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逃离】搜索到相关结果 15 条
-
论9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作家的新意识
-
作者:
范慧玲
来源: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化
黑夜
个人化
逃离
新意识
-
描述:
伴随着女性文学在话语体系中由被叙述者向叙述主体的转变,女性文学开始了对话方式的全面控制和独立操作.这种以女性经验为基础实现女性性别意识的话语体系,呈现出一种与长久把持话语中心的政治性、功利性话语有迥然不同的言说姿态,它不再是对传统写作语言和写作规范的简单摹仿或重复.而是一种具有剐样风格的女性语言的飞翔.90年代的女性主义文学呈现出一套成熟而又各具特色的叙述方式.
-
在黑夜里穿越与飞翔
-
作者:
李萱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梦
自我
失语
逃离
女性写作
-
描述:
“梦”作为人类的一种复杂的精神与生理现象,是文学文本中一个重要并值得重视的现象,它完全可以成为文学研究者打开文学的一扇新的窗口。我在阅读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小说的过程中,发现“梦”在其中经常出现,并且衍化为很多与“梦”的特质相类似的梦幻、象征、隐喻以及梦呓化的语言和形式等与“梦”相关的变体,这些微观之“梦”充斥文本,与女性的思维方式、生活体验以及文化层面的宏观之“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梦”可以说是一把解读新时期以来女性小说以及打开女性心门的钥匙。沿着“梦”的通道,我们不仅可以从女性生活层面的微观之“梦”顺
-
逃离:身份的探寻——解读爱丽丝·门罗作品中的逃离主题
-
作者:
饶宁宁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追寻
爱丽丝·门罗
《你以为你是谁
《逃离》
逃离
》
-
描述:
20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加拿大文坛上出现了两种引人关注的现象:一是短片小说大放异彩,二是女作家群星璀璨。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便是代表这两种现象的杰出人物。门罗特别精于描写女性的迷惘和困惑,作品常以敏感、精神生活中充满烦恼的女性为主角,用简洁亲切的笔调描写了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尤为关注她们的爱情、家庭以及内心世界。有批评家指出,门罗的加拿大身份、女性作家身份、短篇小说家身份,与加拿大的后殖民、后现代身份之间具有重要的文化关联,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她的作品创作。从加拿大文
-
寻找家园的孤独之旅——论20世纪女性文学的逃离主题
-
作者:
赵树勤
来源: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的情结
20世纪
男权文化
菲勒斯中心
女作家
拒绝
中国女性文学
逃离
皈依
萧红
-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的逃离话语经历了从逃离到皈依--在逃离中拒绝的历史性演变,这种通过逃离使妇女得到力量和自信并走进历史的乌托邦,有其批判和颠覆菲勒斯中心的作用,为妇女进步提供了前景和目标.
-
女性生存之痛的真切书写——评长篇小说《女人的牌坊》
-
作者:
王德领
来源:
写作:高级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80年代
逃离
文本
中国现代文学
题材
女性写作
女人
女性生存
性别意识
当代文坛
女性文学
牌坊
父权制
男权社会
书写
长篇小说
历史性
-
描述: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当代文坛强化了性别意识。女性写作在反抗男权社会、父权制的压迫。在逃离菲勒斯的阴影的笼罩。以及对自己身体的迷恋式书写等诸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出现了许多有分量的文本,使当代女性文学在题材和精神深度上均超越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女性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