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铁凝】搜索到相关结果 60 条
-
残缺性文本:论铁凝作品“三垛”对女性生存际遇的呈现
-
作者:
周梦焱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际遇
90年代
文本
残缺性
《麦秸垛》
作品
女性生存
铁凝
-
描述:
铁凝创作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小说“三垛”(《麦秸垛》、《棉花垛》、《青草垛》)被人称之为是女性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作品,也是铁凝在创作与风格转型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在“三垛”中,可以感觉到铁凝对叙事形式的探索与新的追求。
-
“疯狂玛格”:神话窥破之后的镜城突围
-
作者:
闫红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主体身份
社会经济转型
现代性
诉求
作品
突围
女性文学
疯狂
铁凝
-
描述:
“疯狂玛格”:神话窥破之后的镜城突围
-
从新时期女作家的创作看“女性文学”的若干特征
-
作者:
吴黛英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造物
鲁鲁
王安忆
叶文玲
张洁
宗璞
茹志鹃
铁凝
张辛欣
创作思想
-
描述:
文学,是整个人类生活的反映,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至的。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它并无国界的限制、时代的切割、当然也就没有什么性别的区分了。但是,人类历史又是男女两性共同创造的,文学作为人类的精神创造物之一,也包含着女性的心血和
-
她们执著于真善美的追求:90年代女性文学流向之一
-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淑敏
女性作家
真善美
女作家
年代
张洁
执著
女性文学
善与美
铁凝
-
描述:
真、善、美,作为判定文学作品的价值尺度之一,历来是作家、尤其是女作家执著而共同的一种艺术追求。女性所固有的比男性更持久的爱心、同情心和总是喜欢寻梦的心,驱使着女作家们执著地追寻和讴歌真善美。80年代前期,作为对“十年浩劫”践踏真善美的一种反拨,宗璞、张洁、张抗抗、王安忆、铁凝等一大批女作家曾以强烈的主观色彩,热切地追寻人间的友爱与温馨,赞美纯洁高尚的心灵,憧憬真挚理想的爱情。80年代中
-
贵州的女性文学
-
作者:
林树明
来源:
山花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抗抗
王安忆
莫言
文学传统
张洁
凌叔华
延安文艺座谈会
明先生
刘索拉
铁凝
-
描述:
我们这个栏目由于本刊举办“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征文而中断了一些时日,但我们仍将继续下去。本期发林树明先生此文,读者诸君或许会看到,文中所讨论到的女作者中好几位近年没有作品问世。但同时,我们也会看到近年亦有新的女作者步入文坛。应该说,目前的气候对所谓纯文学虽然不是特别适宜,但文学仍然生生不息。那么对贵州文学的现状予以关注并不是多此一举。我们希望还有有心人为这个话题捉刀。
-
探索女性文学新思路
-
作者:
樊星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淑敏
池莉
王安忆
卫慧
陈染
不谈爱情
女性文学研究
知识女性
迟子建
铁凝
-
描述:
探索女性文学新思路
-
献给青年斯 的祭礼
-
作者:
海男
来源:
山花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约主持人
王安忆
花园里
陈染
王干
林白
张辛欣
铁凝
当代女性文学
告诉我
-
描述:
特约主持人王干主持人语:海男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小说家,她与陈染、林白三个构成了“晚生代”小说家中“新三巫”,她们与王安忆、铁凝、张辛欣三位老三届之巫正好形成一种呼应与对应的关系。她们构成当代女性文学的两股潮汐。海男原本是诗人,“新三巫”都是由诗转向小说的,诗性的泛化与女性的凸化构成了她们小说的“新状态”特征。“新状态”原本与诗脉相通,接通女性之络后便更加状态化了,亦如河流日夜奔流。海男的小说是奔流的小说,是诗性与女性的双重奔流。这种奔流混沌而杂乱,辉煌而喧嚣,对我们以往的语言逻辑和阅读习惯是一种示威和挑战
-
1982—1985年小说发展轮廓描述
-
作者:
沈义贞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伤痕文学”
迷人的海
沙灶遗风
无主题变奏
知青作家
你别无选择
陆文夫
主潮
“意识流”
铁凝
-
描述:
研究当代文学的同志常常感到一种苦恼:当代小说的信息量太大了。搞当代的在进入正式的文学研究之前,首先要做大量的披沙筛金的工作,往往在我们刚刚弄清了某一种小说主潮的脉胳,再抬头望望眼前的文坛,则又是一派崭新的、陌生的景象了。1976—1982年间,我们曾激动不安地追踪过“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女性文学”、“大墙文学”、“改革者文学”……等等嬗度的轨迹,就在我们对现实主
-
残雪、铁凝小说异同论
-
作者:
姚艳玉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救赎
残雪
重复
超越
女性意识
消解
男性中心
铁凝
小说
窥视
-
描述:
本文试图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指出残雪、铁凝小说创作的某些异同之处。在内容上关注人的生存境遇,视角上多采用窥视的角度,来展示人性本质,这是两人的共同处。不同的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残雪偏重以审丑的方式、荒诞的超先验世界,表达出对人际关系、人性的深刻体察和质疑。而铁凝小说注重对现实世界人物形象的现实主义再现,同时也融汇了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技巧,塑造了鲜明文化底蕴的系列女性人物形象。铁凝在剖析人性丑恶的同时不忘给人类以美好的憧憬,为人类提供自我救赎的精神花园。而残雪显然未提供灵魂的救赎办法,她只追照非理性的梦呓余
-
文化自审视阈下的“第二性”--从现当代四位女作家的创作看女性文学的一种主题演进
-
作者:
胡慧翼
来源:
荆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判
张爱玲
20世纪
王安忆
文学评论
凌叔华
自审意识
价值取向
女性文学
女性文化
铁凝
-
描述:
20世纪女性文学的内部涌动着一条暗流--那就是女性文学对女性自身文化负面的冷峻自审和批判。在这一文学主题的发展演进中,凌叔华、张爱玲、王安忆、铁凝四位女作家的创作具有代表性。她们把外与内的经判结合起来,切入对女性文化负面的不同观照层面,形成了互相传承、递进和超越的关系。女性自审文学的发展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展开:一是对女性深层传统意识的剥离与批判;二是反拨文化立场上的父权审美机制和男性话语,肯定了被压抑抹煞的女性俗念(“恶”)的历史合理性价值;三是从文化的角度对女性生命本体做的整体的否定和批判,深入了女性的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