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与农村妇女地位变迁
作者: 高小贤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位变迁   社会发展   中国妇女群体   妇女地位   农村妇女   中国现代化   大邱庄   分层研究   社会学研究   中国农村  
描述: 众所周知,中国农村妇女地位状况和城市妇女有很大的差距,而农村妇女就人数来讲又构成中国妇女群体的绝大多数,因此说,农村妇女状况的改善直接关系到中国妇女的整体解放。中国今天正处在现代化的高潮之中,现代化对当代农村妇女地位变迁会带来哪些影响,自然成为妇女学者所关注的焦点。 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它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中国的改革开放,使我们正式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改变着中国经济,也改变着人,改变着农村妇女。
丁玲小说中的三个女性
作者: 张目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声话语   莎菲   文化模式   丁玲   社会历史文化   旧道德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宗法观念   小说  
描述: 牛津人类学家阿登那(Ardener)夫妇曾描述过一个女性文化模型,提出女人构成一个“失声的集团”,其文化和现实生活圈子同主宰集团的圈子重合,却又不完全被后者所包容,主宰集团指社会历史文化在一定时期的主导方面,如男性中心、宗法观念、封建势力等。而失声的集团这片未被完全包容的部分“飞地”,含着不易为主宰集团所洞察的女性生活领域,丰富的感性生活经验,或形而上的偶像模式等。女性文学则是“双声话语”,其中有“主宰”的故事和“失声”的故事,体现了失声和主宰双重的社会、文学和文化传统。本文试图从叙事入手,引入这个女性文
国际妇女节起源考
作者: 孔寒冰   来源: 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   无产阶级   国际妇女节   妇女运动史   妇女选举权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起源   蔡特金   纺织女工   哥本哈根  
描述: 国际妇女节,无论是在妇女运动史上还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都是一个重要事件。而关于它的起源即始于何时,我国有关的教科书、史学专著、辞书和报刊几乎无例外地认为,是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纺织女工为争取8小时工作制和平等权利,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为纪念这一事件,1910年8月,德国和国际无产阶级妇女运动领袖克拉拉·蔡特金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上提出,把每年的3月8日
美国妇女:继续前进还是向后转?
作者: 陈一筠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堕胎权   继续前进   美国妇女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者   向后转   妇女权益   妇女权利   女性   里根  
描述: 1991年,美国《华尔街杂志》的记者,帕里泽尔文学奖的得主、也是多家刊物撰稿人苏珊·法拉第的《阻击》(Backlash)一书在纽约出版,立即引起了妇女界的轰动。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教授兼妇女与性别研究所所长D·L·罗德称:“这本书以卓越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鞭辟入里地剖析了横在妇女解放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引起我们的强烈共鸣。”克朗出版公司为该书写的评介称:“这本书令人震惊地揭示出过去十年间妇女在美国生活与文化中处于何等飘浮不定地境地。作者证实说,在许多方面仍是‘第二性’的美国妇女,正在被无形的鞭子逼迫着后退。一
男权大厦的结构者与解构者:郁达夫小说中女性和男性解读
作者: 孟悦林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零余者   男权社会   男女平等   中国妇女解放   社会革命   郁达夫小说   女性解放运动   作品   女性形象   抒情主人公  
描述: 重要标志,为几乎所有的社会革命家、思想界风云人物所倡导。蔡元培之兴办学;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在《新青年》
女性意识的周延与定位:毕淑敏小说侧论
作者: 余峥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献祭   军人   毕淑敏小说   红地毯   “女性意识”   经历体验   “母亲”   女性文学   昆仑山   舐犊情深  
描述: 毕淑敏以充满阳刚气的《昆仑殇》登上文坛时,她作为女性的创作意识并不为人注意。随着她小说创作的累积,我们发现,毕淑敏小说的“女性意识”,不仅本真地存在,而且具有与女性文学大潮殊调的独特。在她不多而品位较高的小说中,这种本真而独特的“女性意识”无疑是一个强固的支撑点和有力的发散源。她善于以“女性意识”周延对象,又在对象化中完成“女性意识”的定位,从而使得这一“女性意识”既具有强劲的社会覆盖力,又葆有真切的生活确定性。 一、“女性意识”的周延 毕淑敏说:“我写过昆仑山皑皑的冰雪,我也写很琐碎很细微的家事。金戈铁
女性的风采和悲哀——简评张洁的《方舟》
作者: 邓映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揭示   事业   妇女   奋斗   张洁   解放   作品   女性文学   男人   小说  
描述: 过去我读过张洁的《方舟》,现在又重读,觉得这是女性文学中别具一格的作品,觉得这是一部使人回味、让人思索的小说。小说卷头标出醒目的警语:“你将格外地不幸,因为你是女人。“这就定下基调和所要揭示的内容。
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世界
作者: 张丽丽   来源: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三种类型   女性世界   蔡文姬   人物性格   王昭君   郭沫若历史剧   情感化   女性形象   悲剧性格  
描述: 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系列:一类为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判逆者;一类是为政治信仰的献身者;再一类是超越男子的天才女性。这种划分显然是为了研究需要和方便所作出的粗糙的归纳。实际上,以上三种类型往往呈现出交叉重叠的复杂关系。我们无论在阅读剧本还是在观看演出时,都深刻地感受到,郭沫若剧作中的女性形象有一种单纯、明朗的美。例如卓文君的大胆泼辣,聂莹的侠骨柔肠,王昭君的倔强刚
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世界
作者: 张丽丽   来源: 济宁师专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戏剧   性格悲剧   精神指向   交叉重叠   阿盖   女性世界   蔡文姬   女性悲剧   封建专制   人生理想  
描述: 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系列:一类为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判逆者;一类是为政治信仰的献身者;再一类是超越男子的天才女性。这种划分显然是为了研究需要和方便所作出的粗糙的归纳。实际上,以上三种类型往往呈现出交叉重叠的复杂关系。我们无论在阅读剧本还是在观看演出时,都深刻地感受到,郭沫若剧作中的女性形象有一种单纯、明朗的美。例如卓文君的大胆泼辣,聂莹的侠骨柔肠,王昭君的倔强刚
与现代化同步:妇女争取解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读《国际妇女运动》
作者: 李楯   来源: 世界历史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性   妇女问题   80年代   发达国家   人类社会   国际妇女运动   性别差异   60年代   妇女研究   现代化  
描述: 从本世纪70年代起,先是在发达国家,继而是在整个国际社会,妇女问题成为引人关注的问题,这与自60年代起至今仍在持续发展中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又一次巨大变革是相关的。妇女研究从性别差异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人类自己的新视角。但由于中国在80年代之前有着近30年的封闭,自80年代起至今正处于重新走向开放的过程中,一种世界性
< 1 2 3 ... 9 10 11 ... 28 29 3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