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钱钟书】搜索到相关结果 17 条
-
人际意义视角下的《围城》人物刻画
-
作者:
张蓬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苏文纨
钱钟书
多重意蕴
婚姻
方鸿渐
人际意义
长篇小说
孙柔嘉
女性形象
-
描述:
引言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正式出版。《围城》问世以后,关于其主题意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被认为是婚姻的围城、家庭的围城、社会的围城、思想的围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见,《围城》是一部有着多重意蕴的文学典范,而且有着深邃内涵。正如鲁迅先生
-
浅析钱钟书“围城”意象的体现
-
作者:
高涛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三个方面
深远影响
新视野
钱钟书
方鸿渐
知识分子
女性形象
孙柔嘉
意象
-
描述:
《围城》这个故事,钱钟书采取独特的视角,开辟出了一片文学的新视野,从而给中国文坛甚至世界文坛带来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从"围城"中的女性形象、知识分子和平淡基调三个方面对《围城》一书"围城"意象的体现方式进行阐述。
-
《围城》:女性形象跌落的滑铁卢
-
作者:
汤溢泽
李建南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世袭领地
未婚夫
苏文纨
钱钟书
犹太女人
小姐
年轻女人
女性形象
孙柔嘉
-
描述:
一、《围城》:一部现当代史上调侃、咒骂女人的书经女性是古今社会一个重要而又与男性不可分割的集合体或个体,而何谓女人这个既古老又新鲜的命题谁也没有给予一个全面正确的概念。或曰:女性只是“与‘男性’相对的角色”,“女性的成年人”“妻子”①,或曰:“女性是...
-
钱钟书先生的两封信
-
作者:
顾农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离骚》
《管锥编》
角色转换
“比兴”说
钱钟书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求女”
女性形象
《宋诗选注》
图书馆
-
描述:
最初知道钱钟书先生的大名,是在大学里读书的时候,当时一位老师指定我们读他刚出版不久的《宋诗选注》;该书之选目与常见者颇有不同,大有人弃我取之意,注释特别渊博浩荡,横无际涯,于是特别买了一本,但也并没有好好读。有时总觉得买了一本书就等于占有了其中的知识,反不如读借来的书那样上紧。老师还告诉我们,解放前钱先生还出过一本《谈艺录》,他还能创作,都很值得一读云云;可是在图书馆里借不到,解放前的书,一般不借给学生——线装书却可以借,也不懂是什么道理。认真读钱先生的书是《管锥编》出版以后,而我又要给学生讲古代文学的时
-
浅析《围城》中知识女性的群体特征
-
作者:
任亚丽
来源: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女性群体
年代
教育
钱钟书
附属品
社会地位
群体特征
知识女性形象
男人
-
描述:
《围城》写于20世纪40年代,一经发表便被誉为是一部新版《儒林外史》。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用大量笔墨勾勒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对于女性人物的描写也颇下了一番工夫。在《围城》中,钱钟书先生通过知识女性形象的独特描写,为我们展现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知识女性的生存状况和人生轨迹。尽管她们的境遇不同,命运不同,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她们各自的经历却赋予了她们共同的特征。本文笔者仅从小说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女性形象人手对她们的共同特征进行剖析,并就此提出自己关于知识女性人生观的看法。所谓知识女性,笔者认为
-
试论《围城》中的恶女形象
-
作者:
黄振强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形象
苏文纨
钱钟书
男性叙事
方鸿渐
孙柔嘉
中国现代
现当代
女性人物
-
描述:
中国现当代男性叙事中的恶女人,以老舍小说的虎妞,钱钟书小说中的鲍小姐、苏文纨、孙柔嘉,穆时英小说中的蓉子、路翎小说中的金素痕为代表。中国现代男性叙事对现代女性之恶的言说,首先集中于女性对男性的控制、欺压上,其次才兼带涉及
-
他们存在的真正意义:
-
作者:
达然
来源:
书屋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学勤
卢梭
王小波
王朔
钱钟书
中国当代文学
女性文学
余秋雨
罗伯斯庇尔
自由思想
-
描述:
王朔 在王朔出世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令人愉悦的阅读方式,一种据说是任性而为的写作方式。这种阅读与写作,把作者尤其是把读者从英雄、正义,甚至从真、善、美的理想主义和形式主义中解救了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他明显地把相当一部分假正经和假崇高拉下了马,比如一本正经的表白,比如雪白的后脖子,比如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