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解放区文学女性形象在叙述策略中的矛盾性
作者: 李玫   来源: 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性   边缘化   解放区   女性形象  
描述: 解放区时期,作家在塑造女性形象的叙述过程中表现出了比以往更大的独立性,但是却用一种善恶分明、褒贬不一的语态将其呈现出来。本节针对女性角色在叙事过程中出现的“榜样”化和“反面”化现象,分析女性形象在叙述过程中产生的既有独立性,同时又被边缘化的矛盾现象。
解放区文学女性形象在叙述策略中的矛盾性
作者: 李玫   来源: 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性   边缘化   解放区   女性形象  
描述: 解放区时期,作家在塑造女性形象的叙述过程中表现出了比以往更大的独立性,但是却用一种善恶分明、褒贬不一的语态将其呈现出来。本节针对女性角色在叙事过程中出现的榜样化和反面化现象,分析女性形象在叙述过程中产生的既有独立性,同时又被边缘化的矛盾现象。
从沉默到发声: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接骨师之女》的沉默主题
作者: 谢亮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沉默   父权社会   后殖民女性主义   边缘化  
描述: 华裔美国女作家谭恩美在她的作品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华裔女性形象.<接骨师之女>是她继<喜福会>,<灶神之妻>之后创作的又一部反映华裔女性母女两代的力作.本文采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视角,从小说中反映的华裔女性的沉默现象入手,挖掘其深层原因:华裔女性承受着父权社会和白人至上的主流文化的双重压迫而导致沉默.继而指出华裔女性从被压抑的沉默走向反抗的必然过程.
朴婉緒小说的女性意识研究:以系列小说《妈妈的木桩》为中心
作者: 朴珍华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化   女性意识   社会身份   边缘化   战争  
描述: 的个体人物,是如何生存并被边缘化的,并以此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存在于人类内心世界的各种复杂矛盾。 朴婉绪在刻画女性人物的时候,并不止于简单再现史实,而是特别注重战争与近代都市化进程中,女性人物所
对乔治·艾略特《丹尼尔·德隆达》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周颖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   边缘化   女性主义   性别角色   异化  
描述: 《丹尼尔·德隆达》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最后一部小说,秉承了艾略特以往的作品中对于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生存状况的关注,也反映了艾略特在女性问题上的独特观点。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丹尼尔·德隆达》进行解读和剖析,分析小说中体现的性别角色,两性冲突以及女性对父权制的反抗。在小说中,艾略特通过对女性角色的描写,阐述了她对于维多利亚时代性别角色的理解——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被束缚于男性定义的传统模式中,被视为“弱者”,虽然小说中的女性角色从属于不同的社会阶级和文化背景,但是她们在男性统治的社会中的遭遇却
张爱玲小说中的“边缘人格”
作者: 陈坤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余人   张爱玲小说   金锁记   女性世界   人格   小说世界   边缘化   女性形象   男性世界   依附意识  
描述: 张爱玲小说世界中的芸芸众生,可谓千姿百态,但也无非都是一些衣食男女,无论他们采用怎样的方式去生活,其最后的结局都是悲剧的,在改变世界艰难的情境下不得不规避这个世界,为他们的人生着上一抹"灰色"。张爱玲在她的小说中无论描写女性世界还是男性世界,都让人感到彻骨的寒冷,使她小说世界中的人物永远处在"社会多余人"
规训权力的颠覆与诗学秩序的重构:析《紫颜色》黑人妇女解放的主题
作者: 彭俊广   来源: 青年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作家   妇女解放   颜色   男性中心话语   规训权力   边缘化   女性生存状态   世纪初   艾丽斯·沃克   诗学  
描述: 《紫颜色》是20世纪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一部长篇书信体小说,由92封书信组成,故事时间跨度从20世纪初到二战前夕。小说成功塑造了西丽等一群边缘化黑人女性形象,反映了她们在种族和性的双重压迫下的悲惨遭遇,描写了她们为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断消解和颠
张爱玲小说中的“边缘人格”
作者: 陈坤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余人   张爱玲小说   金锁记   女性世界   人格   小说世界   边缘化   女性形象   男性世界   依附意识  
描述: 张爱玲小说世界中的芸芸众生,可谓千姿百态,但也无非都是一些衣食男女,无论他们采用怎样的方式去生活,其最后的结局都是悲剧的,在改变世界艰难的情境下不得不规避这个世界,为他们的人生着上一抹"灰色"。张爱玲在她的小说中无论描写女性世界还是男性世界,都让人感到彻骨的寒冷,使她小说世界中的人物永远处在"社会多余人"
时间流逝了,她依然在这里
作者: 李美皆   来源: 时代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   自恋   张爱玲   与时俱进   母亲   陈染   写作   短信   尤瑟纳尔   边缘化  
描述: 一、你好,我是陈染第一次知道她的名字还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宿舍里有个女孩拿着《纸片儿》,说写得很独特。我那时正在恶补西方文学,对于中国文学几乎是不沾的。虽然没看《纸片儿》,记忆中却留下了陈染的名字。读研究生的时候,陈染的作品就熟了起来,那时她的名字经常是和林白连在一起的,一起被视为女性主义写作或私人化写作、身体化写作的领军人物。我1998年的硕士论文就以"女性文学的自恋"为题,论述的第一个女作家就是陈染。因为是不得不做的毕业论文,里面便少不了"强说"的成分。论文在2005年分成几篇发表出来,基本保持了199
规训权力的颠覆与诗学秩序的重构:析《紫颜色》黑人妇女解放的主题
作者: 彭俊广   来源: 青年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作家   妇女解放   颜色   男性中心话语   沃克   规训权力   艾丽斯·   边缘化   女性生存状态   世纪初   诗学  
描述: 《紫颜色》是20世纪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一部长篇书信体小说,由92封书信组成,故事时间跨度从20世纪初到二战前夕。小说成功塑造了西丽等一群边缘化黑人女性形象,反映了她们在种族和性的双重压迫下的悲惨遭遇,描写了她们为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断消解和颠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