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简·爱》中反叛男权传统的视角批评
作者: 杜艳春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论   话语   新视角  
描述: 传统的西方文学以男性文本和男性经验为中心,女性常被塑造成天使或魔鬼。为了挑战对女性的传统定位、清算男作家对女性形象的扭曲,一些女作家从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女性,其作品中出现了颠覆与破坏传统的新女性。《简.爱》中成功塑造的新女性形象激发了女性的觉醒意识,为促进女性在婚姻与爱情面前与男性平等确立了公正、典型的范例。
明末清初“一夫双美”剧研究
作者: 农艳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话语   两性关系   “一夫双美”剧  
描述: 明末清初由于时代风习的泼染和传统文化的沿袭,“一夫双美”剧的创作颇为兴盛。在剧作中男性文人通过塑造一批温柔娴雅,无争无妒的“天使型”女性,向世人描绘了一幅夫唱妇随、妻妾和乐的理想蓝图。然而,当我们从女性主义阅读策略的维度去审视和观照这些女性人物,去探析其间的两性格局时不难发现,在男性所构筑的这个温情脉脉的故事里,男女两性间的地位判若霄壤。因为女性所彰显的年轻貌美、聪慧纯洁、忠贞痴情等等共同的看似天经地义的外在形象与内在品德,实际上都是古代封建男权文化所规范了的女性性别内容。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天使型”的女
从西方女性形象批评说到《西厢记》的创作
作者: 黄一璜   来源: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话语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文本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女性意识的张扬正受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将王实甫《西厢记》及其对崔莺莺的塑造放在这样的语境下重读、思考,并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者有关女性形象的论述以及中国古代“节”戏加以比较,有助于开阔我们中国古代戏曲研究的视野。
无处话苍凉——毕淑敏独特的女性话语特征
作者: 廖健春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淑敏   话语   特征   小说   女性  
描述: 中国当代文坛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女性作家历经从边缘向中心的艰难移动,逐渐消解了男性作家的文本话语中心地位,重构了不同于男性意识的女性话语境界。毕淑敏以异于男性作家的立场和态度,又以异于其他具有强烈
从女权主义视角解读凯特·格雷维尔的小说《利莲的故事》
作者: 朱乐琴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父权   女性主体意识觉醒   女权主义   家庭暴力  
描述: 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性别文化,以其强大的反叛意识及颠覆来消解几千年人类关于两性文化、两性秩序的思维定势。本文试图运用当代女权主义理论,对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女作家凯特·格雷维尔的《利莲的故事》进行女权主义思想的解读。 这部小说描述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时代末期到二战期间一个女孩成长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主人公利莲出生在一个弥漫着疯狂、残酷和性的中产阶级家庭里,但她最终却专注于教育、爱情和她崇尚的独立精神,成为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执意于真实自我的人,从而塑造了一个勇于反叛男权世界的不朽的女性形象。小说中反映的女性主体意
镜子中的游戏:《摩尔·弗兰德斯》中女性话语的追寻
作者: 袁仁霞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构建   笛福   局限性   镜子中的影象  
描述: 兰德斯》,我们可以发现笛福意在赋予妇女一定的话语权。本文就将从探讨笛福如何构建妇女话语权的宏观角度出发,进一步展示笛
西方女性主义文论在中国的译介与运用(1995.9—2005.12)
作者: 成红舞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北京“世妇会”   男学者   女学者   女性主义  
描述: 1995年9月4日至15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召开。这次世界妇女大会能够在中国举办,一方面说明,世界正在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这个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的妇女;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妇女力量的崛起令世界瞩目,中国妇女正在走向世界,去响应世界范围内妇女解放的呼声。从1995年9月至2005年底十年间,学者们在译介与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文论方面,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较以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西方的女性主义研究走到后现代女性主义时,中国的女学者在译介与运用后现代女性主义文论批评本土文学的同时,也与它保持审慎的
现代中国的“新妇女”话语与作为“摩登女郎”代言人的丁玲
作者: 江上幸子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郎   话语   代言人   劳动妇女   丁玲   职业妇女   现代中国   早期作品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把清末至中日全面战争之前的“新妇女”话语划分为五个时期:A.“贤妻良母”时期,B.“娜拉”时期,C.“职业妇女”时期,D.“摩登女郎”时期,E.“劳动妇女”时期。努力塑造合乎建构民族国家需要
< 1
Rss订阅