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遮蔽】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身体符号消费--被遮蔽的女性形象--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
-
作者:
冯秀彬
来源:
中国文房四宝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诚勿扰》
遮蔽
女性
-
描述:
《非诚勿扰》所诠释的女性仍然是无辜的牺牲品,而最大的赢家是男权控制下的媒体商家。女性所展现的自我,是媒介控制下的自我,仅仅在她所赋权的范围内,女性才有展现的权力,而大众所看到的的显性镜像,也只是这个范围内的女性“伪自我”表现。
-
现代眼光审视下的少数民族女性
-
作者:
张华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质风景
守望
遮蔽
女性
-
描述:
《吐鲁番情歌》和《美丽家园》两部影片清晰地展示了少数民族女性由传统迈向现代的情感追求的衍变轨迹,但用现代的审美的眼光深层次地打量这些女性形象时,就会发现影片存在着用异质文化风景和遮蔽个体化体验等使女性抽象化、凝固化的审美缺失。
-
弱势女性与当代文化书写
-
作者:
孙桂荣
来源:
学术论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弱势女性
改写
遮蔽
-
描述:
在目前以时尚性和消费性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大众文化书写格局中 ,弱势群体中的女性形象被不同程度地遮蔽着 ,传媒中出现的弱势女性也时有改写现象发生。时代呼唤文艺工作者要关注底层妇女的命运 ,并提倡一种整体与差异并举的女性研究观
-
芳菲下的遮蔽
-
作者:
赵伟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合作化小说
女性命运
遮蔽
-
描述:
小说才被从审美、艺术、人性和民间文化等角度加以全新的阐释。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角度,重新解读合作化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清理合作化小说对女性命运的遮蔽,还原历史真实。
合作化小说中主要塑造
-
女性的性欲化建构
-
作者:
储文芳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米勒
主体性
建构
亨利•
性欲化女性
“回归线”小说
遮蔽
-
描述:
本论文以亨利•米勒的“回归线”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女性主义和叙事学视角,考察小说对女性的建构。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展开论述:1)“回归线”文化反叛、自我拯救的创作意图与性描写的关系。2
-
遮蔽与还原―解读《红高粱》与《棉花垛》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晓润
来源: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高粱
还原
身体
棉花垛
遮蔽
女性形象
性别差异
战争
-
描述:
通过对莫言的《红高粱》与铁凝的《棉花珠》中女性形象的解读,文章分析了《红高粱》中的“我奶奶”、“玲子”等女性形象对女性历史、女性身体、女性言说的遮蔽及《棉花垛》中的“乔”、“小臭子”等女性形象对历史女性的还原,辨析了不同性别作家作品中存在的鲜明的性别差异,以期促进女性主义的研究。
-
遮蔽与还原——解读《红高粱》与《棉花垛》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晓润
来源: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高粱
还原
身体
棉花垛
遮蔽
女性形象
性别差异
战争
-
描述:
通过时莫言的《红高粱》与铁凝的《棉花垛》中女性形象的解读,文章分析了《红高粱》中的“我奶奶”、“玲子”等女性形象对女性历史、女性身体、女性言说的遮蔽及《棉花垛》中的“齐”、“小臭子”等女性形象时历史女性的还原,辨析了不同性别作家作品中存在的鲜明的性别差异,以期促进女性主义的研究。
-
关于都市言情剧社会审美价值遮蔽的思考
-
作者:
薛晋文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价值立场
艺术作品
主题
个体生命
社会历史
当代性
审美价值
女性形象
遮蔽
-
描述:
一、漠视社会历史的真实性多数都市言情剧通常将社会历史和时代主潮弱化为背景装饰,甚至视而不见。譬如,如何反思文革灾难的深层原因?如何面对传统和对其进行当代性的转换?如何看待商品经济对人的异化?如何观照小人物在社会转型期的处境等
-
《碧奴》:被神话遮蔽的民间
-
作者:
夏雪飞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述神话
唯美
苏童
作品
遮蔽
女性形象
《1934年的逃亡》
民间
-
描述:
作为中国第一部参与"重述神话"全球出版项目的作品,《碧奴》无疑是擅写女性的苏童的一次大显身手。在《祖母的季节》、《青石与河流》、《1934年的逃亡》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