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搜索到相关结果 23 条
-
乔治·桑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女权思想的比较
-
作者:
王迪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乔治·桑
女权主义思想
陀思妥耶夫斯基
女性问题
-
描述:
女性问题作为社会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文学家关注的焦点。19世纪后半期,在父权制社会的主流意识中,促进妇女解放的思想开始萌发和传播。19世纪60年代,妇女开始接受教育,并且能够凭借自由意志选择职业和生活伴侣。这一社会问题在许多作家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包括乔治桑、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在许多人眼里,十九世纪的法国,乔治·桑是其女权运动的代名词,她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她们勇敢追求自由与平等,而女作家自身也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中有“天使”,也有“妖女”,不同的是,他笔下的“天使
-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
作者:
黄美红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
陀思妥耶夫斯基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作为两性中的一极,代表着人类社会的一半,在任何一个作家的笔下,这个话题都是值得关注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女性主义批评的勃然兴起,猛烈地冲击了文学研究领域中由男性文化建构的传统,使人们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文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性别独特性和文化独特性方面的深入探索和丰富表现,开辟了当代文学研究的新境界。因此,从女性主义视野下来研究作家作品也一时成为了一种潮流,本文即是从女性主义的视野出发来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女性形象作类型分析,其女
-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世界中的基督式人物
-
作者:
杨江平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宗教思想
基督式人物
陀思妥耶夫斯基
-
描述:
陀思妥耶夫斯基无疑是一位具有东正教思想的作家。但试图从他的作
品中总结出二二得四的宗教规律将是永远徒劳的努力。他几乎在提出任何
一个命题时都会同时思索相应的反命题。探索陀思妥耶夫斯基,遇到的将
会是一个深邃幽暗、歧路重重的内心世界,对于那些不因此望而却步的人
们来说,所能做到的,只是选取某个特定的角度切入,而这个角度却已先
行具有了片面性。这是无法避免的矛盾,也是陀氏留给我们的“谜中之谜”
最耐人寻味的地方。
本论文从陀思妥耶夫
-
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女性形象成因
-
作者:
王曼利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圣愚
宗教文化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中介新娘
圣母原型
-
描述: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下简称"陀氏")和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两座高峰。陀氏笔下的男女主人公,很多研究者都进过深入地分析,但对其创作中为什么会出现圣母形象、女性圣愚和中介新娘等这些特殊类型的女性进行论述的却不多。本文主要从宗教文化角度分析这些女性形象的成因,说明陀氏创作中具有一种俄罗斯文学特有的,深沉厚重的宗教文化意蕴。
-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女性形象创造审美模式
-
作者:
刘艳萍
来源:
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歇斯底里
女主人公
宗教情感
审美模式
索尼娅
女性形象塑造
陀思妥耶夫斯基
女性形象
悲观主义
小说
-
描述:
尽管陀思妥耶夫斯基将笔触指向那些受侮辱受损害的贫穷女性,但是力图刻画出“戴着各种假面具的他自己”的创作主旨,使他笔下的女性形象系列分离为两种皆然不同的审美模式:一是塑造“基督之爱的化身”;一是刻画“被摧残的美”。两种女性形象创造审美模式相互对照和映衬,共同昭示着作者对病态社会病态女性复杂的心理和行为的独特思考及力图改变不平等现实的最大努力
-
论中英俄小说中三位反抗的女性:尤三姐、伊迪丝和娜斯塔霞
-
作者:
薛斐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庚辰本
狄更斯
尤三姐
柳湘莲
陀思妥耶夫斯基
尤二姐
《白痴》
曹雪芹
女性形象
《石头记》
-
描述:
如果我们要分析伊迪丝和娜斯塔霞这两个形象,那么根据狄更斯的《董贝父子》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的文本就行了。这两部名著并没有被人删改的问题。但是,当我们分析尤三姐这一形象时,就应该十分小心,校勘各种版本的异同,我们要分析的是曹雪芹原著中的尤三姐,而不是经高鹗重塑的尤三姐。现在通行的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底本是程乙本,即乾隆壬子(1792)出版的活字本。高鹗不仅续作了后四十回,还对曹芹原著前八十回也作了重要的改动。
-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女权主义
-
作者:
朱桂梅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明威作品
新女性形象
女权主义
封建传统
陀思妥耶夫斯基
女性问题
社会问题
著名作家
-
描述:
女性问题作为社会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文学家关注的焦点。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作品的主人公多以硬汉的形象出现,但在他的作品中也不乏女性的出现,其出现也是矛盾重重。伟大的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剧中塑造了反封建传统的新女性形象,从人性和人的价值角度探寻女性的处境和命运,为女性提出了作为“人”的生命欲求,呼唤人性的解放。
-
文化寻访: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深度审视: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文化精神》
-
作者:
王志耕
来源:
俄罗斯文艺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督教精神
文化精神
基督教文化
《俄国文学与宗教》
人道主义
十九世纪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罗斯文化
俄罗斯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文化寻访: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深度审视———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文化精神》王志耕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其复杂性而被视为一个解不透的谜。自现代主义者们把陀氏奉为鼻祖以来,陀氏更成为世界文学的一个焦点,研究著述已数十倍于陀氏的原作,令人大有雾失楼台之慨。与...
-
从东正教文化视角看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观
-
作者:
刘锟
来源:
欧美文学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念
布尔加科夫
托尔斯泰
永恒女性
基督教
上帝
俄罗斯东正教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罗斯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观念可以说处于俄罗斯东正教文化体系的核心地位,它植根于俄罗斯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是东正教道德、伦理、哲学和神学思想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普遍的女性观在东正教哲学和神学思想中有广泛的论述,而在俄罗斯经典文学中则得到更为丰富、直观和生动的体现。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女性观念的体
-
虔诚的罪和《赞美诗》
-
作者:
任明丽
来源:
欧美文学论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督
寓言故事
赞美诗
俄罗斯女性
圣经
上帝
人类
陀思妥耶夫斯基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赞美诗》是俄罗斯著名散文家、戏剧家弗利德里希·戈连施坦(1932年生)的代表作之一,它写于1975年,1986年发表于国外,1991—1992年作为回归文学发表于《十月》杂志上。这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