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从女性主义文体学角度探究《兰贝斯的丽萨》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杨晓青   来源: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及物性分析   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文体学  
描述: 文章运用女性主义文体学分析方法中的及物性系统分析,对毛姆成名小说《兰贝斯的丽萨》的爱情场景进行分析,探求毛姆女性观在小说中的呈现方式,挖掘其隐藏在文中的男权思想和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期望对文学作品做出较为客观的分析,而不仅仅是主观赏析其文学价值。
从女性主义文体学角度谈《简爱》的女性形象再现
作者: 何明明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体学   女性形象   简爱  
描述: 女性主义文体学的目的是唤起人们对文本中性别问题操纵方式的意识。从女性文体学的角度,通过词汇和句法两方面对比分析分别由祝庆英(女)和吴钧燮(男)所译的《简爱》,结论是:祝庆英的译本真正地体现了原著的女性主义特色,再现了女性的地位和形象。
《逃离》与《列车》中的女性书写
作者: 傅琼   王丹   姚香泓   来源: 外语教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话语   女性书写   叙事视角   女性主义文体学  
描述: 加拿大当代著名女作家艾丽丝·门罗以短篇小说蜚声国际文坛,201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门罗的短篇作品集中于女性书写主题,其笔下女性的生活经历及心路历程悉数尽现;女性在家庭、婚姻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以及其尝试摆脱受压抑的生活状态在门罗笔下呈现多维度的叙述。以《逃离》和《列车》两部短篇小说为例,透过叙事视角、人物话语以及女性主义文体特征可以一窥作者刻画女性形象,深入女性内心世界的独特手法。
《黑头发的女人》的女性主义文体学分析
作者: 兰兴武   向晓红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及物性系统   隐喻   话轮转化模式   女性主义文体学  
描述: 贝弗利.法默是澳大利亚优秀的女性小说作家,她的作品多以女主人公的茫然、陌生、疏远和绝望作为主题,尤其关注的是她们性别上的不平等和在男权社会里受到的攻击、压迫和歧视。在短篇小说《黑头发的女人》中,贝弗利.法默刻画了一位受到强暴的女性形象,女主人公是男性的侵犯目标,完全成为男人欲望和暴力的客体,成为丧失主体性的他者。本文分别从语言及物性系统、话轮转换模式和隐喻三个层面对本篇小说进行女性主义文体学角度的分析,从而揭示出女性不平等的社会地位、话语权遭到剥夺以及无法对强加于自身的男性暴力进行任何反抗的生存状态。
对中篇小说《饥饿》中女性主义特征的及物性研究
作者: 秦俊红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及物性分析   女性主义文体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  
描述: 批评文体学和女性主义文体学是语境文体学研究领域的后起之秀。批评文体学坚 持建构主义的语言观,但摒弃了将语言单纯作为意义载体的观点,而将其视为社会过 程的一部分及其产物。女性主义文体学继承了批评文体学的传统,但更注重揭露男权 制意识形态。研究者通常借助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模式来审视文学作品及通俗文 化中的妇女形象,试图唤起女性主义意识,最终导致女性反抗乃至社会和语言的转型。 当前,女性主义文体研究日渐兴盛,来自叙事学、认知科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的 各种分析范式都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多数人倾向于对文本的
从妻子之死看肖邦作品中妻子形象演绎--女性主义文体学解读
作者: 陈梅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自我实现   自我意识   女性主义文体学  
描述: 女性主义文体学诞生于塞瑞·米尔斯的《女性主义文体学》(1995),旨在培育读者能够意识到并理解文本对性别差异的揭示,为文学评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它研究文本中的性别歧视,细致分析文本具体如何与性别有关,而且还讨论作者怎样选用特定方式刻画出性别差异。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1850-1904)塑造的女性形象备受评论家青睐,而妻子形象在她整个作品中的演绎则被关注不多。受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肖邦在作品中深入探讨妻子的生活和真实内心世界。她在不同的时期先后创作了《黛西蕾的婴孩》《一小时的故事》和《觉醒》,故事中的三
从女性主义文体学视角分析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女性观
作者: 高乐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武器》   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文体学   海明威   《永别了  
描述: 《永别了,武器》自1929年问世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曾对其从各种角度进行过深入透彻的研究。海明威在小说中所表现出的对女性的态度,经常成为评论界争论的核心。虽然从女性主义角度已有很多评论家对小说进行过分析和研究,但是,本文作者发现目前从文体学,特别是从女性主义文体学视角剖析该小说的评论和著作都很少。女性主义文体学把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将社会性别的理念引入到文体学研究,描写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语言特征,考察文体的性别特征,重点强调文本分析里对女性的丑化以及歧视和社会性别刻板形象,挑战在文本阐释中对女性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