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就士妓恋杂剧解读关汉卿与马致远
作者: 马晓侠   来源: 民办教育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汉卿   马致远   士妓恋杂剧  
描述: 就士妓恋杂剧如从能否真切地关注现实生活角度而言 ,关汉卿能关注到现实生活的弱势群体———妓女们的不幸遭遇、痛苦生活 ,且从理想的角度赋予她们以光辉的形象 ,描写了她们以自己的美丽、聪明、机智来抗争命运 ,从而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情怀。而马致远则站在文人的立场阐述了其在元代特殊时代背景下士不得志的失落情怀 ,从而在剧作中表露了一种白日梦情结 ,使其现实心理中的缺陷在创作中得到了补偿 ,体现了一种寒士文化精神。但若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阐释两人的创作 ,他们却共同是在男权社会中以男性话语塑造女性形象 ,其笔下女
赋予教育研究以性别意识
作者: 王雪峰   高畅   来源: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思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教育研究  
描述: 教育研究并不缺乏一般意义上的性别意识,缺乏的是女性主义意义上的性别意识,其表现就是理性主义成为话语霸权,研究者普遍忽视女性研究对象的感受,研究结果不能反映女性的声音,等等。本文认为,在教育公平和民主成为普遍诉求的今天,教育研究有必要借鉴女性主义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这将有助于我们重塑教育知识当中人的形象、反思教育学学科性质和传统教育观念并丰富教育研究的方法。最后,本文就如何体现教育研究的性别意识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温泉乒乓
作者: 李克非   来源: 乒乓世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品   乒乓球运动   竞技体育   世界女子乒乓球俱乐部锦标赛   体育市场  
描述: 2000年,世界女子乒乓球俱乐部锦标赛首度举办时,主办方曾向媒体表示“乒乓球是一项比较适合妇女的运动。”这一观点,从我们这儿展示的国际乒联博物馆部分藏品就可一叶知秋。但真正将这种观点付诸实施并演绎到极致的,非日本莫属。那里的乒乓球爱好者中,妈妈桑(已婚妇女)绝对是不容忽视的主力,甚至,就在2000年前后,日本还出了部风靡一时的乒乓电影《卓球温泉》,讲述了一位中年女性,在温泉胜地的乒乓球台前,找回自我的故事,感人肺腑。只可惜,号称以乒乓为“国球”的中国大陆,却没人引进该片,连盗版商都不感兴趣。而在对乒乓球最
2005年度奥兰治小说奖及新作家奖揭晓
作者: 孙振亮   来源: 外国文学动态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作家   for   女性文学   小说  
描述: 6月7日,美国作家莱昂内尔·施赖弗荣获英国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文学大奖奥兰治小说奖(Orange Prize for Fiction)。[第一段]
中国文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全国新书目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书局   主编   学术   解构与建构   文学批评原理   中国女性文学   教育出版社   女性主义   大学出版社   北京  
描述: 解构与建构:中国女性文学与美学衍论/任—鸣著.-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10.-12册;21cm.-(中国女性主义学术论丛/荒林主编).-ISBN 7-80195-171-9:$300.00抗争与超越:中国女性文学与美学衍论/任—鸣著.-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10.-12册;21cm.-(中国女性主义学术论丛/荒林主编).-ISBN 7-80195-171-9:$300.00文学批评原理/张利群主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260页;26cm.-ISBN 7-5633-50
斯妤散文两篇欣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阅读与鉴赏:初中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散文   斯妤   《幻觉》   初中   语文   《追忆尴尬青春》   阅读欣赏  
描述: 斯妤,,当代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1980年开始写作,著有散文集、小说集二十多部。代表作有散文集《斯妤散文精选》、《两种生活》,小说集《出售哈欠的女人》,长篇小说《竖琴的影子》等。1993年
论私语化写作叙事策略的魅力及缺失
作者: 车红梅   来源: 写作:高级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策略   女性作家   私语化写作   第一人称   中国   当代文学研究  
描述: 随着社会变革尤其是人文思潮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文学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陈染、林白、海男等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开辟了属于自己的私语天空,这是“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最引入注目、遭非议最多的一脉。”(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高教出版社1999版,第181页。)私语化写作包括个人经历、记忆、心理等女性深层意识空间所隐含的形态,是对女性世界更深刻、更透彻的揭示。作家们有着共同的思想背景,类似的生活经验,创作上面临着相同的文化资源,因而在叙事策略上表现出私语化写作的强烈倾向。[第一段]
现代传媒中的性别意识研究
作者: 吕新佳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缺失   现代传媒   性别意识   研究  
描述: ′95世妇会以来,性别意识作为一种全新的概念引入国内,引起了社会核心层对妇女问题的关注。作为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强大影响力量,传媒具有为妇女建立新的行为标准、改造男权文化、促进性别平等的巨大潜力,更担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然而当我们用性别意识的视角来研究现代大众传媒时,可以发现在各种形态的媒体中女性形象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变,两性和谐共处的生存空间并没有得以真正建立。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将对社会性别问题的反省意识纳入媒介主流,以达到媒介传播为促进男女平等做贡献的目标。 对传媒中的性别意识进行分析的理论背
论我国广告中性别权力关系的变迁
作者: 陆红梅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广告   社会性别   意识形态   权力关系   变迁  
描述: 本文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广告中的性别形象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发现,以往的研究都将重点放在广告中女性形象受到歧视的问题上。笔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男性与女性的性别意义正在被重新定义,男女在广告中的形象分布也渐渐改变传统的模式,男性在广告中出现的几率在不断提高。广告性别形象权力关系的变迁,正是对不断更新的意识形态的“再现”,并且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这种变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社会意识形态流变的催化,又有相关研究者的关注和广告制作者们的努力,更有女性
苏童、毕飞宇创作比较论
作者: 周文慧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影视改编   家族史   传统文化   女性  
描述: 苏童和毕飞宇是当下中国文学发展中有一定分量的男作家。相近的年龄,相同的地域环境给他们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诸多相似的背景。本文试从家族史小说创作,女性世界,与传统文化的承继关系,影视文本的改写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引言梳理苏童和毕飞宇的创作背景,指出他们创作的相似性,提出本论文的研究背景。 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两位作家的历史小说,从历史题材,家族史以及家族史的表现形式等方面分析。第二章研究他们的女性人物形象,从苏童审视女性的悲哀,毕飞宇理解女性的艰辛等角度阐释。第三章探讨他
< 1 2 3 ... 99 100 101 ... 118 119 1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