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6917 条
-
乡原薛宝钗——兼评钗黛优劣论
-
作者:
李新灿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伪
乡原
生存处境
人性多面性
-
描述:
在《红楼梦》所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中 ,薛宝钗是最成功而又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人们对她的争议又常常是在与林黛玉作比较中进行的。薛宝钗是一个乡原典型 ,她将生存原则放在首位 ,以适量的虚伪作为生存智慧 ,她自以为是 ,真诚地劝说别人。说薛宝钗是乡原典型并不是贬低她 ,因为人类的生存处境和人性的复杂多面性使人们必然戴上人格面具 ,使人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乡原习性 ,都存在虚伪 ;说薛宝钗是乡原 ,正是对曹雪芹深刻洞察人类生存处境、人性复杂多面性的高度赞扬。以这一结论为基础 ,我们可以对钗黛优劣论作出公允的评价
-
两样笔法,双色人生 阿尔小镇的梵高与高更
-
作者:
袁新
来源:
文史参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块
法国
悲惨世界
色彩
舞厅
艺术家
自画像
梵高
高更
合作作品
-
描述:
8月21日,埃及政府官员宣布:首都开罗马哈茂德·哈利勒博物馆收藏的梵高作品《罂粟花》被盗,这幅作品估价超过5000万美元。梵高的另一幅作品《阿尔的舞厅》,作为法国国宝正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它见证了梵高和高更之间的友谊,是两人为数不多的合作作品。画作的主题是他们经常光顾的一家舞厅的一个节日之夜。晃眼的金黄色块,诡异的靛蓝色块,色彩纯粹,气氛热闹,强烈的反差让空间具有饱和感,烘托出一种奇特、令人不安而又充满迷幻色彩的美。画中右侧的女性形象,一下子便抓住观众的视线,传递出一种不安的情绪。透过这潜藏的不安,人们似
-
从俄朝民族文化心理看安娜和春香爱情追求之差异
-
作者:
刘艳萍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交生活
情的方式
民族精神
儒家思想
爱情悲剧
爱情观
托尔斯泰
民族文化心理
爱情追求
儒家文化
-
描述:
作为成功的古典女性形象,安娜和春香所属的国家、社会不同,出身、教养也不同,可是,她们追求爱情生活的历程却如此相似,即她们都是美善的完美结合体;都追求真挚而自由的爱情;其爱情追求具有情爱的绝对定向性;为追求理想的爱情勇于反抗专制势力而不妥协。可是仔细考察其爱情的心理内容、表现方式及命运结局,就会发现其中的显著差异,这是两个形象难以比较的最大障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两个形象之不可比。笔者认为,安娜和春香的爱情追求在某种意义上还分别体现着俄朝民族某一特定时期普通的平民的爱情观。所谓“平民”,泛指劳
-
隆胸记
-
作者:
暂无
来源:
情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在初美的发育期,她发现自己的胸相当之小,和男孩子差不多。 而到了20岁,她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她的胸再也不会长了。 初美由此度过了相当凄惨的青春期——因为始终未曾迅猛发育,所以初谙人事的男孩子们几乎对她没有太大的注意。 樱桃认为,如果你有胸,男孩子就想和你睡觉,这算不上什么恭维,因为他们反正想睡觉。但是如果你有一张漂亮的脸,男孩子就会不由自主地爱上你,那么睡觉就不仅仅是睡觉,而是更有价值的爱。 明纱进一步补充说,女人的胸对于性而言,就像枕头之于睡眠,男人可能以为他们需要枕头,但是他们没有枕头也能睡。 仙仙
-
七款曼妙香氛
-
作者:
珊瑚
来源:
爱人坊·银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柔美樱花-Guerlain 娇兰香水系列的创办人被盛开的樱花所感动,首款樱花香水推出之后即造成轰动,此后每年都会在瓶身及香调上做变化。粉柔樱花香水,它拥有丁香的平和气味,以樱花盛开的香味象征着永恒的大自然。 优雅铃兰 Dior issimo,宛如一把花束缓缓绽放的气息。之所以选择铃兰为主体香调,是因为MR.DIOR 对铃兰这种娇美的小花钟爱有加,铃兰纤细柔美又优雅的气质,最能代表他心目中的女性形象,并且他深信,铃兰的神秘特性,可以带来成功与好运。1956年Dior issimo首次面世,其香气有如一篮于晨
-
都市的牵引与迷失
-
作者:
高鸿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迷恋
