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妻子之死看肖邦作品中妻子形象演绎--女性主义文体学解读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3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陈梅
【摘要】女性主义文体学诞生于塞瑞·米尔斯的《女性主义文体学》(1995),旨在培育读者能够意识到并理解文本对性别差异的揭示,为文学评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它研究文本中的性别歧视,细致分析文本具体如何与性别有关,而且还讨论作者怎样选用特定方式刻画出性别差异。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1850-1904)塑造的女性形象备受评论家青睐,而妻子形象在她整个作品中的演绎则被关注不多。受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肖邦在作品中深入探讨妻子的生活和真实内心世界。她在不同的时期先后创作了《黛西蕾的婴孩》《一小时的故事》和《觉醒》,故事中的三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年度】2006
【导师姓名】王孝杰
【分类号】B844;|H052;|Q344;|B812.23;|B017.9;|K11;|J624.1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丛林中的女性自我实现之旅:对《我的光辉生涯》中女主人公的分析 作者:吴丹 年份:2012
- 2、穿越男权的阴霾: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拾棉花的女人》 作者:李青 年份:2012
- 3、试论女权主义哲学在西方电影中的表现——以《钢琴课》、《法国中尉的女人》等为例 作者:于辉 年份:2011
- 4、从女性主义文体学角度探究《兰贝斯的丽萨》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杨晓青 年份:2017
- 5、从女性主义文体学角度谈《简爱》的女性形象再现 作者:何明明 年份:2010
- 6、《逃离》与《列车》中的女性书写 作者:傅琼,王丹,姚香泓 年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