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寻找之旅中的拉拉
作者: 姜海涛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欲   超越   日内瓦  
描述: 拉拉是《日瓦戈医生》中重要的女性形象,她不仅是对日瓦戈形象的补充,而且作为 一位经历过苦难的女人,她也拥有自己的独立性与丰富性。她在苦难的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寻找、 自我超越,最终得到升华,她身上所特有的魅力和气质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
理性·抗争·超越:简·爱形象剖析
作者: 蔡燕   来源: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越   女性解放   抗争   理性  
描述: 在世界各地的父权制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激起了轰轰烈烈的女性解放运动。许多文学作 品塑造了种种具有抗争精神的女性形象。《简·爱》中的女主角简爱(Jane Eyre)一生中都在为自由、平等、独立和爱 情而抗争,她具有超越女性传统性格的特征。
女性文学视野下《再生缘》对传统女性意识的超越
作者: 卢振杰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越   女性意识   传统  
描述: 文学视野内进行考察。本文试通过《再生缘》与同时期其他女性弹词作品的比较,浅析《再生缘》对传统女性意识的超越
自我意识与自卑心理——夏洛蒂·勃朗特与她的小说
作者: 李志坚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超越   夏洛蒂·勃朗特   自卑心理   弥补  
描述: 本文结合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和创作心理,从夏洛蒂的性格特征、心理世界以及自我人格入手,着重探讨了她的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她的女性自我意识。 在夏洛蒂的童年经历、个人因素、女性价值追求的演变过程中,我们看到夏洛蒂·勃朗特一方面承受现实的灾难带来的痛苦,一方面又从幻想中寻求精神的抚慰;一方面对爱情持浪漫主义理想,一方面又对现实中的婚姻极度失望;一方面期冀女性的独立,一方面又不自觉地依附于男性。而种种矛盾中的负面因素又构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形成来自心灵最深处的自卑,这种连作家本人也不自知的心态
生死二元对立的超越——论凯特·肖邦的《觉醒》
作者: 万雪梅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死   超越   觉醒   凯特·肖邦  
描述: 一般认为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1851-1904)的小说《觉醒》(1899)只是一部美国女性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然而,它的意义远非如此。小说除了表现出浓厚的当代女性主义色彩外,越来越多的评论者发现它还是一流佳作,具有多方面解读的可能性。因此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觉醒》的新意蕴再次加以挖掘。 《觉醒》中一个非常难得而又发人深省的闪光点表现在它对书中女主人公爱德娜生之觉醒和死之必然这对关系的处理上。首先,随着爱德娜个性意识逐渐增强、并用实际行动逐步追求独立与自由的时候,她的社会生存空
颠覆、解构与超越——西方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文学本质探微
作者: 宋桂珍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复合体   超越   颠覆   女权主义   女性文学  
描述: 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是女权运动的文化成果 ,经典的西方女权主义是以社会性别论为其理论起点的 ,颠覆与解构男性中心主义是其主要的内容和目标。而中国的女性文学理论及其创作是对西方女权主义的借鉴与超越 ,它是多元的 ,开放的 ,是女性与人性、个人与社会的复合体。
超越话语性别叙事的维度:王安忆《长恨歌》的一种解读
作者: 邓小红   来源: 平顶山师专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策略   理解   超越   沟通   话语性别   对话  
描述: 《长恨歌》采用超越话语性别的叙事策略,更突出了王安忆创作的超前性、独特性,她为中国女性文学叙事理论的建构提供了有益而又成功的探索。超越意在寻求心灵的对话与沟通,在沟通理解中更有效地传达话语。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