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沈从文作品中的自然女性
作者: 韩立群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小说   新文学   沈从文作品   突出特点   性格构成   女性形象塑造   郭沫若历史剧   文学史   自然化   生存环境  
描述: 在现代作家的作品中,论题材人物的广阔性,沈从文应首屈一指。但他写得最成功的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意义的则是自然女性。鲜明的时代性与社会性是“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历史性特征。新旧社会力量斗争构成的社会关系不仅成为新文学的主要内容,而且被认为是人物性格及环境典型化的主要尺度。这种倾向表现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则是几乎所有女性性格均被描写为某种社会力量自觉或不自觉的代表者,她们的生存环境都是由支配她们的社会关系所构成。鲁迅小说中的祥林嫂和子君,郭沫若历史剧中的“三个叛逆的女性”,便都是代表着某种道德力量而又受道德力量
新文学初期女性文学中的人生追求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雪林   女性作家   女作家   石评梅   人生追求   爱情   凌叔华   庐隐   女性文学   新文学初期  
描述: 本文所谓新文学初期,指从1915到1925这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所谓女性文学,亦仅指当时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以冰心、冯沅君、石评梅、白薇、庐隐、绿漪(苏雪林)、凌叔华、陈学昭等为主要成员的当时一批著名女作家,虽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社团、流派而且创作风格和作品的艺术韵致各
新文学初期女性文学中的人生追求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本文所谓新文学初期,指从1915到1925这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所谓女性文学,亦仅指当时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以冰心、冯沅君、石评梅、白薇、庐隐、绿漪(苏雪林)、凌叔华、陈学昭等为主要成员的当时一批著名女作家,虽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社团、流派而且创作风格和作品的艺术韵致各
新文学初期女性文学中的人生追求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学昭   创作风格   苏雪林   个性主义   新文学运动   冯沅君   石评梅   凌叔华   庐隐   人生理想  
描述: 本文所谓新文学初期,指从1915到1925这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所谓女性文学,亦仅指当时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以冰心、冯沅君、石评梅、白薇、庐隐、绿漪(苏雪林)、凌叔华、陈学昭等为主要成员的当时一批著名女作家,虽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社团、流派而且创作风格和作品的艺术韵致各
女性小说:异曲同工的和鸣(海峡两岸小说比较)
作者: 赵朕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五四女作家   女性小说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海峡两岸   人生悲剧   五四时期   伦理道德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台湾女性小说虽然发轫于风云变幻的50年代,但是波涛奔涌的海峡并没有割断文化母体的脐带。它延续、贯通了五四时期女性小说的血脉,承袭了表现自身世界的传统;同时也受到传统的民族文化积淀形成的社会心理、伦理道德和风尚习俗等内潜力的影响和制约。当年,一些曾在大陆成名并把大陆的文艺经验带到台湾的女作家,如苏雪林、谢冰莹、林海音、孟瑶等,为了挽救寂寞萧疏的台湾文坛,或创办刊物,扶植女作家成长,
女性小说:异曲同工的和鸣:海峡两岸小说比较
作者: 赵朕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五四女作家   女性小说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海峡两岸   人生悲剧   五四时期   伦理道德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台湾女性小说虽然发轫于风云变幻的50年代,但是波涛奔涌的海峡并没有割断文化母体的脐带。它延续、贯通了五四时期女性小说的血脉,承袭了表现自身世界的传统;同时也受到传统的民族文化积淀形成的社会心理、伦理道德和风尚习俗等内潜力的影响和制约。当年,一些曾在大陆成名并把大陆的文艺经验带到台湾的女作家,如苏雪林、谢冰莹、林海音、孟瑶等,为了挽救寂寞萧疏的台湾文坛,或创办刊物,扶植女作家成长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妇女解放思想
作者: 郭文佳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适   三纲五常   新文化运动时期   婚姻自主   中国妇女   妇女解放思想   自身解放   男尊女卑   封建专制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描述: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反对封建的礼教、礼法、贞节以及旧伦理,旧政治,提出了打倒孔家店、反对男尊女卑,破除三纲五常,主张婚姻自主的口号,对封建专制和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猛烈的冲击。广大青年妇女要求自身解放的呼声日益高涨,开创了妇女解放的新纪元。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胡适,在1917年至1920年间,连续发表文章,提倡妇女解放,重新探讨和评价旧的观念,提出了许多现在看来仍是进步和正确的思想。
绰约多姿 各具风采——漫谈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曹明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绰约多姿   舞女   《游园惊梦》   性格   命运   作品   白先勇小说   女性形象   大班   尹雪艳  
描述: 白先勇是一位善于刻划人物的艺术巧匠,他笔下的人物大多血肉丰满、形神兼备,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在白先勇的短篇小说中,以女性作为主人公的,又几乎占一半以上,他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如:尹雪艳、钱夫人、李彤、玉卿嫂、一把青、金大班、娟娟等,都绰约多姿、各具风采。从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成功,可以看出,白先勇对一般女性的心理,具有深切了解。甚至有人认为,他写女人远比写男人更细腻、更传神。於梨华曾说过:“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没有任何一位作家刻划女人能胜过他”。此话并非过誉。
中国妇女解放的战歌--郭沫若历史剧创作漫评
作者: 司瑞昌   来源: 承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卓文君   漫评   中国妇女解放   王昭君   战歌   郭沫若历史剧   武则天   婚姻自由   女性   封建伦理道德  
描述: 郭沫若在他整个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先后创作了十一部历史剧,塑造了近四十个女性形象.作者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不仅表现了每部作品的独自的主题思想,同时还共同地表现了作者的另一种创作意图,那就是她们大都要求妇女解放.作者对她们的这种要求不仅进行了具体描写,而且也给予了热烈的歌颂.人类社会历史自从结束以母权制为主要特征的原始社会,进入以私有制为主要特征的阶级社会以后,广大妇女就逐渐沦为男子的附属地位.恩格斯曾经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这样描述妇女由此遭受到的苦难;“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
中国妇女解放的战歌——郭沫若历史剧创作漫评
作者: 司瑞昌   来源: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卓文君   漫评   中国妇女解放   王昭君   战歌   郭沫若历史剧   武则天   婚姻自由   女性   封建伦理道德  
描述: 郭沫若在他整个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先后创作了十一部历史剧,塑造了近四十个女性形象.作者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不仅表现了每部作品的独自的主题思想,同时还共同地表现了作者的另一种创作意图,那就是她们大都要求妇女解放.作者对她们的这种要求不仅进行了具体描写,而且也给予了热烈的歌颂.人类社会历史自从结束以母权制为主要特征的原始社会,进入以私有制为主要特征的阶级社会以后,广大妇女就逐渐沦为男子的附属地位.恩格斯曾经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这样描述妇女由此遭受到的苦难;“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
< 1 2 3 ... 9 10 11 ... 30 31 3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