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1566 条
-
试析台湾妇女团体与妇女运动
-
作者:
高群服
来源:
国际社会与经济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团体
新女性主义
性别歧视
现代妇女
发动群众
妇女运动
台湾当局
台湾政治
妇女权益
男尊女卑
-
描述:
台湾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但传统的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现象仍占主要地位,台湾妇女权益的保障和维护是滞后的。鉴于此,在台湾政治解严前后发展起来的妇女团体与妇女运动不断发动群众宣传群众,以唤醒妇女、团结妇
-
中西女子高校对女生的教育补偿研究
-
作者:
席春玲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方
女子高校
教育补偿
女生
-
描述:
世界范围内男女同等接受学校教育已成现实,人们对女子高校的存在价值提出了质疑。其实,只要社会上还存在两性间的不平等,女性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女子高校就有存在的必要。女子高校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男女混合教育中不利于女生发展的地方,对女生发展具有教育补偿作用。
-
《诗经》中的女性与女性的地位
-
作者:
华天龙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化
诗经
社会地位
生活状况
女性
-
描述:
对《诗经》中女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能够了解当时女性的生活状况。文章所论之女性既有平凡的女性,也有处于社会上层的女性,《诗经》通过过对她们的描写来反映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本文从女性的情感,地位的变化和处于不公平待遇时的愤懑三个方面讨论《诗经》中的女性及其地位等相关问题。
-
女性·他人·女性自我
-
作者:
李玲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镜像
女性哥特
女性意识
自我
他人
-
描述:
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 观照女性哥特自身的发展,研究其文本层及创作层对女性意识的表现,认为:女性哥特表现了女
-
“男人、女人、女博士”
-
作者:
徐小平
来源:
新东方英语(大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起来,抚慰男同胞的衰败”不久前在清华演讲,讲大学生就业问题。一个显然是女生的研究生站起来向我提问:现在研究生也不好找工作,对于女性研究生来说,可能就更有困难,许多
-
女性学论纲
-
作者:
钱焕琦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学
社会地位
研究
女性
-
描述:
女性学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对女性学的研究成果,应以科学的方法加以认识和审视;应从多学科的角度,科学地研究女性本身的特殊禀赋和潜在能力;世界各国女性与文化的差异最本质地展示出女性的真实面貌;女性对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的占有与支配状况是决定妇女社会地位的关键。女性学的研究方法是多样化的。作为课程开设,女性学应有自己独特的目标。
-
女书起源新探
-
作者:
伦玉敏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活动
江永
女性学
永州
女书起源
-
描述:
湖南永州江永女书是目前唯一还在使用的女性文字,其起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女书是当地文化互动的产物,从女性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学科角度对"女书"造字者传说进行解读,以及比较道教符箓、傩巫符咒与
-
由“女学热”想到的……
-
作者:
丛一
来源:
中国质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关系
波伏娃
情感关系
西方女性
前几
女性学
《第二性》
性别意识
女性成长
创造智慧
-
描述:
相比于男性,女性面临的性别困惑要多出很多。女性自身魅力的打造、两性相处的分寸、家庭关系的协调,都蕴含着让女性一辈子学不完的门道儿。而换作男士,同样的事情似乎并不太让他们伤神。"女学"成了大杂烩"如何
-
A·S·拜厄特的女权思想
-
作者:
蒋显文
来源: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占有
独立性
女权主义
男性
女性
-
描述:
女性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向往是女性文学永恒的主题。 A· S拜厄特的作品也不例外。但是她的有关由男性主宰的邪恶世界必将沉入海中 ,被压迫的女性世界必将上升到水面上来 ,成为世界的主宰的思想 ,她的女人不依靠男人而能为自己创造生命和意义的思想 ,还有男性由过去的压迫和限制女性变成今天的对女性的占有 ,现代女性要反对男性用任何手段来占有自己的思想以及孩子是有抱负女性的羁绊的思想等为女权主义增添了新的内涵。
-
设想妇女的未来
-
作者:
F.帕尔蒂尔
戴侃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在前工业社会,友谊、工作和家庭这三个支撑点全都交织在一起,而现代的工业社会使家庭私有化了,友谊被糟踏成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工作方面也出现了许多不协调的情况。尽管如此,在研究未来和制订政策时,这三个支撑点仍然是有用的。后工业社会是以福利或劳务为特征的。福利国家的国家干预是为了保护公民免受工业社会可能给人们带来的意外,例如工伤事故,退休、患病期间的收入损失,失业和残废等等。但是,所有的福利国家对于妇女利益方面的考虑总是比对男人少,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