迷失
城市经验
牵引
-
描述:
本文拟从城市文化的表征出发探讨都市人所受到的视觉“控制”,从都市视觉迷恋的自我确认,都市视觉迷恋的物质占有和精神牵引,都市视觉迷恋中的精神迷失等探讨嘉莉等人物形象。《嘉莉妹妹》的这一文本显示出德莱塞对于美国城市发展的独特经验。 《嘉莉妹妹》(Sister Carrie,1900)是20世纪美国小说家德莱塞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自出版以来,《嘉莉妹妹》中的人物形象,就受到来自各方的批评和评价。 最早的现实主义批评认为《嘉莉妹妹》是资本主义社会“欲望”的产物,嘉莉是“金钱崇拜”所导致道德堕落的代表;女性主义批评认
-
赵薇 从“小燕子”到白天鹅
-
作者:
Yomi
来源:
电视指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小燕子”只是“小众”偶像 当歌声响起时,大家眼前一定会浮现出那个调皮可爱、惹事生非又心地善良的“小燕子”形象。正是当年的一部《还珠格格》让还是在校学生的赵薇,成为了无数观众的偶像。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还珠格格》的全国热播已经形成了一种效应,不管你是老、中、青,晚上没事都得看。一时间,“小燕子”风潮四起,赵薇的大头贴不仅被印到脸盆上,还被粘到镜子背面,可以说,作为第一个能让孩子们尖叫起来的本土偶像,“小燕子”已经被深深地烙在了大众的心里。传统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样一个女性形象:她把娇纵痴憨的那一套小
-
功名和尊严之间
-
作者:
朱晖
来源:
才智(才情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尊严
总决赛
比赛中
潜规则
功名
柯林斯
香港
唐明皇
自爱
女性形象
-
描述:
虽然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却是许多美德之母。——柯林斯[英国]从冯程程、姚木兰到陈淮秀、白娘子,赵雅芝塑造了一个个秀外慧中、自强自爱的女性形象,这些固然与她出色的演技分不开,但更是一种本色演出的写照。1973年,只有17岁的赵雅芝出落得亭亭玉立,清秀可人,在母亲的鼓动下,参加了香港小姐的选美。众所周知,如果能在选美比赛中进入前三甲,将意味着今后成名成星的机会唾手可得。赵雅芝凭借其温柔娴雅的形象和聪慧机敏的才智一路过关斩将,顺利杀入总决赛,然而令美丽清纯的她想不到的是,当时的选美,也充满着各式各样的潜规则。
-
试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电影
-
作者:
袁智忠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
主题
题材
嬗变
-
描述:
四十多年来,中国当代少数民族电影从无到有,从幼稚走向成熟,为中国当代电影铺写了光辉的一栏。它们所反映的题材范围几乎覆盖了藏、蒙、白、维吾尔、满、壮等大陆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了一个个性格丰满、有血有肉、叱咤风云的女性形象、英雄形象。在主题上总体倾向也表现出一种由冷到暖、由礼赞到反思的嬗变。本文正是从前述题材范围、人物塑造、主题嬗变三方面对当代少数民族电影作了初步探讨,勾勒出了当代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轨迹和基本轮廓。
-
浅析作品《德伯家的苔丝》
-
作者:
吴晓雅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勇敢
道德
性格弱点
忠诚
悲剧命运
-
描述:
苔丝是哈代塑造过的最好最美的女性形象之一。小说描述了一个纯洁、美丽、勤劳的农村姑娘苔丝在不幸失贞之后,被冷酷的社会、腐朽的道德逼得走投无路,愤然杀人而自己被处死刑的故事。在强烈震撼痛惜之余,我们又深深感到其悲剧的不可避免。本篇将试从社会环境、家庭及个人性格等方面,探讨导致主人公悲剧的必然因素。哈代这样处理和反映人物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完美的正面人物形象和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鞭笞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丑恶,这也正使得《苔丝》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较他的其他作品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