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题材】搜索到相关结果 43 条
-
悲情的集结:《项脊轩志》、《江城子》与《声声慢》之比较
-
作者:
张春妍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裁
传统
《项脊轩志》
《江城子》
悼亡
题材
《声声慢》
悲情
-
描述:
悲情何来,因悼亡二字始,北宋苏轼已开其端。这是一个既传统又特殊的题材,言其传统是因为自西晋潘岳、唐元稹以来,悼亡之作代有所出,而且体裁多样;言其特殊是相较于诗词中的常见题材,“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
略论《岐路灯》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
作者:
弦声
来源:
殷都学刊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歧路灯》
《金瓶梅》
姜氏
女性形象塑造
王氏
题材
《醒世姻缘传》
《岐路灯》
章回小说
李绿园
-
描述:
问题的反映多是宋元的小说话本和明代的拟话本。由于题材的限制,在明代中叶以前的章回小说中,很少有写得出色的女性形象。直到万历年间出现的第一部由文人个人创作的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章回小说《金瓶梅》中,才出现
-
男权语境中的女权意识:戏曲中的“女扮男装”题材透视
-
作者:
李祥林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女状元》
男权社会
题材
女性形象
女权意识
女权思想
男权语境
性别角色
《雌木兰》
-
描述:
男权语境中的女权意识戏曲中的「女扮男装」题材透视李祥林从女权批评这一文化视角检讨古典戏曲作品,我们首先不能不注意到千百年来既为戏剧家津津乐道又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女扮男装”题材。因为,它是中国古代社会女性争取自身权益、地位的思想意识在戏曲舞台上的投影...
-
“老上海”题材电影的性别意识
-
作者:
李娜
何祖健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上海
题材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性别意识
国际都市
女性形象
30年代
-
描述: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号称"东方巴黎",是充满现代魅力的国际都市,它的浮华璀璨是中国现代城市文明难以逾越的巅峰。老上海魔幻迷离的面纱时时撩拨人们的怀旧情怀,她折射的正是人们对曾经国际都市身份的认同、向往与自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内地涌现出一批以老上海的女明星、
-
顺从 隐忍 反抗 重新定位
-
作者:
董莉
尹志刚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女主人公
重新定位
中国妇女
中国古代文学
题材
丈夫
婚姻离异
婚姻破裂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文学的人物画廊中,女性形象格外引人注目。女性在中国文化中长期处于男权主义的统治和奴役之下。她们身上承载着历史和现实的重负,在人类的文明缓慢向前发展的漫漫征途上,留下了一个个血的足迹。
-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环境整治
-
作者:
石伊林
邓萌
石丹林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历史方法论
英雄形象
艺术作品
女英雄
妇女运动
男性意识
题材
艺术史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改制商业银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1、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周期性将导致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多变性。对于银行系统而言,当信贷总量骤然收缩以后,一些深层次矛盾也会显现出来。换言之
-
历史的潜意识规则:西方艺术作品中几个女英雄形象的解读
-
作者:
游禾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历史方法论
英雄形象
艺术作品
女英雄
妇女运动
男性意识
题材
艺术史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艺术史可以被看做20世纪70年代早期妇女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理论建立在社会历史方法论,即所谓的新艺术史的基础之上。1971年,美国女艺术史家林达·诺克林发表了题为《为
-
藏戏剧作的审美风格
-
作者:
何玉人
来源:
西藏艺术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戏
人物塑造法
审美风格
剧作结构
故事情节
创作观念
题材
剧目
女性形象
-
描述:
藏戏剧作的审美风格
-
展示女性风采的烟标
-
作者:
李润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
独特
风景
艺术
浪漫色彩
烟标
广泛
题材
女性形象
女性人物
-
描述:
题材广泛、洋洋大观的烟标艺术海洋中,有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那就是展示女性人物风采的烟标。从中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端庄的普通女性形象,还能欣赏到雍容华贵、沉鱼落雁的美女形象,以及充满浪漫色彩的仙女道姑。
-
乐在平凡书风流——记解放军某部新闻干事张洪水
-
作者:
吴瑞虎
来源:
新闻知识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流
干事
报告文学
新闻
洪水
征文活动
题材
当代女性
作品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报北京6月20日讯记者李亚丹报道:今天揭晓的《当代女性》报告文学征文活动,为绚丽多采的当代人物画廊增添了一组风流倜傥的中固女性形象。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陈祖芬以总参女子军乐团为题材的作品——《我们应当更富有》和张洪水描写军人妻子的作品——《迟写的祭文》获得最佳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