性形象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