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6917 条
-
围城内的挣扎——浅析凌淑华笔下的太太形象
-
作者:
郑来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男权社会
自我意识
反思
-
描述:
愚昧可悲的时代特征挖掘出来。凌叔华并没有简单地将她们的命运归结为社会的原因,而是将女人放在人的立场上去展开书写,从现代女性的视角出发去重新审视婚姻关系中的男男女女,不仅只看到了女性的精神局限和可悲命运,还从现实层面和文化溯源上对男女关系展开叙述,在这样的视野之下,女性形象变得更加丰满而真实。
-
反叛传统:新女性形象的重建:论陈染、林白的女性写作
-
作者:
陆孝峰
来源: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越现实
挖掘欲望
主体意识
孤独敏感
-
描述:
陈染、林白的女性作品,具有对传统女性文化的反叛性.传统的女性文化是在男性中心文化的控制下衍生出来的产物,它是符合男性秩序的,它表现为女性社会角色以及角色的社会价值,关注的是女性性格的悲剧和社会悲剧.陈染、林白小说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她们拒绝参与社会,体现了现代女性的解放意味.本论文从两个方面阐述陈染、林白女性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的建构.一是淑女模式和贤妻良母型的女性形象的解构;二是欲望和诗性飞翔的新女性形象的重建.通过文本分析两人由于个人生活经历、家庭环境、精神气质及审美修养的差异而造成的作品中女性形象的
-
“正邪两赋论”、“金陵十二钗”渊源补论
-
作者:
王光福
来源:
红楼梦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陵十二钗
正邪两赋论
小石城山记
二十四花品
洛阳牡丹记
-
描述:
》、唐代的柳宗元在《小石城山记》中,都曾发抒过类似的思想观点。周汝昌先生也曾论及“红楼花品”,说《红楼梦》是一部“群芳谱”。其实“金陵十二钗”这一女性形象群,也来自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中的“二十四花品”。明乎以上两点,不仅会加深对“正邪两赋论”的理解,也会对了解曹雪芹的整个锦绣文心有所助益。
-
爱情的执著与牺牲
-
作者:
王红梅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雪国
玛格丽特
茶花女
生活中
牺牲自己
爱情
执著
女性形象
岛村
川端康成
-
描述:
前言 驹子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雪国》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之一,是一个名为艺妓,实则为一名洁净的少女;玛格丽特是法国作家小仲马在《茶花女》中塑造的善良、纯洁、不惜牺牲自己幸福的妓女。她们生存在社会
-
浅析中国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及演唱特点:以《党的女儿》中田玉梅的表现为例
-
作者:
梁丽
来源:
黄河之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演唱特点
中国歌剧
女性形象
-
描述:
国歌剧里程碑式的《白毛女》的诞生,到2004年《木兰诗篇》的精彩演绎,其故事情节当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演唱都让观众印象深刻。其中,民族歌剧《党的女儿》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更是中国歌剧发展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之作。本文就以
-
在苦难中升腾
-
作者:
沈红芳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感觉
葡萄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扶桑
女性自我
女性形象
严歌苓
女性主体性
男性
-
描述:
苦难是文学表现的主题之一,就女性与苦难的关系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苦难的牺牲品,如杜十娘等,另一类则有幸被拯救得以脱离苦海,如白毛女。虽然结局大不相同,但是这两类女性形象自身,都既没有自我
-
缺失性体验与女性英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满少卿饥附饱飓》之比较
-
作者:
黄鲲鹏
来源:
大东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言二拍
缺失性体验
女性形象
集体无意识
-
描述:
“三言”“二拍”中反映着晚明人文思潮的涌动,尤其是对女性的刻画中蕴含着不少先进的思想。在这五部作品中,有着许许多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义女、侠女形象,作家在写作中,对她们甚至超越了“尊重”一词,字里行间满含敬佩之意。讴歌女性的同时,甚至有意贬低男性,塑造了许多负恩忘义、薄情寡廉的男性形象。追究原因,这背后是一种缺失性体验在驱使,在强大的男性话语体系中,到处充斥着现实的不完满,而关于人性的复杂和不美好已经在男性群体的写生中得到了充分的讨论,女性一直是缺席的,因而女性也是新鲜的,不管对读者还是作家来说都是如此。在男
-
缺失性体验与女性英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满少卿饥附饱飏》之比较
-
作者:
黄鲲鹏
来源:
大东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言二拍
缺失性体验
女性形象
集体无意识
-
描述:
“三言”“二拍”中反映着晚明人文思潮的涌动,尤其是对女性的刻画中蕴含着不少先进的思想。在这五部作品中,有着许许多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义女、侠女形象,作家在写作中,对她们甚至超越了“尊重”一词,字里行间满含敬佩之意。讴歌女性的同时,甚至有意贬低男性,塑造了许多负恩忘义、薄情寡廉的男性形象。追究原因,这背后是一种缺失性体验在驱使,在强大的男性话语体系中,到处充斥着现实的不完满,而关于人性的复杂和不美好已经在男性群体的写生中得到了充分的讨论,女性一直是缺席的,因而女性也是新鲜的,不管对读者还是作家来说都是如此。在男
-
性觉醒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兴起
-
作者:
徐仲佳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女性作家
现代性爱
觉醒
五四新文化运动
女性解放
身份焦虑
现代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自觉
-
描述: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诸因素中,性觉醒对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兴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性爱思潮带来的性觉醒在1920年代撕开了数千年来男权意识形态的帷幕,使得女性作家具有了"为人"与"为女"的双重自觉
-
薇拉·凯瑟《啊,拓荒者》的女性主义赏析
-
作者:
杨春会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拓精神
西部边疆
亚历山德拉
美利坚民族
新女性形象
女权主义
美国西部
薇拉·凯瑟
悲惨生活
女性主义
-
描述:
和自我标榜的民族精神。而薇拉·凯瑟的小说却致力于讲述女性拓荒者的开拓精神,展现出特立独行的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新女性形象。《啊,拓荒者》这部小说是薇拉·凯瑟出版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第一部讲述美国西部边疆女开拓者的小说,该小说奠定了薇拉·凯瑟在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